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汇总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总结报告、工作计划、致辞讲话、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稿大全、导游词大全、毕业大全、个人写作、办公文秘、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story, a summary report, a work plan, a speech, experience, contract agreement, letter of entry, a complete speech, a complete guide, a complete graduation, personal writing , Office secret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
第 1 页 共 12 页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汇总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下面本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1
叶县辛店乡东南方向有一座小山叫望夫石山,山高455米。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更让人神往的是这里被当地人誉为古代爱情的发源地。而这些都源于望夫石山那段凄婉缠绵的传说故事。 那是在很久以前,在这座大山脚下住着姜姓和孟姓两户人家。他们老实本分,世代靠打柴为生,两家的关系和睦融洽,生活过得平凡而又安乐幸福。遗憾的是,他们都无儿无女。一年春天,孟家在自家墙脚下种下一棵葫芦,由于风调雨顺,葫芦长势喜人,枝蔓一直延伸到姜家的围墙上。到了秋季,延伸到姜家的围墙上的葫芦秧上结了一个硕大的葫芦,着实惹人喜爱。姜孟两家人整天围着葫芦啧啧称赞。突然,一个晴天霹雳,葫芦里竟然生出一个粉嘟嘟的漂亮女孩儿,两家人惊喜不已。孟家说葫芦是他家种的,女孩儿应该是他家的,姜家说葫芦是在他家的墙上,女孩儿应该是他家的,由此两家开始争执不休。最后,两家把意见折中,给女孩取名为孟姜女。从此,他们都有了女儿。且说,这孟姜女,天生乖巧可爱,人又长得漂亮。不觉间,十八年过去了,孟姜女出落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一日,夕阳落山之时,两家人刚刚打柴回去。见孟家门口躲着一
第 2 页 共 12 页
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原来,此人名叫范喜良,是为了躲避修筑长城逃难于此。于是好心的孟家人就收留了范喜良,他们看到范喜良为人忠厚老实,且长得一表人才,两家商量后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不料,一段时日之后,范喜良被秦王派的官兵抓去修筑长城。两家老人欲哭无泪,孟姜女更是悲痛欲绝。她决定去寻找丈夫,来到长城脚下听说范喜良已被累死,悲愤交加的孟姜女便三声哭倒了长城。回家途中,孟姜女来到这座小山,回望哭倒的长城,看看自己的家,想到秦王不会放过自己,一怒之下化作了一块巨石伫立在山头,似一个痴情女面向西北方向,永远守望自己冤死的丈夫。从此,这座山便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望夫石山。
如今,望夫石山山顶仍有一块巨石伫立在那里,远远望去似一个多情的女子屹立在那里回望着西北方向,如痴如醉、如泣如诉,让人心生怜爱。而山脚下不远处的那棵千年银杏树更是被人们喻为爱情树。山谷中碧绿屏障般的毛竹林也成为当今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去处。望夫石山也成了一座爱情山。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2
在台湾岛西南海边左营附近,有一座山叫半屏山。这座山面向台湾海峡,而对面的大陆上也有一座状似半屏山的山和它遥遥相对,这就是福州的南屏山。它们似一座被劈成两半的山隔海相望。在海峡两岸都流传着关于这两座山被迫分开的传说,仅台湾的传说就有好几个版本。 水根和石花
第 3 页 共 12 页
这是一个悲壮感人的传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和祖国是连在一起的,台湾是祖国东南面的一个半岛。台湾岛上的半屏山,和大陆上的半屏山原本是一座山,名叫南屏山。
