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就是 B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2.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繁忙的管理者不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这种瞧法应如何评价 C A、 不对。管理者责任比下属大,应该比员工忙。
B、 不对。管理者既要管理下属,又要处理事物性工作,当然应该比较忙。 C、 对。管理者工作的重点应该就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而不就是自己埋头工作。 D、 对。管理顾名思义就就是管辖、梳理别人的工作,而不就是自己做。 3. 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 D
A.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 B.管理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C.管理活动有其特殊规律性 D.A项与B项 4. 即使发现财产丢失也不得对雇客搜身最符合 B A、道德的功利观 B、道德权利观 C、公平理论道德观 D、综合社会契约道德观 5. 目标管理的宗旨在于 A
A 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B 用\"民主式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C 用\"参与式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D 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6. 相对稳定并按照常规运行的组织被称为 D
A.适应一有机式组织 B.稳定一适应式组织 C.适应一机械式组织 D.稳定一机械式组织 7. 波士顿咨询矩阵中用来衡量组织相对竞争地位的指标就是 C A、销售增长率 B、业务增长率 C、市场占有率 D、产品价格
8. 在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及每
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这类决策属于 C A、定性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9. 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 B A、越小 B、越大 C、无法判断 D、无影响 10. 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11. 下列组织结构中分权程度最高的就是 B A、直线制 B、事业部制 C、直线-参谋制 D、直线-职能制
12. 由两套组织部门联合构成的双重组织结构,其中一套就是在组织职能基础上形成的部门,另一套就
是在组织特定业务基础上形成的部门,这两个部门在组织中以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所构成的状态称为 D
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部门直线组织结构 D.矩阵组织结构
13.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常对不同的职位,采用的甄选方法也有所区别。在以下几种常有的甄
选方法中,选择高层管理者时最常用的就是: C
A、 笔试 B、 工作抽样 C、 面谈 D、 履历调查 14. “人生下来就厌恶工作”就是下列哪一理论的观点 A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15. 依菲德勒权变模型,下列类型中对领导者有利的情境就是:B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强。 16. 下列培训形式中可以帮助组织防止“彼得现象”发生的就是 C
A、脱产学习 B、职务轮换 C、设置临时职务 D、角色扮演 17. 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就是 C
A、人与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18. 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A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就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就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就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9.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指的就是下列哪种控制方式 A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成果控制 20. 控制标准源于 D
A.主管人员 B.关键点 C.定量分析 D.控制目标
二、案例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莫斯的蔬菜业务
莫斯就是一名生产与经营蔬菜的企业家。莫斯经营蔬菜业务就是从一个偶然事件开始的。有一天,她在一家杂货店瞧到一种硬花球花椰菜与花椰菜的杂交品种,她突发奇想,决定自己建立温室培育杂交蔬菜。莫斯用从她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一部分钱,雇用了一班专门搞蔬菜杂交品种的农艺专家,这个专家小组负责开发类似于她杂货店中瞧到的那些杂交品种蔬菜并不断向莫斯提出新建议。如建议她开发菠生菜(菠菜与生菜杂交品种),橡子萝卜瓜、橡子南瓜以及萝卜的杂交品种。特别就是一种拧橡辣椒,就是一种略带甜味与拧橡味的辣椒,她们的开发很受顾客欢迎。同时,莫斯也用水栽法生产传统的蔬菜,销路很好。生意发展的如此之快,以致她前一个时期,很少有时间更多考虑公司的长远建议与发展。最近,她觉得需要对一些问题着手进行决策,包括职工的职责范围,生活质量,市场与定价策略,公司的形象等等。莫斯热衷于使她的员工感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她希望通过让每个员工“参与管理”了解公司的现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她相信:这就是维持员工兴趣与激励她们的最好办法。她决定在本年度12月1号九时召开一次由每一个农艺学家参加的会议,其议程就是:
1.周末,我们需要有一个农艺师在蔬菜种植现场值班,能够随叫随到,并为她们配备一台步话机,目的就是一旦蔬菜突然脱水或者枯萎。可以找到这些专家处理紧急情况,要做的决策就是:应该由谁来值班,她的责任就是什么?
