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结构梁加固方案-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主要施工工艺及要求

加固设计要求、材料、施工工艺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50-049-200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06SG311-1)的要求。

1。1 加固用材料要求

梁加固用材料的品种、 规格及使用性能, 应符合国家、 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级的硅酸盐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外包混凝土采用小石子混凝土,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粗集料应选用质密、坚硬、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碎石或卵石,不得采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石料制成的粗集料。细集料应选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控制在 2。6~3.7之间. (3)混凝土拌和用水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固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算类等。

2) 污水、 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42-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m3的水不得使用。

3)不得使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4)供饮用的水。

5)梁侧铺装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P8。

1。2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

碳纤维片材(CFRP)应采用优质单向 0.167mm 厚(300g/m2)的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所用的胶粘剂必须是与所用的碳纤维布配套的优质 A 级改性环氧树脂类底胶、修补胶和浸渍胶系列。为确保碳纤维布与被加固构件以及其中的胶体三者能够共同工作和一起受力,胶体本身不会被拉断,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胶层也不致被拉脱, 应选用受拉弹性模量高,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好的浸渍用胶粘剂。

粘贴碳纤维片材主要材料技术指标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 2006)的要求。粘贴碳纤维布施工工艺:构件基底处理——涂刷底层涂料——环氧腻子修补——粘贴碳纤维片—-表面防护。

(1) 基底处理

底层混凝土表面的劣化层(如:风化、浮浆、剥离的原浆、涂抹、不洁物等)要彻底清除,表面的凸出部分要用角向砂轮磨平,混凝土表面缺陷部分用环氧砂浆修补复原,用吹风机、棉纱、酒精或水等清除掉磨粉,并使其干燥.

(2) 涂刷底层涂料

按比例将称量好的底层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放入容器内均匀搅拌。 一次调和量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超过可使用时间不能再用.严禁在涂料中添加溶剂,含有溶剂的毛刷或用溶剂

弄湿了的滚筒不得使用。

用滚筒刷均匀地涂抹底层涂料,养护 3 小时到 1天时间,以指触干燥为准。底层涂料固化后, 在表面上有凸起部分时, 要用砂纸磨光。 磨光后若露出混凝土表面,应再补涂底层涂料。当气温在5°C 以下、相对湿度RH>85%,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8%以上,不能施工,要了解施工部位的温度、湿度,根据其变化选择适当的涂料。

(3) 环氧腻子修补

配置环氧腻子时,按规定的主剂与固化剂的比例进行配料,且一次调和量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表面凹陷部位(混凝土接头、模板段差、小孔)要用环氧腻子补平,刮贴环氧腻子要密实,表面顺滑无隆起或凹陷、无划痕,腻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纹,再用砂纸打磨平整。

(4) 粘贴碳纤维布

用刀片按规定的尺寸裁切碳纤维布,确认施工面的底层涂料、环氧腻子指触干燥.粘结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经称量按规定的比例装入容器,搅拌均匀,用滚筒刷均匀地涂抹粘结树脂(下涂层) ,修正不良的地方要多涂一些。按照设计要求将纤维片贴好,尽量使纤维片和树脂之间不要有空气。为了使空气从纤维片下逸出,可用专用工具-罗拉沿纤维方向多滚压几次。

纤维布施工30 分钟(根据干燥程度)后,用滚筒刷涂抹粘结树脂(上涂层) 。上涂时滚筒刷沿纤维方向移动不得将已贴好的纤维片卷起。上涂后3小时至4 天,进行固化后的空鼓检查处理.对于直径在10mm 以上30mm 以下的空鼓,每平方米少于10 个可以认为

合格;若每平方米在10 个以上,则认为不合格,需进行补修;对于直径在 30mm 以上的空鼓,只要出现,即认为不合格,需要进行补修.

(5) 养护

粘贴碳纤维片后,需自然养护 12 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干扰。当树脂固化期间存在气温降低到 5℃以下的可能时,采取有效的升温措施,保证环境温度不低于 5℃.贴片达到设计强度所需自然养护的时间:

当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需要7 天;

当平均气温在10℃以上20℃以下时,需要2~4天;

当平均气温高于20℃时,需要1~2 天。

在此期间应防止贴片受到硬性冲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