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价值工程 地方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 岁乙 Research on Measures of Increasing Graduates’Employment Rate of Local Colleges 周文丹Zhou Wendan;张凤武Zhang Fengwu (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150027)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7,China) 摘要: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已成长为我国高校的绝对主力军。地方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长期徘徊在70% 左右。本文立足于地方高校的特点和定位,对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pulr educataion,local colleges have become the absolute main force of China’S universitiesThe .number of graduates of local colleges increases every year,and the employment rate remains at 70%for a long time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itioning of Local Colleges,makes practical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graduates’employment rate of local college. 关键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Key words:local colleges;graduates;employment rat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64—02 校的就业率,长此以往形成了“恶循环”。 胡锦涛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过这样的指示:“就 对此,地方高校应该跳出“恶循环”的怪圈,根据自身特点和区 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认真 域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地方高校的使命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培养懂 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 理论、重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因此专业和课程设置应面向地方市 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政治稳定与建设和 场,进行既科学又具有前瞻性的预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以 谐社会的全局。”总书记的指示,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 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学院为例,我院是一所煤炭类工科院校,学 性。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性金融危 院所在的黑龙江省地大物博,煤炭矿产资源丰富,造就了大批煤炭 机的的爆发,使得大学生就业越发困难。据统计,2003年作为高校 中小企业,而我院所设置的煤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等 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87.7万人,就业 矿业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可谓是供不应求。我 率70%;200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239.1万人,就业率73%;2005年, 院每年为黑龙江省以及其他省份煤矿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既提 全国大学毕业生306.8万人,就业率72.6%: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 高了学院的就业率,同时也解了地方优势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O引言 生413万人,就业率7O%;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495万人,就业 的燃眉之急。 率70%;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532万人,就业率为70%;2009年 地方高校还可以举办“专业设置咨询会”,就申报开办的新专业 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就业率为68%:2010年全国大学毕 及其课程设置,征求政府、企业家、当地用人单位的意见,专家们结 业生达到630万人,就业率为72.2%。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 合当地经济特色发展和高校的传统优势特点给出最优意见。因此, 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在这其中地方高校毕业生是大学生 地方高校面对就业问题应该另辟蹊径,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发 就业的主体,截止到2008年12月,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 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开设特色专业,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 所,其中,直属教育部和其它部委的高校105所,其余的均由地方政 置,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府管理,地方院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95.36%。[1l 2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 可以看出,地方高校不仅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占了绝大多 地方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定位为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毕 数,而且作为高校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 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据有 大部分的雇主对于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并不 要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促进地方小康社 关调查,目前,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因此,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地 满意,认为他们只是空有理论,缺乏具体实践操作的经验。本应是地 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思路与对策,对我国经 方高校强项的竞争力竟变成了“软肋”,地方高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 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及大学生本身 施拆除这一“软肋”。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采取“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可是由于学生到 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 企业的实习时间短、企业对学生实习不够重视,以及安全因素,学生 况,对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无法到生产一线进行现场调研等现象使得这一模式并没有达到预 1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开展特色办学 地方高校应与实习企业签订具体 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众化教育以来,地方高校的队伍如雨后 期效果。笔者认为,针对此类问题,春笋般逐渐扩大,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而有限的 的合作合同,标明学生的实习内容、实习时间,以及实习结束所要达 投入又实行倾斜的政策,大多投资于名牌重点院校,使得地方高校 到的预期效果并进行严格考核;实行“双导师”制,即指定一位学校 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依赖自我筹集。争夺生源成为了自筹经费的主要 教师与一位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学生,根据学校课程安排, 手段,因此,地方高校千方百计地盲目开设热门专业来吸引考生报 让学生在大二或者大三进入企业进行长期实习,锻炼实际动手能 毕业论文题目由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指定,并进行实验部分的指 考本学校,经过四年时间,“热门”专业“冷”了,大量的“热门”专业毕 力:业生与劳动市场有限的吸纳能力形成巨大反差,对“热门”专业的毕 导,定期指导实习学生深入生产一线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并收集相关 业生来说,“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大量待业的毕业生降低了地方高 论文数据。学生提早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以及企业文化,以 这种方式,大多数表现突出的学生毕业后都会被实习企业直接雇 用,既提高了地方高校的就业率,同时也缩短了企业雇用外来人才 作者简介:周文丹(1985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 济与管理:张凤武(1963一),男,黑龙江鸡西人,博士后,黑龙江科 技学院副院长,教授(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的适应时间,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3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Value Engineering !