2.我们的公司的颜色就是绿色的,要做的决策就是新地毯、墙纸以及工作服等应该采取什么样绿色色调?
3.公司有一些独特的产品,还没有竞争对手,而另外一些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
要做的决策就是:对不同的蔬菜产品应当如何定价。莫斯要求大家务必准时到会,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期望得到最有效的决策结果。 1.一个决策的有效应取决于
A.决策的质量高低 B.就是否符合决策的程序 C.决策的质量与参与决策的人数 D.以上提法均不全面。
2.按照利克特的行为模式,彼得莫斯工作作风与管理方式属于
A.协商式 B.群体参与式 C.开明——权威式 D.民主式 3.12月1日所召开的会议就是必要的不? A.很必要, 体现了民主决策
B.不必要, 会议议题与参与者不相匹配 C.有必要, 但开会的时间选择为时过晚
D.对一部分议题就是必要的,对另一部分议题就是不必要的 4.公司的装潢问题就是否需要进行群体决策 A.完全需要,因为绿色就是企业的标志 B.需要,但参加决策的人应当更广泛一些
C.不需要,此项决策可以由颜色与装潢专家决定或者运用民意测验方法征询意见 D.需要与不需要,只就是形式问题,关键在于决策的质量 5.定价问题就是否需要列入彼得莫斯12月1日的决策议事日程? A.需要,因为它就是企业中重大的问题
B.不需要,因为该项决策的关键就是质量问题,而不就是让所有的员工参与与接受 C.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不需要,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则需要集思广益,群体决策 D.定价应当由经济学家来解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改善伦理管理的途径有哪些方法?
答:A)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B 建立伦理守则与决策规则 C) 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 D)设定工作目标 F) 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 G)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H)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J)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2、 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自我内聚功能、自我改造功能、自我调控功能、自我完善功能、自我延续功能
3、 请画出行业环境分析的五种力量模型。
答:行业竞争对手、供应商、买方、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生产商
4、 组织中分权的标志就是什么?
答:分权的频度、决策的幅度、决策的重要性、对决策的控制程度
5、 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与危害就是什么?
答:积极作用: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易于加强合作的精神、成员对工作往往非常重视、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
危害:如果目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 压力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
四、论述题目(每题10分,共20分)
1、对领导者的研究有多种途径,主要有领导素质的研究途径、领导行为的研究途径与领导情景的研究途径,一个管理者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学习有何意义?
答:(1)对领导者个性、生理、智力等因素研究提供了一些选拔领导者的依据;
(2)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不单纯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行为,而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情景与场合; (3)任何一种领导方式,都不可能就是绝对最好的,或者绝对最不好的; (4)没有最好的领导模式,只有最合适的领导模式。
2、请详述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答:这种方法主张,在确定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时,应考虑该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与业务增长情况。相对竞争地位往往反映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它决定了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与速度。业务增长情况往往反映为业务增长率,它对经营方向选择的影响就是双重的:
首先,它有利于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其次,它决定着投资机会的大小。
(1)“金牛”业务:拥有高市场占有率、高额利润、高额资金回笼,市场增长率低。
(2)“明星”业务:市场增长率与企业相对竞争地位较高,带来较高的利润,回笼资金与投入资金都非常大,两者相抵后为零或负值状态。
