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应兼顾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保证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之间的信息对称。 保险公司要加强对代理中介机构的管理,特别是对个 人代理人的管理,防止不认真履行据实说明义务的行为 发生。 (作者单位:保监办长春特派员办事处1 (责任编辑:扬丽) 题,但是在信贷人员撰写的贷后检查报告中却没有反 映出来。而企业不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贷款,就很有可 能导致企业不能够按期归还银行贷款,使银行贷款产 生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到扭亏抓降工作的完成。 杜绝“克隆”贷后检查报告的问题,主要应采取 以下对策:要提高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对贷后检查 报告的重视程度,克服应付检查的心理;信贷人员要 “克隆"贷后检查报告 的现象应杜绝 李景双 贷后检查报告是商业银行贷款“三查”制度中关 键的一环,是监督贷款企业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贷款不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适应新时期银行信贷管理对信 贷人员的要求,切实提高撰写贷后检查报告的水平; 基层商业银行的个别领导也要摒弃怕“揭丑”的心 理,给信贷人员撰写贷后检查报告创造一个宽松的外 部环境。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通化县支行) (责任编辑:耿佳) 可缺少的步骤,它对银行能够按期收回贷款也是至关 重要的。最近,在对基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检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 应兼顾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文怀祥 中国加入WTO后,为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 战,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和发展战 略。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是: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集 中资金优势,并在信贷政策上给予竭力倾斜,迅速抢 查时,发现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门在撰写贷后检 查报告过程中存在“克隆”贷后检查报告的现象,这 种情况令人十分忧虑。下面我们就基层商业银行的信 贷管理部门“克隆”贷后检查报告的原因、危害及对 策谈以下几点。 “克隆”贷后检查报告的原因。一是近年来,随 着上级商业银行和同级人民银行加大对基层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的监督管理力度,一些基层商业银行为了完 善贷款管理的各种手续,采取补办贷款“三查”手续 的做法,很多贷后检查报告都是后来补的,而不是当 时检查的真实记录,这一点从贷后检查报告的撰写中 就可以得到印证。一些贷后检查报告的撰写缺乏必要 的针对性,没有对银行发放贷款和企业如何使用贷款 做出详尽的说明,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更没有对企 业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二是基层商业银 行的信贷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无法撰写出比较有 影响的贷后检查报告。三是一些信贷人员本来业务素 质不错,但是由于基层商业银行的个别领导利用行政 手段干预撰写贷后检查报告工作,导致贷后检查报告 水平不高,而且所撰写的贷后检查报告基本上是相同 的,所差的只有几个数字。 “克隆”贷后检查报告的危害主要是掩盖了贷款 企业不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贷款的情况,在检查过程 中,经常发现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 占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对经济欠发达地 区的分支机构严格实行授权授信制度,甚至是收回分 支机构的信贷权力。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策略上的调 整,在经营观念上的更新,无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金融的客观要求,是谋求自身生 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然而在进行经营观念上的转变 和经营战略上的调整时,要切实考虑欠发达地区经 济、金融的困难。 金融方面,撤并机构退出市场,管理权限不断上 收,信贷投放不断萎缩;客户方面,信用意识淡薄, 信用等级低;产品方面,科技含量低,不具竞争力。 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的现状。面对如此现状, 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作为国有商业银行, 应该考虑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考虑过去落后地区 金融机构庞大、人员过多、资产质量较差、为降低成 本而消肿和强化授权授信无疑是正确的,但切不可因 (吉林全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麟噎废食,在确定自身发展战略的同时,要以“三个代 表”总揽全局,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 下,就以普遍现象而发放贷款,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 挪用资金行为,形成“短贷长用”的不正常现象,人 为地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 误区三,风险责任问题。 《金融违规行为处罚办 是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 识,确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经营理念。二是欠 发达地区的银行在严格的授权授信、贷款权限上收面 前,决不能消极。要积极主动地考察市场,选准选好 项目。三是要用好用足现行金融政策,勇于实践,开 法》颁布实施后,刹住了违规从事信贷业务的势头, 但同时,其中关于对贷款实行永久责任制的规定又使 信贷业务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要贷款形成逾期贷款 资金,一律下岗清收。这不仅违背了信贷资金运行的 规律,也不符合信贷资金的风险本质。 误区四,贷款期限问题。由于贷款计划按时点管 理,一些银行便不顾企业真实资金使用规律和信贷政 策,指使企业延长借款期限,以求贷款规模跨年、跨 季度,以便于占住规模,供自己第二年周转使用。 误区五,平等地位问题。在签订借款合同过程 中,借款人与银行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但这并不是 说对借款人借款行为发生后的经营活动不加任何限 制。 拓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加大打击逃废债力度, 保全资产,为伸手向上级要信贷政策提供保证。五是 地方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措施,规范担保基 金体制,让其真正发挥作用。六是各商业银行总行要 有长远意识,在不影响总体经营水平的情况下,精心 培育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为将来的收益舍得投 入。七是当地人民银行要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引 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上不搞纸上谈兵,搞好调查研 究,既要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政策规范,又要根据调 查结果对商业银行进行投入说服。 我们的银行是这种情况:当客户经济条件好时, 一误区六,变现值问题。为保证贷款担保的有效 性,抵押物必须能够变现,而且价值必须充足。但在 一拥而上争抢好客户,雨过送伞;当客户经济条件不 好时,则避而远之。亦即为客户服务的意识不是首要 的,盈利是第一位的。这种经营思想和理念必须改 变,否则永远不可能和客户建立血与肉的必然联系。 由此,无论对银行还是对企业,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度 的诚信都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耿佳) 些以机器设备抵押的担保借款合同中,抵押物变现 对以上几个信贷业务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如下改 能力很差,甚至根本无法出售变现。 进意见和建议: 首先,端正信贷经营理念。在审查办理信贷业务 时,认真审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据以判 断其偿还能力。 其次,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上级行要改变传统的 以行为单位配置信贷资源的旧方式,建立起以客户为 信贷业务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 唐永新祖志春张明 中心配置资源的新方式。 再次,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在新形势下不断更新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更多的客户来发 展业务。 最后,完善信贷监测手段。一是在考核一个单位 当前信贷业务中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审查重点问题。审查借款申请时,不是 通过重点审查借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水平 效益指标的同时,加大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监测考核力 度。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依托信贷登记咨询系 和行业风险来评价借款申请人的业务经营能力,考察 其是否有归还借款本息的能力,而是把审查重点放在 是否办理可靠的担保手续即信贷资金偿还的第二来源 上。 统,及时掌握不良资产变化动态,予以适时控制和奖 惩。二是实行信贷岗位责任认定制度和信贷岗位人员 误区二,还旧借新问题。一些借款人在短期贷款 到期时,往往以资金紧张为由,申请还旧借新。银行 在没有对其资金紧张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情况 离任责任稽核制度,严格界定每笔贷款各岗位经办人 员的责任。将还旧借新贷款视为新增贷款,把信贷风 险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在分清贷款 损失的主客观原因基础上的信贷惩处与激励机制,做 到既能有效化解信贷风险,又能公平评价信贷人员的 (吉林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