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来源:小奈知识网
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为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系统,检测项目有:室内配线,插座,开关,配电箱(盘)和开关箱,照明装置,电动机,不间断电源安装共7个项目。

一 室内配线(检测内容有8项)

1 检测内容:导线选择

1.1 技术要求:控制电缆额定电压,不应低于该回路的工作电压,宜选用450/750V。

1.2 检测方法:查看控制电缆线上标称是否选用450/750V的电压,查阅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检验报告,并复印1份备案。

1.3 相关规范条款: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7.4.1条之3:控制电缆额定电压,不应低于该回路的工作电压,宜选用450/750V。

2. 检测内容:顶棚内

2.1 技术要求:建筑物顶棚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

2.2 检测方法:查看建筑物顶棚内是否采用直敷布线,即电缆线有没有KBG套管。查阅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检验报告,并复印1份备案。

2.3 相关规范条款: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8.2.2条:建筑物顶棚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

3 检测内容:装饰面板内

3.1 技术要求:墙体及顶棚的抹灰层、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

3.2 检测方法:查看该回路布线的终端和开端,拆开墙体或顶棚内的过路盒(任意抽查方式),过路盒的连接头是否有套管(KBG或阻燃PVC)。查阅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验报告,并复印1份备案。

3.3 相关规范条款: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8.2.2条:墙体及顶棚的抹灰层、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

4 检测内容:保护导体的截面积

4.1 技术要求:当保护导体与相导体使用的材料相同时,相导体的截面积小于等于16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相导体的截面积;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16mm2小于等于35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16mm2;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35mm2时,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相导体截面积二分之一。

4.2 检测方法:在配电箱或的导线末端查看该回路的标称。查阅产品合格证及产品检验报告,并复印1份备案。保护导体就是接地线,使用铜芯导线,相导体也必须是铜芯导线。比对保护导体和相导体的截面积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铜芯线的截面积,可以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导线的直径,取出一根导线测量其直径后计算,计算公式:S=πr²*(N根).

4.3 相关规范条款: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表7.4.5-3:当保护导体与相导体使用的材料相同时,相导体的截面积小于等于16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

小为相导体的截面积;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16mm2小于等于35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16mm2;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35mm2时,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相导体截面积二分之一。

4.4 检验器具:外径千分尺

5 检测内容:穿管的交流线路

5.1 技术要求: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穿于同一根管内。

5.2 检测方法:在配电箱查看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是否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穿于同一根管内。

5.3 相关规范条款: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8.3.4条: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穿于同一根管内。

6 检测内容:防火措施

6.1 技术要求: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6.2 检测方法:查看电缆线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是否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6.3 相关规范条款: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7.0.2条之1: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7 检测内容:外露导电部分

7.1 技术要求:在TN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导体(PE)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相连接。

7.2 检测方法:查看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没有采用保护导体(即接地线)。中性导体是否有与配电变压中性点相连接。

7.3 相关规范条款: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2.2.2条之1

:在TN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导体(PE)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相连接。

8 检测内容:外界可导电部分

8.1 技术要求: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导体。

8.2 检测方法:查看外界可导电部分是否用PEN导体(零线和地线)连接。

8.3 相关规范条款: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7.4.6条: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导体。

二 插座(检测内容有7项)

1 检测内容:接地、接零线的连接要求

1.1 技术要求: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1.2 检测方法:查看插座的接地线与零线在插座间是否互相连接。

1.3 相关规范条款: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2.1.2条之3: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1.4 检验器具:插座检验器

2 检测内容:接插危险家用电器的连接要求。

2.1 技术要求:当接插有触电危险家用电器的电源时,采用能断开电源的带开关插座,断开相线。

2.2 检测方法:接插有触电危险家用电器的电源时是否使用带开关的插座,能否断开火线。

2.3 相关规范条款: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2.1.3条之1:当接插有触电危险家用电器的电源时,采用能断开电源的带开关插座,开关断开相线。

2.4 检验器具:插座检验器

3 检测内容:保护接地导体截面积

3.1 技术要求:当保护导体与相导体使用的材料相同时,相导体的截面积小于等于16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相导体的截面积;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16mm2小于等于35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16mm2;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35mm2时,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相导体截面积二分之一。

3.2 检测方法:查看导线的标称,在配电箱查看或被查回路的导线末端。查阅产品合格证及产品检验报告,并复印1份备案。保护导体就是接地线,使用铜芯导线,相导体也必须是铜芯导线。比对保护导体和相导体的截面积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可以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导线的直径,取出一根导线测量其直径然后计算,计算公式:S=πr²*(N根).

