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医药指南2007年9月第5卷第9期 冈此,其培养目标仍然按照原有专业的教学计划实施,或略做调 整,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在培养学制上,基本与四年制普通本 科相同或多加一年已表示有所区别。 2.3课程设置重复 开设的课程尤其是公共基础课,多数在专科已经开设过,只是 在学时上的增减而已,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伤害。在课程的衔 接上也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使用的教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将普通专升本招生计 划由近几年占专科应届毕业生的10%以上,调整到2006年后的 5%以内。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全日制“专升本” 教育的稳定发展,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保证了全日制“专升 本”教育的质量。 3.2N定合理培养目标 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差距很大,因此,其教学计划、课 程设置、教材体系也不尽相同,如何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是搞 好专科与本科衔接关键。既要与原有的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有所区别, 体现专升本的特色,又要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3.3强化教学环节管理 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过程的管理。如对一部 分已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免修、先修课的原则,对开设的选修课的要 材虽然标有“专升本”字样,但由于教材本身存在诸多不足,与 实际教学有很大差距,在教学实施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4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对“专升本”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院校把全日制 “专升本”的学生看成是学校计划外的,招生的目的是扩大规模的 需要,因此在教师配备上选择新上岗的或教学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 师为“专升本”学生授课,影响了教学质量。 2.5就业形式堪忧 尽管有不少“专升本”的毕业生在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同场竞 求,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的配套使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 以及毕业实习环节的具体实施等等。 3.4 ̄J1]强师资队伍建设 技中,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但被录用的比例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差 距较大,个别单位明确提出不要“专升本”毕业生,认为他们有 同等的学历,但没有同等的能力。 3.解决的对策 3.1严格控制招生数量 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培养人才关键在教师。因此,安 排有较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进行教学是提高专升本教学质量 的根本保证。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教学大纲 的要求,灵活运用教材,因人、因材施教。同时可进行一些专题 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培养的人才更具实用性。 浅析狂犬病的流行病调查及预防处理 孔芳 【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对狂犬病的认识,一旦咬伤,伤15正规处理,可阻断狂犬病的感染。方法对于狗猫动物咬伤的病人,未出血 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15局部处理,并联合应用抗狂犬病的血清或免疫 球蛋白及疫苗,在伤口周围进行等倍量浸润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按40IU/kg,免疫球蛋白按201U/kg。结果3000余例受伤病人, 有l2例发病,发病率为0.4%,全部死亡,符合流行病规律[1】。结论狂犬病是可防可控不可治的疾病,只要加强预防和认识,发病率是可 以降低的。 【关键词】狂犬病 预防 处理 中图分类号:R51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 94(2007)09—0041—02 2岁,最大76岁,平均33.8岁,各年龄组病例分布:2~l0岁8l0 例占27%l 11~20岁480例占16%;21~30岁210例占7%;31~40 岁216例占7.2%;41~50岁360例占12.5%;以上924例占30.3%, 传染病学家指出“第三次狂犬病流行高峰正在中国形成”[2】。 自1996年以来,人狂犬病流行逐年快速反弹,已经连续多年居中国人 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死数之首。重新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公共卫生的重大 疾病,同时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收集2000 呈马鞍型分布。 1.2.2咬伤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有咬伤,但病例主要集中在 春夏秋季,冬季较少,可忽略不计咬伤3000例,l2例发病占咬伤人数 的0.4%,其中夏秋季占80%,春季占20%。(见表1) 1.2.3职业分布:在12例发病中,农民7例,学生2人,散 居儿童2例,其它人员1例。 年一2006年间被动物咬伤人员的流行病调查与分析,探讨狂犬病的预 防处理的重要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我县城乡居民60万人15,以山区岳岭为主,主 业为农业,据粗略统计(数据来自乡镇卫生院和县防疫站预防接种 门诊),每年有500多人被动物不同程度的咬伤共计3000余人次。 1.2分布特征 1.2.4居住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乡镇、城镇无1例。 1.3.受伤情况 1.2.1年龄与性别分布:每年被动物咬伤的人群中,男性占 2436例占77%,女性720例占23%,男女之比为4:1。最小年龄 泗水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27j20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医药指南2007年9月第5卷第9期 表 1.3.1伤人动物:2490例犬伤,216例猫伤。