要! ! ・265・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To Strengthen University Students’Good Reading Habits 李建军Li Jianjan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261206) (Shandong Transpo ̄Vocational College,Weifang 261206,China 摘要:高等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做好阅读储备,让同学们真正从内心孕育出对书的亲近和渴求,在大学期 间养戍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Abstract:At present,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reading situation is not so good,we should take a variety of measures to cultivate their good reading habits,to prepare for future using and irritating the students’desire and thirst for books.Make students develop the habit of loving reading,be good at reading and skilled in reading good books. 关键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阅读习 质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ultivating students;reading habit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65—02 O引言 人的成长离不开书。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信息的仓库,经验的总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状况非常令人堪忧。复旦大学推出的 汇,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大学是人一生当中的黄金时代,也是 《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研显示,经常阅 个人阅读的黄金时代。据有关资料分析,人的知识有80%是在课 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南京理 堂以外学到的。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综合文化 工大学学生联合会调研部对南京市十所高校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 素养和自我修养的良师益友。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几何时,大学生的 显示,74%的同学目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不足--/j\时。著名华人数学 集体形象是象牙塔中“读书破万卷”的读书人。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 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学生虽然勤 育的影响,很多同学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并没有养成阅读的 奋,但美国好的学生看书的时间比中国学生还要多,因为他们在中 习惯,许多学生除了教课书和教辅类的图书以外,很少阅读其他的 学、大学都要写研究报告,需要看很多书才能写得出来。据统计,美 书籍,知识面狭窄,课外阅读缺乏,知识储备不足。鉴于此,我们要特 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是500—800页。为即将入学的新生指定 别注意加强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做 书籍,要求他们阅读,已成为美国高校多年的传统。 好阅读储备,让同学们在校期间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 2008年5月5日,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第十八届图书交 惯,使阅读成为一种爱好和需要,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易博览会中国出版高层论坛”上发表了《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的演 1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阅读 讲,提出了四个发人深省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有目的、有系统、有 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个没有 计划地读书,将对其成就一生的事业产生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大 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 学生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行为往往受其所学专业和治学情趣的影响, 是一个美丽的城市。2009年2月28目,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 与网友在线交流时,也曾深有感触地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 引导、帮助学生围绕所学专业学会选择读物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 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 惯,是学校首先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阅 读书目、阅读目的的指导,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Ⅱ巴,这 帮助学生确立课外阅读的意识。学校应组 就是我的希望。” 织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 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学生群体需要阅读的书目,有目的 作者简介:李建军(1958一),男,山东威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的指导学生阅读。把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教师的教学计划之 课外实践固然重要,课内实践同样能够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 自身弱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势必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 就业率。在学好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在校期间应当 地。高校应当分年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例 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赛事以及科研活动,为就业竞争力增加砝 如,对大一新生侧重于认识所学专业特点及未来职业特点,确定职 码。高校应多组织学术和专业竞赛,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 业目标,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第二年以素质教育为主,对口才和审美 业计划”大赛、“电子科技技能大赛”等科研赛事。据某课题组2009 等就业辅助能力进行训练,组织“小组讨论”、“即兴演讲”、“辩论比 年对“科研赛事能否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调查“显示,在同等条件应 赛”、“艺术创作与欣赏”等活动。第三年以创新教育为主,兼有合作 聘者当中,63%的招聘单位会优先考虑有科研获奖经历的学生。用 和写作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学习“应用文、正式公文、时事评论”等, 人单位认为,“科研赛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而且 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比赛。第四年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还能增强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等。【 为主,兼有社交能力训练。开展“就业与考研指导”,以满足学生不同 可见第二课堂教育对于提高高校就业率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就业趋势的要求:开展就业创业实践,在实际求职和创业中培养学 学校还可以为即将毕业的学生组织“模拟面试”,学校可以邀请 生的社交能力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经过四年连续系统的职业生 资深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对学生的简历资料、言谈举止、面 涯规划辅导,学生的职业能力必然会有长足的进步。【引 试打扮进行点评,并给出专业意见,以此来锻炼毕业生的求职智慧, 参考文献: 加强学生们的业务技能和素质训练,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 [1】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C].http://www.moe.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大一开始 edu.en/edoas/websitel81341infol247820433389334.htm./i.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业竞争实质上是毕业生综合能力 [2】赵丽娜.科研赛事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调查『J1.人才开发,2009,(6): 的竞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对 46—48. 专业水平要求的同时,还有对个人素质、品德的综合要求,从而按照 【3]曹丽颖.从提高农业院校就业率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fJ]学理 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然后按照规划去实施,弥补 论,2010,(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