3.3 相关规范条款: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7.4.5条之3:当保护导体与相导体使用的材料相同时,相导体的截面积小于等于16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相导体的截面积;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16mm2小于等于35mm2,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16mm2;相导体的截面积大于35mm2时,相应保护导体的截面积最小为相导体截面积二分之一。

3.4 检验器具:外径千分尺

4 检测内容:潮湿场所用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

4.1 技术要求:潮湿场所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4.2 检测方法:查看潮湿场所是否采用密封型,是否是带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是多少米。

4.3 相关规范条款: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2.1.3条之2:潮湿场所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4.4 检验器具:插座检验器和钢卷尺

5 检测内容:暗装插座安装要求

5.1 技术要求:暗装的插座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

5.2 检测方法:查看暗装的插座面板是否紧贴墙面,四周有无缝隙,安装是否牢固,表面是否光滑整洁、有无碎裂、划伤,装饰帽是否齐全。

5.3 相关规范条款: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2.2.1条之2:暗装的插座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

6 检测内容:地插座安装要求

6.1 技术要求:地插座面板与地面齐平或紧贴地面,盖板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6.2 检测方法:查看地插座面板与地面是否齐平或紧贴地面,盖板固定是否牢固,密封良好。

6.3 相关规范条款: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2.2.1条之4:地插座面板与地面齐平或紧贴地面,盖板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7 检测内容:插座接线方式

7.1 技术要求: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线序一致。

7.2 检测方法:查看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是否在上孔。查看插座的接地端子是否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查看配电箱线序导线的颜色与三相插座接线的线序是否一致。(黄色——交流三相电路的第一相;绿色——交流三相电路的第二相;红色——交流三相电路的第三相;淡蓝色——交流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黄绿双色——安全用的接地线;)单相三孔的插座可以用插座检验器来判断三条线连接是否正确。

7.3 相关规范条款: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2.1.2条之2: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线序一致。

7.4 检验器具:插座检验器

三 开关(检测内容1项)

1 检测内容:安装位置

1.1 技术要求: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0.15m~0.2m,开关距地面高度1.3m;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2~3m,层高小于3m,时,拉线开关距顶板不小于100mm,拉线出口垂直向下。

1.2 检测方法:根据设计图纸,查看开关安装位置是否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是否在0.15m~0.2m之间,开关距地面高度是否为1.3m;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是否在2~3m之间,层高小于3m时,拉线开关距顶板不小于100mm,拉线出口垂直向下。

1.3 相关规范条款: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2.2.2条之1: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0.15m~0.2m,开关距地面高度1.3m;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2~3m,层高小于3m时,拉线开关距顶板不小于100mm,拉线出口垂直向下。

1.4检验器具:钢卷尺

四 配电箱(盘)和开关箱(检测内容有10项)

1 检测内容:箱(盘)外观

1.1 技术要求: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口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完整;箱(盘)不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1.2 检测方法:根据设计图纸,查看配电箱(盘)和开关箱的位置是否按设计图的位置安装,部件是否按配电系统原理图组成,箱体开口是否和配线管的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是否紧贴墙面,箱(盘)涂层是否完整;箱(盘)是否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1.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2.8条之1和3: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口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

箱(盘)涂层完整;箱(盘)不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2 检测内容:与电器接线

2.1 技术要求:与电器连接时,端部绞紧,且有不开口的终端端子或搪锡,不松散、断股。

2.2 检测方法:查看与电器连接时,端部是否绞紧,不开口的终端端子是否有搪锡,是否松散、断股。

2.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2.7条之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绞紧,且有不开口的终端端子或搪锡,不松散、断股。