(3)“幼童”业务:市场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较低。
(4)“瘦狗”业务:市场增长率低,微小或负值利润,应缩小规模或清算放弃的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案例:范明的辞职
助理工程师范明,一个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工作已8年,于4年前应聘到一家大厂工程部负责技术工作,工作诚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很快就成为厂里有口皆碑的“四大金钢”之一,名字仅排在厂技术部主管陈工之后。然而,工资却同仓管人员不相上下,夫妻小孩三口还住在来时住的那间平房内。对此,她心中时常有些不平。
李厂长,一个有名的识才的老厂长,“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孙中山先生名言,在各种公开场合不知被她引述了多少遍,实际上她也就是这样做了。4年前,范明调来报到时,门口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范明工程师到我厂工作”几个不凡的颜体大字,就就是李厂长亲自吩咐人事部主任落实的,并且交代要把“助理工程师”的“助理”两字去掉。这确实使范明很感动。
两年前,厂里有指标申报工程师,范明属于有条件申报之列,但名额却让给了一个没有文凭、工作平平的老同志。她想问一下厂长,谁知,她未去找厂长,厂长却先来找她了:“范工,您年轻,机会有的就是”。去年,她想反映一下工资问题,这问题确实重要,来这里主要目的不就就是想得到高一点工资,提高一下生活待遇不?但就是几次想开口,都没有勇气讲出来。因为厂长不仅在会上大夸她的成绩,而且,有几次外地人来取经,李厂长当着客人的面赞扬她:“范工就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就是一个有创新的……”,哪怕厂长再忙,路上相见时,总会拍拍范工的肩膀说两句,诸如“范工,干得不错”,“范工,您很有前途”。这的确让范明兴奋,“李厂长确实就是一个伯乐”。此言不假,前段时间,厂长还把一项开发新产品的重任交给她呢,大胆起用年轻人,然而……
最近,厂里新建好了一批职工宿舍,听说数量比较多,范明决心要反映一下住房问题,谁知这次李厂长又先找她,还就是像以前一样,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范工,厂里有意培养您入党,我当您的介绍人。”她又不好开口了,结果家没有搬成。
深夜,范明对着一张报纸的招聘栏出神。第二天一早,李厂长办公台面上放着一张小纸条: 李厂长:您就是一个懂得使用人才的好领导,我十分敬佩您,但我决定走了。 问题:结合公平理论与期望理论,试分别分析范工离开工厂的原因。
答:(1)从公平理论分析:
①公平理论又叫社会比较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员工总就是在比较中工作,经常将自己现在的所得与付出与她人以及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由此产生的不公平感将影响到她以后付出的努力
②当员工经过比较感到不公平时,可能会提出增加报酬,也可能会减少付出、改变比较对象,甚至还会出现破坏机器或者离职等现象来谋取公平
③案例中范工工作积极,成绩突出,但范工的工资、住房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且这些问题不被领导重视,也没有合理的解释,因此,范工认为报酬制度不公平,最终导致了范工辞职。
④管理者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倾听员工意见,了解员工对各种报酬的主观感觉,在心理上降低她们
的不公平感觉。
(2)从期望理论分析:
①期望理论主要内容就是: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人们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该理论回答了,在面对同一种需要的活动时,为什么有的人情绪高昂,而另一些人却无动于衷。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努力—绩效、绩效—奖赏、奖赏—个人目标三种联系的连续判断。
②期望理论的核心就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努力工作;员工期望管理者对其工作及时认可与奖赏。期望理论的基础就是自我利益,这种利益可以就是物质的,也可以就是精神的。
③管理人员的责任就是帮助员工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实现组织目标,使员工的责权能利对等。案例中范工到该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如提高工资收入、解决住房问题等,而李厂长不了解、不重视范工需要,从而导致激励失败,致使范工的辞职。
2008学年上学期《管理学》试卷(A卷)答题纸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 B ) 2.( C ) 3.( D ) 4.( B ) 5、( A ) 6. ( D ) 7.( C ) 8.( C ) 9.( B ) 10、( D ) 11、 ( B ) 12.( D ) 13.( C ) 14.( A ) 15、( B ) 16、 ( C ) 17.( C ) 18.( A ) 19.( A ) 20、( D )
二、案例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 D ) 2.( B ) 3.( D ) 4.( C ) 5、( C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