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一中 张玉柱
【设计说明】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表”之一,是一篇经典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是我设计《陈情表》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教案,尤其是对学生、教师各自任务、作用的明确规定也是这篇教学设计的特点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音频朗读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渐入佳境。 【情境导入】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两篇“表”让人感动之极,一篇是初中时学过的《出师表》,另一篇是什么呢?(预设回答:《陈情表》) 正如苏轼所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相关知识简介】(大屏幕投影) 1、陈情的含义? 陈述自己的感情,陈述事情的理由。 2、表 表,古代奏章中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子向君王陈情谢贺。(见课文)(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 3、背景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李密到洛阳任职。 李密是蜀国的臣子。晋从魏曹手中取得皇权后,又灭了蜀汉政权。蜀灭亡后,李密出于一种怀古的情绪,不敢轻易为晋朝为官。由于晋是从曹魏政权手中“篡”夺过来的,羞于标谤“忠”节,因而以孝道为治国之本。李密正抓住了这一点,大做文章,以达到暂缓去晋朝做官的目的。 1、听配乐朗读 2、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谈读课文的总体感受。 充分预习,自主答疑 1、检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引导学生熟悉相关内容 设 计 意 图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言知识 巩固相 【感知课文内容】(屏幕投影) 1、提问:本课主要讲了什么? 2、结合课文注释,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学生读课文 注意重点文言词句的掌握。 并分组朗读 (1)古今异义 要求:朗读整 至于 成立 不行 齐、声音洪亮、 秀才 告诉 辛苦 读音正确、断句 (2)词类活用 清楚。 躬亲 日笃 闵凶 2、给优秀学生 微贱 终余年 掌声。 (3)文言句式 3、在教师的引判断句: 导下,学生自主 非臣殒首不能上报 翻译文句,并质省略句: 疑难懂字句。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4、学生相互讨 则告诉不许 论,教师引导明 谨拜表以闻 确。 ( 4)相关练习 ①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5、学生完成相 关提问及投影( ) An) 夙遭闵(mǐn)练习。 、臣以险衅(xì凶) 6、学生总结课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文内容。 B 、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jīn)育 宠命优渥(wò) 犹蒙衿Cn) 有所希冀(yì) 、岂敢盘桓(huá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 、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②详见《点对点》题目(课后) ( 5)归纳课文大意(问) 【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文内容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2、了解学生的文言知识水平,巩固相关文言知识 3、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4、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