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十九、愚溪诗序

十九、愚溪诗序

来源:小奈知识网
愚溪诗序

1、作家作品

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河东(今永济县)人,是唐代杰出的 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

柳宗元在永州10年期间,亲自体验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写下了大量的揭露当时政治和社会黑暗的寓言小品、山水游记和传记等散文伤作品。特别是他的寓言,如《三戒》、《憎王孙》等,寓意深刻,形象生动逼真,在我国寓言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议论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以《封建论》最有代表性;传记散文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略带夸张虚构,《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柳文尉中的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它们在柳宗元手里发展成为一种的文学体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柳宗元山水洲记的著名代表是“永州八记”。

柳宗元在致力创作的同时,还与韩州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家”并称“韩柳”。

2、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就是唐代贞元时期,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入朝政,

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意在削弱藩镇势力,加强集权。柳宗元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成为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革新运动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由于主客的原因,这场运动只维持了146天,便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下去。结果顺宗李诵被迫让给太子宪宗李纯。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柳宗元就是因此被贬至永州做司马的,后又迁柳州刺史。柳虽然遭贬,但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任永州司马时,他曾写了著名的《捕蛇者说》,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情,写了一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和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歌《八愚诗》。本文就是为其写的序言,陈述了自己写作《八愚诗》的意趣。

3、文体特点

序,文体的一种,原指书序,即著作前的说明性文字。

1、 整体感知

《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全文六段。第一、二段写 “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第三段写以愚名溪的原因,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最后一段是归结做《八愚诗》的缘由。溪水并非人类。本无所谓贤愚,谓之“愚溪”,自不免出人意

1

表,作者就从这个有悖常理的“愚”字入手,引出一篇洋洋洒洒旨趣深远的文字来。

开篇先写命名的由来。之所以要为溪定命,一是此溪“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名莫能定。”二是作者“谪潇水上,爱是溪”,寓家于此,自不得无名,而更名“愚溪”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余以愚触罪”,二是“古有愚公谷”。

其实愚公并不愚,他所以自称为愚公,不过是对黑暗的政治的。同样,改溪名为愚溪,也是对黑暗政治的。不仅于此,“余以愚触罪”,就更是对黑暗政治的了。

那么我到底是怎样的愚人呢?由此转入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有三种愚人,一种像宁武子,“邦无道则愚”,一种像颜回,“终日不违如愚”,宁武子于是“智而为愚者”,颜回是“睿而为愚者”,所以他们“皆不得为真愚”---他们都不是真的愚笨。以此来反衬自己的不幸遭遇。所谓“遭有道”(躬逢政治清明,遇到圣明天子)、“违于理”,“悖于事”(做出与事理相违背的事,即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全部是反话,真正意思是讽刺当时政治的黑暗,是对封建统治者扼杀生机、压抑人才的控诉。

最后一段文字从表面看来不过是为愚溪和自己解嘲,但从对愚溪溢于言表的赞叹和作者对自己文才的自负中不难看出,这才是他发自肺腑之言,而先前的嘲溪和自嘲不过是有意使用的曲笔而已。

文章结尾处的语言,则是典型的老庄思想,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麻醉和解脱,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也是作者被贬之后的无可奈何的心理的反映。

2、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蚁,蕴涵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仅就第二段来说,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他各段都以“愚”字贯穿,这样文章的结构显得集中紧凑。愚溪虽然景色秀美,但地处荒远,于世无用,很愚:柳宗元虽有才能,有报国之志,但因不满现实,不愿投机逢迎,最终遭到贬黜,同样也很愚。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作者,同情作者的也只有这寂寞的愚溪。作者以愚自称,以愚称溪。从八景的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作者慨叹这样美好的景致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报复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愤激之情。。

3、文言知识 词类的活用

2

东流入潇水 名做状 东行六十步 同上

名之以其能予得专而名焉 名作动 今余家是溪 同上

牢笼百态 包罗 囊括 同上 智而为愚者也 形作名 邦无道则愚 形作动 装愚

夫水,智者乐也 爱好 喜欢 同上 无以利世 使动 使------得利 不能兴云雨 使动 使------兴起 然则虽辱而愚之 意动 以之为愚 莫利于世 形作动 有利,有好处 一词多义

为 愚溪 之上,买小丘,为愚溪 叫做 动词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溪 筑成 愚池之东,为愚堂 是 动词 智而为愚者 假装 动词 皆不得为真愚 算作 动词 故凡为愚者 称作 动词 以 名之以其能 余以愚触罪 无以利世

亦颇以文墨自慰 可以 可以染也 不可以不更也 不可以灌溉

焉 灌水之阳有溪焉 语尾助词

得其尤绝者家焉 兼词,于之 在那里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同上 从那里 咸以愚辱焉 语尾助词 得 得泉焉 发现

皆不得为真愚 能够 能 名之以其能 功能 而名莫能定 能够 类 而适类于予 相象 而善鉴万类 物

3

特殊句式

溪莫利于世 状语后置

莫我知也 莫我若也 宾语前置

今是溪见辱于愚 咸以愚辱焉 被动句 今余家是溪 省略句 4、板书设计

1、 地形方位——灌水之阳,东入潇水

2、 愚溪八景——溪、丘、泉、沟、池、堂、亭、岛 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3、称愚原因 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 幽邃浅狭,不能兴云雨 无以利世,适类于予 宁武子:智而为愚 古 颜子:睿而为愚 4、古今对照

今 予:违于理,悖于事

溪: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

5、名愚实智

予: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无所避之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