南屏山的北坡住着一个叫水根的小伙子,他平日以打猎为生;山的南坡住着一个名叫石花的养蚕姑娘。他们经常对唱山歌,渐渐地产生感情,日久天长,感情越来越深。这年他们约定在八月十五成亲。 八月十五终于到了,乡亲们在南屏山的山顶上搭起一座小茅屋,布置了新房,为水根和石花操办喜事。晚上,大伙喝完喜酒,走出小茅屋,借着皎洁的月光,围着一对新人唱歌跳舞,真是开心极了。然而这件喜事却让南海一个邪恶的龟神知道了。它从海中窜了出来,举着斧头一阵乱砍,驱走了喝喜酒的乡亲们,并一脚把水根踢下了北山坡。它逼石花,强迫她到南海和自己成亲,石花怎么也不肯。它便拉起石花就要走,石花死也不从,她牢牢站在南屏山的山顶上,不肯挪动半步。龟神火了,它举起巨斧猛地向山峰砍去。只听咔嚓一声巨响,火星四射,顿时,山摇地动,南屏山被砍成了两半。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大地裂开了一个口子,滚滚涌来的海水很快把大口子填满了。半岛慢慢地漂离了大陆,中间的大沟变成了难以逾越的海峡。一座完整的高山就这样被分成了两岸。
龟神拖着精疲力尽的石花随着漂流的半岛离开了大陆。当石花醒来,发现自己已远离了家乡,心中别提多难过了。她知道要见到水根是太难了,忍不住痛哭起来。龟神才不管这些呢,它逼着石花与他成亲,石花死也不从。龟神一气之下,把她押到半屏山下做苦工。一天
第 4 页 共 12 页
晚上,石花作了一个梦,梦见分开的大地又连成了一片,分开的半屏山又合起来了,她又和水根团圆了,石花高兴得笑出声来。可当梦醒之后,又看到了前来逼婚的龟神。石花愤怒了,她抬起一块大石头猛地向龟神头上砸去。龟神没有防备,疼得嗷嗷大叫,恼羞成怒地命令火龙吐火烧石花,命令雷神用雷电劈石花。石花根本不屈服。龟神连气带病口吐鲜血倒在地上死去了,变成了一座龟状岩石,也就是现在半屏山旁边的龟峰岩。
石花姑娘也死了。她变成了一座洁白如玉的人状大石,名叫望夫石。直到现在,这座望夫石还耸立在半屏山下的海滩上,像是在遥望大陆的亲人。 望夫石的传说
在台湾南面的一座山尖上,有一块大石头,名叫望夫石。 从前,台湾岛中央山脉南面并不是陆地,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海边的一座山坳里,住着一对名叫阿龙和阿凤的年轻夫妇。白天,阿龙出海打鱼,阿凤在家纺线织布。晚上,阿龙坐在椰子树下的石凳上吹笛子,阿凤则随着笛声唱山歌。小两口的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有一天,突然满天乌云滚滚而来,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铺天盖地地下了起未。与此同时,不知从哪儿蹿出一条龙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它弄出来的。它上下翻滚着,搅得大海像开了锅似的。 这一天,阿龙没有出海,他正在家里修补渔网。而出海的渔民们则船翻人亡,连尸首都被恶龙吃掉了。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恶龙一直在兴风作浪。渔民们再也不能出海打鱼了,渔民们没有了食物来源,
第 5 页 共 12 页
会活活饿死呀!阿龙几次想冒险去打鱼,都被阿凤拦住了。阿龙心急如焚。这天晚上,阿龙作了一个梦,梦见玛祖婆来对他说:“那条恶龙虽然厉害,可是只要有个勇敢的人能同他斗上七天七夜,就能使它元气大伤而死掉。”第二天,阿龙把梦见玛祖婆和玛祖婆说的话对阿凤说了,并拿定主意要出海斗恶龙,为民除害。阿凤见他主意已定,也不再阻拦,为阿龙做了七张大饼当干粮。阿龙却偷偷留下一张大饼给阿凤充饥。
阿龙来到海边,驾着小船向大海深处驶去。此时的恶龙好多天没吃到人了,正饿着肚子伏在海底。它见有人摇船过来了,急忙向上面吐恶气。刹那间,大海又像开了锅似的翻腾起来,巨浪滔天。阿龙的小船像一片树叶,时而越过浪峰,时而跌进浪谷。阿龙急忙吃下一块大饼,积蓄着力量.他努力使自己像钉子一样立在船头。这时,恶龙以为阿龙早已船翻人亡了呢,它想钻出水面来吃掉阿龙。可是当它刚一钻出水面就当头挨了阿龙一渔叉。恶龙疼得张牙舞爪地向阿龙扑来。阿龙劲头十足,沉着迎敌。阿龙每天斗饿了就吃一张大饼,立刻力气倍增。斗到第七天,阿龙没有大饼吃了,力气也弱下来了。恶龙也精疲力尽了。最后木船的船底被恶龙用角顶了一个窟窿,船渐渐地沉入了海底,阿龙与恶龙扭打在一起,也慢慢地沉入海底。船体把阿龙和恶龙都牢牢地压在了海底。
阿龙和恶龙同归于尽后,风消了,雨停了,天晴了,大海也平静下来了。渔民们又能出海打鱼了。阿凤不见阿龙归来,她站在山尖上向大海望去.她望啊望啊,哭呀哭呀,不知哭了多少天多少夜,把大
第 6 页 共 12 页
海都哭退了一百多里,也不见阿龙回来。而阿龙的那只小船 却露出了海面.变成了船帆形的小岛。阿凤也变成了石头人,站在山尖上一直朝着大海望着。 这就是望夫石的来历。