3 检测内容:导线连接

3.1 技术要求: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

3.2 检测方法:查看箱(盘)内配线是否整齐,有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是否紧密,有没有伤到芯线,有没有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是否相同(查看导线标称)。

3.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1.9条之1: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

4 检测内容:布线质量

4.1 技术要求: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

4.2 检测方法:查看箱(盘)内配线是否整齐,有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是否紧密,有没有伤芯线,有没有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是否相同。

4.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1.9条之1: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

5 检测内容:端子接线数

5.1 技术要求: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5.2 检测方法:查看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有多少根,防松垫圈等零件是否齐全。

5.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1.9条之1: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6 检测内容:熔断器规格

6.1 技术要求: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6.2 检测方法:根据设计图纸,查看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2.5条之2: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7 检测内容:接地要求

7.1 技术要求: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的连接。成套柜应装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7.2 检测方法:查看盘、柜、台、箱的接地是否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是否可靠的连接。成套柜应装是否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7.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0.6条: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的连接。成套柜应装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8 检测内容:N线、PE线与汇流排连接

8.1 技术要求:照明箱(盘)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8.2 检测方法:查看照明箱(盘)内,有没有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8.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1.9条之3:照明箱(盘)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9 检测内容:配电室的安全防护措施

9.1 技术要求:绝缘电阻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还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9.2 检测方法:查看配电室的门、窗关闭是否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有没有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有没有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9.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4.3.7条: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还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10 检测内容:绝缘电阻

10.1 技术要求: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 MΩ.

10.2 检测方法:查看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 MΩ.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用电器必须在完全断开的时候才能测试。

10.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

6.1.6,6.1.7,6.1.8条: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 MΩ。

10.4 检验器具:绝缘电阻测试仪

五 照明装置(检测内容有11项)

1 检测内容:安装

1.1 技术要求:灯具固定牢固可靠,不使用木楔。每个灯具固定用螺钉或螺栓不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在75mm及以下时,采用一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1.2 检测方法:查看灯具固定是否牢固可靠,有没有使用木楔。每个灯具固定用螺钉或螺栓有没有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在75mm及以下时,是否采用一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1.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9.1.1条之3:灯具固定牢固可靠,不使用木楔。每个灯具固定用螺钉或螺栓不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在75mm及以下时,采用一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2 检测内容:软线灯具

2.1 技术要求:软线吊灯,灯具重量在0.5kg及以下时,采用软电线自身吊装;大于0.5kg灯具采用吊链,且软电线偏叉在吊链内,使电线不受力。

2.2 检测方法:查看软线吊灯,灯具重量在0.5kg及以下时,是否采用软电线自身

吊装;大于0.5kg灯具是否采用吊链,且软电线偏叉在吊链内,使电线不受力。灯具重量可以用管型测力计测量,必须注明灯具的重量。

2.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9.1.1条之2:软线吊灯,灯具重量在0.5kg及以下时,采用软电线自身吊装;大于0.5kg灯具采用吊链,且软电线偏叉在吊链内,使电线不受力。

2.4 检验器具:管型测力计

3 检测内容:防火措施(灯具高温部位处理)

3.1 技术要求:灯具表面以及灯具附件等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3.2 检测方法:查看灯具表面以及灯具附件等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是否有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高温灯具(功率100W以上的白炽灯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卤钨灯、大于60W荧光高压汞灯、镇流器等属于高温灯具)。

3.3 相关规范条款: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0.4.12条:灯具表面以及灯具附件等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4 检测内容:防火措施(高温灯设置)

4.1 技术要求: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镇流器等不应直接设置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4.2 检测方法:查看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镇流器等是否直接设置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4.3 相关规范条款: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9.3.2条: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镇流器等不应直接设置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5 检测内容:防火措施(库房灯具选型)

