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五年级一班 课题 18*慈母情深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乔改芳 审核人苏文山 使用人乔改芳 使用日期 2012年11月26日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对母亲深深地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学习目标: 1、我会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自主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 3、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学习方法:朗读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评价方案: 1、针对目标1:通过预习检查来评价,达标率为100%; 2、针对目标2:通过默读、汇报交流、语言实践检查,达标率为90%; 3、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体会练习及课堂观察检查,达标率为80%。 学前准备:教师: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母爱的文字资料。 知识链接: 梁晓声 ,男,1949出生。生长在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儿时家境贫困。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共和国处在艰难时期。国营商店只卖一种肉——“人造肉”,是淘米泔水经过沉淀之后做的。因为粮食是珍品,所以用淘米泔水做的“人造肉”也成了“抢手货”。 预习导学: 1、积累一些好词。 2、了解故事内容。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1、检查预习 :指名读文正音纠错。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小组讨论交流,尽量把语言组织完整。 (2)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3、默读,并用不同的线分别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多读几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用铅笔做批注。 (读后交流,指导朗读,并相机完成练习) (1)我穿过一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烤着我的脸。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母亲工作的环境 。可是她却大度地掏出钱来给我买书,可见,这是一位 的母亲。 (2)“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4、语言实践,倾诉情感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一定涌动着爱暖流,请你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说出来!你可以对文中这位母亲说,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还可以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我来闯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祈祷( ) jié( )ào( )不驯 怂( )恿( ) ( )疮 褐( )色 虎视眈眈( ) 疲惫( ) 攥( ) 2.用“母爱是……”句式续写三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母爱是游子临行前密密缝织的针线,母爱是 ; 母爱是 ;…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知识延伸: 1、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