据说以前海水是甜的,是阿凤的眼泪把海水变得又苦又咸。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3
流传在哈尼族民间的故事是很丰富的,其中分为造天造地造万物的传说、传人种的传说、寻求光明的神话故事、关于哈尼文字的传说等。
《红爹米爹》(“红爹米爹”是哈尼语,即造天造地)。这个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腊白阿雅、伽比阿朗两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当时既无天也无地,宇宙间只是一团蒙蒙胧胧的雾气,腊白阿雅分开雾气,飞上高空制造了一块蓝色的天;伽比阿朗按下雾气制造了大地。从此雾气散开了,高空上有了蓝天,脚下有了土地,世间有了风,地上有了水,水里有了龙。水中的龙是一条神龙,它用神功给大地送来了牲畜和飞禽走兽。由于龙为世人创造了畜禽,因此哈尼人自古以来都信仰和崇拜水中的龙。
关于传人种的传说。西双版纳哈尼族民间对此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人是天和大地孕育出来的,天孕育了男人,地孕育了女人,使世上有了人种,并开始繁衍人类。其二是说,一次,龙王发怒,喷出无穷无尽的水淹没了大地,人几乎都被淹死了。当时有一个男童和一个女童用白布拴着水牛的脖子,让水牛带着他俩到山顶上逃避水灾。大
第 7 页 共 12 页
水退后,世间只留下一对白脖子水牛和一对无知的男女。当初,那对男女不懂得情爱,后来地下冒出一个石磨,磨盘成天跟着他俩转,并且在他俩面前上下重合。那对男女在石磨的启发下终于产生了爱情,结成了夫妻,人类就这样开始繁衍了。
关于寻求光明的传说。这类故事较多,以《砍倒遮天树》为代表。故事描述了哈尼族祖先居住的地方长着一棵巨大无比的大树。大树枝叶茂密,使哈尼人和布朗人居住的地方不见天日。为了赶走黑暗,寻求光明,哈尼人和布朗人团结起来,从两个方向砍伐那棵遮天大树。经过两个民族的努力,大树终于被砍倒了,黑暗被驱散了,哈尼、布朗人民又见到了太阳,见到了光明。这棵大树一共有12条粗枝,每根枝条上有着30片巨叶,总共有360片巨叶。于是哈尼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一年有360天。这个传说,既反映了哈尼人民改造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又反映了他们积累经验、创造历法的史实。
哈尼人没有文字的原因民间流传着两种传说。其一说,哈尼人本来就没有文字,后来有一个勇敢的青年跟着汉族、傣族青年一起去寻找文字。找到文字以后,汉族把文字写在纸上,傣族把文字写在贝叶上,哈尼青年则把文字写在牛皮上。他们在归途中遇到洪水暴发、江河暴涨。渡河时写着字的纸、贝叶和牛皮都被淹湿了,于是3人便烧火烘烤,结果纸和贝叶烘干了,牛皮却被烤熟了,3人用牛皮充了饥,所以哈尼人的文字被吃掉了。其二说,哈尼人本来有文字,但被一个恶棍放火烧了,因此哈尼文字没有流传下来。
第 8 页 共 12 页
此外,哈尼人民中间还流传着许多寓言故事、生活故事、神话传说和神话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哈尼先民在古代社会的生产斗争、社会发展进程中,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认识和积累经验、征服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意志和愿望。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4
传说哈尼族祖先原来不会开田种地。后来天上有一位掌管五谷的神仙,他在天上有一丘栽种七十七种谷物的大田,耕耘这丘田,必须有一千二百个仙童,驾驭着一千两百头神牛梨耙一天,才能把整丘大田犁耙完。栽种的时候,必须有一万二千个仙姑,用七十七种谷物栽插一天,才能把整丘田栽种满。除草的时候,必须有一万二千个仙姑工作一天,才能把整丘大田的杂草除干净。收获的时候,必须有一千二百个仙童和一万二千个仙姑收割一天,才能把七十七种谷物收完。收回来的七十七种谷物,必须有一千二百个仙童和一万二千个仙姑翻晒,搬运一天,才能把七十七种谷物晒干扬净,装进仓库。因为那时凡间的人们还不会种出五谷杂粮,没有吃的,只好到深山老林里去采摘山果充饥,或者追捕野兽野禽。没有棉花和麻,人们就用兽皮蔽体,抵御寒冷。人们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忍受着。
