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短歌行 曹操 高中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短歌行 曹操 高中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2、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体味忧情

3、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理解作者的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运用典故及点化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法、设疑讨论法、合作探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xx年奥运会短跑第一人是谁?博尔特中国古代跑得最快的人是谁?脑筋急转弯题

2、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曹操在你心目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自由回答

二、知人入诗了解背景

1、曹操简介

2、析诗题

三、诵读感知读出“忧”情

1、听范读

譬pì如呦呦yōu子衿jīn鼓瑟sè可掇duō越陌mò度阡qiān三匝zā

2、学生自由读后一个代表朗读

(要求:力争区别出四个层次不同的感情:一层:忧伤读得低沉缓慢二层:期待读得平稳悠扬三层:喜悦读得高亢轻快四层:自信读得果断坚定)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四言诗两两相隔;

3、找诗眼

学生回答诗眼是:

4、齐诵体味忧情

四、知人论世为何而“忧”

1、诗人为何而忧?(找关键句)

归纳总结:

2、你觉得这种忧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我的回答是:

五、品味鉴赏何以写“忧”

提问: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的?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确:朝露的含义?杜康能解愁?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确:子衿、鹿鸣的含义?

补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前人词句及旧事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明确:明月可掇?明月寓意?反问加强愁情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①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什么?

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兴手法的作用?

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志向?

总结:诗人通过设问、比兴、用典等手法来抒写忧的

六、迁移拓展

1、古今名人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的评价

2、问题探究: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性格特征是阴险、奸诈、残暴这和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所表现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3、教师小结:欣赏《横槊赋诗》

七、课堂小结

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更要发愤图强学好本领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八、布置作业:1背诵2系统集成

板书设计

短歌行

1人生苦短设问——引人思考

忧(诗眼)2贤才难得比兴——生动形象

3功业未就用典——含蓄蕴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