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略转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商业银行在自由化、证券化、国际化、市场
一体化过程中,应对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通过实施战略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现实选择。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及其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实践有所助益。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约束 战略转型 金融脱媒 一、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概念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是指为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不断调整,以保持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战略转型不是一时的选择,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成长历程当中,战略转型不会发生很多次,战略转型是一种持续的选择,要持续几年、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完成一次战略转型。国内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四大转变:业务结构从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向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重转变;核心资源构成从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并重转变;风险管理模式从内部化、集中化向外部化、分散化转变;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种战略转型包括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全面调整资产结构,业务结构、负债结构,收益结构,客户结构,营销渠道结构以及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通过结构调整,使经营结构转变为传统存贷款业务与投资性、交易性和收费性业务并重,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并重,贷款利差和非信贷并重多元化结构,实现经营模式由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由主要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向多元化、综合化业务转变,最终把国内商业银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竞争能力的现代经营企业。
二、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背景分析
当前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1.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1)资本约束深化对银行发展的制约作用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伴随着金融监管日益向国际接轨,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日益刚性化,而商业银行面临着因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难以从外部融资和因盈利能力较低难以依靠内部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尴尬。资本约束对银行发展的制约作用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政策推动力。
(2)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中国商业银行正在经历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双重压力,为了兑现我国的入世承诺,本外币存贷款利率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市场化。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收窄,对那些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形成严重的生存危险。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加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在社会总量中的占比,将进一步降低,这样使金融脱媒现象更加剧烈和明显,金融脱媒将从两个方面削弱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一方面,日益活跃的直接融资将加速分流银行的存款,迫使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使银行在存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增大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会加速分流银行的贷款客户,有竞争力的优质客户更倾向于直接入市融资,减少甚至放弃贷款,迫使银行降低贷款利息,吸引客户,使得银行在贷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利息收入总量和利息收入水平
都会下降。金融脱媒化趋势将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式和结构提出严重的生存挑战。 2.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内部环境分析
(1)实施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抓住重大发展机遇的关键。最近几年,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总体经营环境较为有利,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未来10年内,我国商业银行将有三个方面的战略机遇。首先,个人金融业务将成为新的支柱型业务。其次,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巨大,金融服务业具有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再次,金融创新将日趋活跃,商业银行有望成为金融创新的主力军。不过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新问题。目前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些链条的增加值仍然停留在银行体系中,如何把这些增加值部分的效用更大地发挥出来,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着手解决的问题。多层次市场的建设也暗示着金融结构的转型,只有一系列体制改革的跟进和运作思维的变化,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资本市场变革。
(2)传统经营方式正在走向尽头,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传统经营方式的主要表现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这种发展模式只能适应相对稳定、封闭、持续增长、监管宽松和低水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3)实施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管理挑战的客观需要。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隐蔽性、滞后性、系统性和周期性特征比较突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推进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战略转型,切实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途径与措施
.经营理念转型是战略转型的先导,目前,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中的部门之间画地为
牢、揽权推责的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官本位”思想一时难以根除,导致正常的业务流在同级之间衔接困难。有些分行行长习惯于独揽各项资源大权,强调权力集中才能推动业务发展。这些陈旧的管理理念显然有悖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彻底根除旧体制的残余,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商业银行要发展,主要靠银行自己的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把握机会,练好内功,适时转型,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才能实现。因此,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的关系,从“规模冲动”、“速度情结”向“银行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从“以自我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在营销、服务、渠道、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因客户而变。
.业务结构转型是战略转型的集中体现包括调整公私业务结构,在稳固、优化发展对公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建设零售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减少资本占用,提高盈利效率;调整对公业务内部结构,改善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从国际银行业的经验来看,综合化经营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还有效地分散和降低了经营风险,并最终增加了盈利。面对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受到的种种挑战,积极推动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将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商业银行实现现代化蜕变的必经之路 农村金融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