5.1 技术要求: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5.2 检测方法:查看可燃物品库房有没有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5.3 相关规范条款: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9.3.2条: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6 检测内容:霓虹灯安全距离

6.1 技术要求:灯具采用专用的绝缘支架固定,且牢固可靠。灯管固定后,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0mm。

6.2 检测方法:查看霓虹灯是否采用专用的绝缘支架固定,是否牢固可靠。灯管固定后,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是不是大于20mm。

6.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1.1.2条之2:灯具采用专用的绝缘支架固定,且牢固可靠。灯管固定后,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0mm。

6.4 检验器具:钢卷尺

7 检测内容:霓虹露天安装

7.1 技术要求:霓虹灯露天安装的有防雨措施。

7.2 检测方法:查看霓虹灯露天安装的有没有防雨措施。

7.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1.1.2条之3:霓虹灯露天安装的有防雨措施。

8 检测内容:霓虹灯变压器二次电线距离

8.1 技术要求:霓虹灯专用变压器的二次电线和灯管间的连接线采用额定电压大于15KV的高压绝缘电线。二次电线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0mm。

8.2 检测方法:查看霓虹灯专用变压器的二次电线和灯管间的连接线是否采用额定电压大于15KV的高压绝缘电线(查看连接线的标称)。二次电线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是否大于20mm。

8.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1.1.2条之4:霓虹灯专用变压器的二次电线和灯管间的连接线采用额定电压大于15KV的高压绝缘电线。二次电线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0mm。

8.4 检验器具:钢卷尺

9 检测内容:彩灯(裸露导线接地或接零)

9.1 技术要求:彩灯配线管路按明配管敷设,且有防雨功能。管路间、管路与灯头盒间螺纹连接金属导管及彩灯的构架、钢索等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9.2 检测方法:查看彩灯配线管路是否按明配管敷设,是否有防雨功能。管路间、管路与灯头盒间螺纹连接金属导管及彩灯的构架、钢索等可接近裸露导体有没有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9.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1.1.1条之2:彩灯配线管路按明配管敷设,且有防雨功能。管路间、管路与灯头盒间螺纹连接金属导管及彩灯的构架、钢索等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10 检测内容:彩灯配线管路

10.1 技术要求:彩灯配线管路按明配管敷设,且有防雨功能。管路间、管路与灯头盒间螺纹连接金属导管及彩灯的构架、钢索等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10.2 检测方法:查看彩灯配线管路按明配管敷设,是否有防雨功能。管路间、管路与灯头盒间螺纹连接金属导管及彩灯的构架、钢索等可接近裸露导体有没有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10.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1.1.1

条之2:彩灯配线管路按明配管敷设,且有防雨功能。管路间、管路与灯头盒间螺纹连接金属导管及彩灯的构架、钢索等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11 检测内容:垂直彩灯

11.1 技术要求:垂直彩灯采用防水吊线灯头,下端灯头距离地面高于3m。

11.2 检测方法:根据设计图纸,垂直彩灯是否用防水吊线灯头,测量下端灯头距地面高度是多少米。

11.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21.1.1条之5:垂直彩灯采用防水吊线灯头,下端灯头距离地面高于3m。

11.4 检验器具:钢卷尺

六 电机(检测内容有2项)

1. 检测内容: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

1.1 技术要求: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

1.2 检测方法:查看电机裸露导体是否有接地(PE)或接零(PEN)。

1.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7.1.1条: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

2 检测内容:绝缘电阻

2.1 技术要求: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 MΩ。

2.2 检测方法:断电的条件下,检测电机的相导体与接地的绝缘性能是否大于0.5 MΩ。

2.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7.1.2条: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 MΩ。

2.4 检验器具:绝缘电阻测试仪

七 不间断电源(检测内容有1项)

1. 检测内容:不间断电源装置间连接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

1.1 技术要求:不间断电源装置间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 MΩ。

1.2 检测方法:在关闭不间断电源条件下,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是否大于0.5 MΩ。

1.3 相关规范条款: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9.1.3条:不间断电源装置间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 MΩ。

1.4 检验器具:绝缘电阻测试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