其中成年犬2472 例占84%,幼犬伤468例占l6%,成年幼猫2l6例占6.8%。 1.3.2受伤程度:直接咬伤840例占26.6‰抓伤2316例占 73.4%;轻伤抓破皮肤1656例占52.47%;伤四肢组织l176例占 37.26%;重度伤头面部330例占l4.46%。 1.4伤后处理 1.4.1未进行任何处理者125例占4.18%,伤后到医疗卫生单 位进行伤口处理者占1836例占58.2‰其中超过6小时甚至>24小 时不及时处理者占588例占32%,自行处理儿88例占37.62%。 1.4.2暴露后接种情况: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1836例占58. 2%,其中不及时的20例,按时限完成疫苗注射的588例占75.95%, 未及时注射疫苗的456占24.48%,中重度伤接受抗狂犬病血清或免 疫球蛋自者924例占80.1%。 2.结果 咬伤者3000例,有l2人发病占0.4%全部死亡。 3.讨论 3.1 l2例死亡病例中,有4例未经任何处理,6例发病在潜伏 期内,5例伤口处理欠规范,其中有2例小伤口。 3.2狂犬病达第三次高峰的原因: 3.2.1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城市养宠物的家庭增多(以狗、 猫为主),以显示时尚及消遣趣味。但90%以上未登记造册接种疫 苗,基本上处于失控无管理混乱状态。 3.2.2乡村: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防盗防偷。 3.2.3人员流动性大,狗猫随人流动传播性也大。 3.2.4老百姓对狂犬病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尤其是皮 肤抓伤,持无所谓态度。 3.3 局部伤口处理欠规范,正确处理: 3.3.1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 3.3.2先用2O%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两者不可以同时使用彻底清 洗,最少l5分钟,再用清水冲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3.3.3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擦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 排毒,如伤口大而且深,伤及大血管或者伤及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 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消毒为前提,应先在伤 口深都用抗血清进行浸润注射后在缝合,必要时采取扩创手术。 3.3.4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药物以控制狂犬病 以外的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应与抗狂犬病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 注射疫苗时间0、3、7、1 4、3 0天。 3.3。5被动物撕破的衣服应及时更换干净的衣服并消毒处理。 3。4掌握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原则: 3。4.1无论任何部位的单一的或多发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与 狂犬病疫苗合用抗狂犬病血清!抗狂犬病血清使用遵循越早越好的原 则,在不能及时得到抗狂犬病血清的情况下,暴露后7日内仍然有 效。尽可能在多的在伤I:1周围用原倍血清进行充分的浸润注射。血 清的用量应严格按照40IU/kg使用,不得随意增减用量。抗狂犬病血 清的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要求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 应先进针至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面部 伤口时,抗血清浸润注射药做到深度紧贴颅骨表面。例如:2005年6 月,被狂犬咬伤中年农妇头面部,整个头面部撕脱,注射疫苗及免疫 血清,在伤后三周发病死亡,分析原因,可能与浸润注射未达到颅骨 表面有关。 3.4.2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的最短潜伏期在l0天 左右,而从注射狂犬病疫苗到保护性抗体产生最少需要20天左右, 因此在疫苗后尚未出现中和抗体的“窗!sI期”,只有应用抗狂犬病 血清才能起到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注射部位及方法要正确,肌肉 接种上臂三角肌。儿童大腿前外侧肌注射,注意两手的操作位置和 进针角度。同时要注意小伤口:许多医院只是在非常严重的咬伤 (即: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 才采取局部处理+抗血清+疫苗的综合防治措施。往往忽略了较小 的、单一的伤口咬伤或抓伤,特别是被小型宠物(如犬、猫)的 咬伤或抓伤时的危险性。这种错误的认识及不规范的狂犬病防治措施 造成了许多悲剧造成了许多悲剧的发生。例如:2006年儿月收治一 青年男子以上感收入院,经反复询问病史病人在野外干农活休息时, 被小幼犬抓伤上肢皮肤手臂处,根本未在意未做任何处理,半年后 发病死亡。 3.5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社会、传单资料宣传狂犬病 可防可控不可治的科学知识。 3.5.1提倡时尚的健康乐趣,养狗养猫者必须按时接种疫苗,登 记造册~旦发现狂犬,呼吁政府部门必须进行大规模捕杀强制性保护。 3.5.2加强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培 目前基层有相当一部分医 务人员未能正确应用疫苗、免疫血清、球蛋白等浸润注射,伤口处理 欠规范,对狂犬病认识不足,大多数病人以感冒症状来院就诊住院,入 院几天后典型症状明显,甚至询问病人家属根本记不起或不知道咬伤 史。要求医护人员系统全面掌握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观察 病情要细致,一旦发现立即进行隔离,转专业医院治疗,同时做好消 毒隔离和自我保护措施。对接触病人者要带手套,未带手套有皮肤有 损伤的医护人员,全程注射疫苗,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 蛋白,医疗废物按正规要求处理。狂犬病毒易为紫外线、季胺化合物、 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等灭活,加热100"(22分钟即可杀灭【3】, 耐低温,病室内用紫外线消毒,床、床头桌用酒精擦拭,被褥高温或 直接焚烧,可达到消毒目的。 参考文献 (1j张永振.中国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新闻晨报,2006.10.24第—版 【2】相毅.沈平等.钦州市,2003~2005征犬病流行病调查分析,中国 预防医学杂志,2006.4.300~30l 【3冲华医学会,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新进展,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10.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