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5:BCBBD, 6-10:BCEDE, 11-15:DEBCB, 16-20:BECBB
二、填空题
1. 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 抗原自身因素、机体因素、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3.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
4. 特异性结合抗原、调理作用、中和作用、通过胎盘、ADCC、介导超敏反应等。
5. 美洲商陆、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
三、是非题
1-5:√√√×√; 6-10:√××××
四、名词解释
1.人工主动免疫:抗原性物质(疫苗、类毒素等)免疫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预防感染的措施。
2.超敏反应: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3.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抗原物质、加工处理,并以抗原肽信息递呈给T细胞识别的一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为专职APC。
4.抗原决定基: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下,不产生特异性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从而不引起正免疫应答的现象。
五、问答题
1、试述佐剂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
(1)概念:
(2)作用机制:
1) 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缓降解和消除;
2)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抗原处理及递呈;
3)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2、试述体液免疫应答的的一般规律。
特点 初次应答特点 再次应答特点 潜伏期长 长(产生抗体需时长) 慢(抗体浓度增加慢) 对数期 低(总抗体浓度低) 平台期 快(抗体维持时间短) 下降期 抗体类型 以IgM为主 短(产生抗体需时短) 快(抗体浓度增加快) 高(总抗体浓度高) 慢(抗体维持时间长) 以IgG为主
3、以TD抗原为例,简述CD8Tc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
1)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内源性抗原(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被APC处理,以抗原肽-MHC-I复合物递呈给CD8T识别。(3分)
+
2) 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双信号(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协同刺激信号)(3分)
3) 效应性T(CTL)发挥功能: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途径(3分)
4) 记忆性T细胞形成:(1分)
《医学免疫学》本科试卷(第2套)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ADDE, 6-10:ECEDA, 11-15:BCDCA, 16-20:EDBAB
二、填空题
1. 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3. 、、、和
4. C3bBb,C3bBb3b(C3bnBb)
5. 穿孔素、颗粒酶、TNF-/TNFR-I
6. 植物血凝素(PHA)、美洲商陆(PWM)、刀豆蛋白A(Con-A)、
7. MHC-I分子、CD8+T细胞
三、是非题
1-5:√√√×√; 6-10:××√××
四、名词解释
1. 抗体: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
2. 佐剂: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能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3. MHC限制性:具有相同MHC表型的免疫细胞间才能有效地相互作用,即TCR在识别抗原肽时,还必须识别哪类MHC分子递呈的抗原肽。
4. 抗原决定基: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 调理作用:所有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如补体、抗体等。
五、问答题
1、试比较HLAⅠ、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特点。
HLA抗原分子结构肽结合结构表达特点类别 域组织分布功能Ⅰ类分子 链kDa 共显性 所有有核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CD8结合对表面 CTL识别起限制作用 m 12 kDa Ⅱ类分子 链kDa 共显性 活化的T、 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链kDa APC 2、试述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 屏障结构:
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2) 吞噬细胞
依氧杀伤机制
非依氧杀伤机制
3) 自然杀伤细胞
4) 体液因素:补体、溶菌酶、防御素等。
3、试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 中和作用
2) 调理作用
3) 活化补体
4) ADCC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