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金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30卷第4期 2015年 8月 有色金属文捕 Nonferrous Metals Abstract VOl-3O No.4 August 2015 某金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雷志兰 摘要:以某金矿石为矿样,研究矿样中的矿物含量、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等,得出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黄 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矿样中显微可见金全部以微细粒嵌布,为后续开展选矿、冶金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矿;工艺矿物学;嵌布特征 中圈分类号:P6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391(2015)04—0052—03 工艺矿物学是服务于矿物加工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一个 由金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可知,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 的形式存在,其分布率为84.90%,加上硫化物中金1.71%,合 矿物学分支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对矿物中元素或矿物的状态 和性质的系统研究,阐明其行为规律,指导和配合矿物加工 计分布率达86.61%,其他分布在氧化物中及硅酸盐中的金约 占3.13%,在浮选过程中相对难以回收。 研究和生产,实现对矿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通过对金矿 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金矿物特征的研究,从工艺矿物学 的角度为选冶工艺的选择及优化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4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 4.1黄铁矿 黄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金属硫化物。自形、半自形等 1 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的多元素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列于表1。 表1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 轴粒状,部分为不规则状,晶体粒度细小者小于0.02 IIIrn,一 般0.o3~0.3 mm。矿石中的黄铁矿主要呈浸染状嵌布在脉石 中,浸染的密度差异较大,可由稠密浸染状过渡为稀疏~星 散浸染状。按照黄铁矿与其他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可将黄 铁矿分为两类,一类单独嵌布在脉石基地中,与其他硫化物 几乎不接触(图1);另一类黄铁矿与方铅矿或(和)黄铜矿关 由表1可知,矿石中可供选矿回收的主要元素是金,其 品位为3.51 g/t,铅、铜、锌等其他有价金属均因含量太低综 合利用的价值不大。 系密切,方铅矿或(和)黄铜矿常沿黄铁矿粒间、边缘或裂隙 呈网脉状、树枝状、不规则状充填交代,尤其是方铅矿,部分 与黄铁矿简单接触嵌生,呈细脉~微脉状、交代残余状与黄 铁矿呈复杂密切的交代关系(图2)。相对而言,黄铁矿与方铅 矿的关系要比黄铁矿与黄铜矿的关系更为密切。 4.2方铅矿 反射光下为白色,均质体。矿石中方铅矿主要以浸染状 的形式产出,根据嵌布特征可将方铅矿分为两种类型。前者 多单独嵌布在脉石中,呈不规则状、细脉状、浸染状产出,粒 度0.02~0.30ilml之间,偶见粒度大于0.50 mill者(图3)。第 2 矿物组成及含量 经偏光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等综合研究,查明 矿石中金属矿物较常见的是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次为闪 锌矿、赤铁矿,偶见铜蓝、菱铁矿和褐铁矿零星分布;脉石矿 物主要是石英、云母、白云石、方解石,其次为绿泥石、粘土、 长石等。原矿中各矿物的组成含量见表2。 表2原矿主要矿物组成及其相对含量(%) 二类方铅矿常与黄铜矿、黄铁矿紧密镶嵌,稠密浸染状或稀 疏浸染状分布,交代黄铁矿的现象极为常见。且多见呈细脉 微脉状交代,脉宽可从0.002n0.05咖,部分方铅矿内部可 包含少量分布不甚均匀的微细粒脉石或黄铁矿残余而使其 粒度发生细化(图4),此类方铅矿的粒径相对较为细小,多在 0.002 ̄0.20 mill之间。 4.3黄铜矿 主要呈不规则状分布于脉石中,或与方铅矿一起交代黄 铁矿,沿黄铁矿、闪锌矿边缘、裂隙间嵌布。相对来说,分布在 脉石中的黄铜矿多于与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交生的黄铜 3 金的化学物相分析 金的化学物相结果见表3。 矿,两者的比例约为80:20。黄铜矿粒度一般0.0l~0.15 IIII【I (图5,6)。偶在黄铜矿内部可见到方铅矿穿插于黄铜矿中。 表3矿石中金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一52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