凡间人们的贫苦生活被天上的幺姑娘看见了。幺姑娘是一位聪明、贤惠、心地善良的美貌姑娘。她看见凡间的人们整天忙忙碌碌,东奔西跑,到头来还是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她实在看不下去了。回到家里,幺姑娘就忧心忡忡地对神仙说:“阿大,我们在天上有七十七种谷物,吃饭穿衣都不愁,但是凡间的人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
第 9 页 共 12 页
的生活,就是铁石心肠也看不下去啊。”说到这里,幺姑娘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她看见神仙不吭声,就试探地问:“阿大,如果我们把天上的谷物种子送一些给凡间,那凡间就不会这么苦了。”谁知神仙听完了幺姑娘的话立即板起脸来,冷冰冰地说道:“幺姑娘,凡间的人们必须再等三年,才能得到这七十七种谷物的种子。”“还要等三年”幺姑娘一听,脱口反问一句。天神很不高兴她的冲撞,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后说:“幺姑娘,这种事情不是你姑娘家管的。我可管不着凡间人们是否温饱,我只晓得服从天规天条。”说罢,转身走进屋里去了。幺姑娘看着神仙的背影,不由得皱紧眉头。
几天后,幺姑娘为了解救人间的痛苦,趁神仙叫她晾晒谷子的机会,悄悄地把一袋谷种带到人间。幺姑娘来到人间,变成人间一位的老爷爷,然后把稻谷种子分给了人们,还教给人们栽种人们栽种稻谷的办法。遵照她的指点,春节以前人们就忙着挖田开沟。阳雀叫了,人们又赶着翻犁田地、撒稻播种。燕子飞来的时候,人们起早贪黑地忙碌着,把稻秧移栽到精心梨耙过的田里。功夫不负有心人,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天气渐渐凉了,鱼雀快要叫了,人们就开镰收割了。燕子朝南方飞走的时候,人们又动手翻犁板田,开挖新的田地,为下一年收获做好准备。后来,神仙见到幺姑娘违反他的旨意,把稻种偷种凡人栽种,不由火冒三丈。当幺姑娘返回天上时,神仙就把她抓起来,吊打了一顿后,又把她送进天牢里。但是,幺姑娘为了让凡人都能吃到五谷杂粮,都能穿上棉、麻纱织的衣服,她想方设法逃出天牢。一不做二不休,她干脆把另外七十六种谷物种子也偷了,带到凡间教
第 10 页 共 12 页
人们栽种,还教人们纺纱、织布、做衣服。从此,凡人才过上了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的好日子。神仙发现幺姑娘偷下凡间,一再触犯天条,就把幺姑娘捉回天上,吊起来狠狠打了一顿,并罚她永远不准再回到天上。说着,神仙就把幺姑娘变成一只母狗,贬下凡间。幺姑娘变成母狗以后,再也不能和人们一起劳动了,就帮人们看门守户。从那时起,我们哈尼族人每逢到了初秋时节,把第一批稻谷收割回来后,都要杀猪宰羊,煮上新米饭,举办一次尝新米节。过节时,在吃饭前,每家都要先盛一碗饭给家里饲养的狗吃,表示我们哈尼族人永远不忘记幺姑娘。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5
(“红爹米爹”是云南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哈尼语,即造天造地)这个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腊白阿雅、伽比阿朗两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当时既无天也无地,宇宙间只是一团蒙蒙胧胧的雾气。云南省西双版纳哈尼族腊白阿雅分开雾气,飞上高空制造了一块蓝色的天;伽比阿朗按下雾气制造了大地。从此雾气散开了,高空上有了蓝天,脚下有了土地,世间有了风,地上有了水,水里有了龙。水中的龙是一条神龙,它用神功给大地送来了牲畜和飞禽走兽。由于龙为世人创造了畜禽,因此哈尼人自古以来都信仰和崇拜水中的龙。
关于传人种的传说“人种是怎样传下来的”云南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哈尼族民间对此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人是天和大地孕育出来的,天孕育了男人,地孕育了女人,使世上有了人种,并开始繁衍人类。其二是说,一次,龙王发怒,喷出无穷无尽的水淹没了大地,人几乎
第 11 页 共 12 页
都被淹死了。当时有一个男童和一个女童用白布拴着水牛的脖子,让水牛带着他俩到山顶上逃避水灾。大水退后,世间只下一对白脖子水牛和一对无知的男女。当初,云南省西双版纳哈尼族那对男女不懂得情爱,后来地下冒出一个石磨,磨盘成天跟着他俩转,并且在他俩面前上下重合。那对男女在石磨的启发下终于产生了爱情,结成了夫妻,人类就这样开始繁衍了。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20XX汇总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