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于是每个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把体育锻炼延伸到课外,真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自主锻炼能力。根据学校实际,以“体育作业”作为突破口,适当的布置一些体育课外作业,使学生在假期和课余也能够参加体育锻炼,在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同时,掌握课堂中学不到的体育技能和课外体育常识,搭起校内外体育锻炼的桥梁。
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又可以得到劳逸结合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持之以恒,自觉刻苦的良好思想品德,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传授锻炼方法、营造锻炼氛围
1.传授锻炼方法。只有科学、安全的锻炼,才能有效地促进体质健康,盲目地蛮练,不但无效,而且有害于身体健康。我们利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向学生渗透体育锻炼的理论与方法,让学生明白上下肢合理搭配、量力而行的运动道理;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道理;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安全的体育锻炼,让学生初步理解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全面锻炼等体育锻炼原则;并教给他们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的方法。
2.营造锻炼氛围
例如,本学期借助新校设新场地的落成,频频利用校园网、宣传窗、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和影响,亮出“我运动,我健康,我自豪”的口号,在短时间内掀起体育运动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激情,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1 / 3
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以树立健康阳光的良好形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一封信,向家长宣传体育锻炼的作用,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动家长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让家长督促孩子们自觉锻炼。
二、xx筹划安排、形式多样有效
(一)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形式 1、达标型作业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它是国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它具有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等重要的作用。为此体育作业的设计可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具体项目而设置。如学生小明通过1个月的时间,将跳绳等级从及格上升为良好,在自我评价栏中他写道:“太好了,我进步很快!”由此可见,达标型作业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坚持的理由和预期的方向,使练习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亲子合作型作业
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父母的教养态度直接影响到子女的人格发展。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可以使小学生向着积极主动、友好稳定的方向发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有较强的依恋性和依赖性,父母也对孩子关爱倍增,亲子间的关系特别好。所以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设置亲子间的合作型作业加强父母同子女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更加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护航。同时亲子间的合作型作业可以更好的督促及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的意识,使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可以顺利的进行。
(二)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
1、严格建立家长监督制度。首先要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体育家庭作业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2 / 3
引导家长和教师配合,做到严格监督及督促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2、完善管理评价制度。体育家庭作业同其它学科作业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如何并不能通过改作业而得知。所以建立一个行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非常重要。而惩罚部分是针对不做或漏做的同学。先给于口头警告,如果超过4次作业未完成,那就要在放学后留在学校和老师共同完成当天的作业,以示惩罚。通过这个的惩罚,可以使学生明确做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而且在和老师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可指导他进行锻炼和记录。
三、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思考
1、因为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由必选和自选作业组成,而作为必选的运动项目长时间练习之后,学生对其的兴趣也会大大下降。而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作为家庭作业,又使学生“挑食”的情况无法避免。如何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是接下来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必需考虑的问题。
2、作业完成质量参差不齐。这主要与里泽地区的特点有关。
由于里泽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大多为外来孩子。所以年轻父母都忙于打工赚钱。父母对孩子在教育上的关注度本来就比较缺乏,而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更不全面,总体的思想不够统一。所以如何提高家长体育运动意识,配合教师监督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值得大家一起探讨。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