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获取信息和交往方式的影响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分别从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获取信息,交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三大方面来描述、分析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的影响。
一、 关于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获取信息的影响,我们主要从微博对报纸杂 的影响,对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了解的程度的影响来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76%接受调查的微博使用者对选择报纸和杂志的需求量保持不变。因此可以推论微博对其使用者购买报纸、杂志的数量影响并不大。(见表1)
从统计得知微博使用者在对聊天话题的信息来源主要以个人经历为主,其次到其他人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再者各类报刊杂志、其他网页以及广播媒体,它们所占比例都相当。(见表2) 但是,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据百度百科介绍,自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开始,微博才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所以统计数据仍然可以表明微博在获取信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据统计图表,有一半的微博使用者通过微博这个交流平台能够更加了解社会,而其余认为微博对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是没帮助。(见表3)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微博在获取信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及为什么微博能使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更加了解社会。首先,前面两者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其次,据统计结果微博使用者关注的信息主要涉及生活点滴、社会人文热点新闻、心情状态以及娱乐八卦热点新闻。也就是说微博使用者通过微博来关注身边的事情。(见表4)同时,根据统计关于它对大学生使用者的综合影响:1、微博在使用者的生活中渐渐趋向为一个向别人展示自我的信息互动平台;2、微博所发布的信息量占据了使用者日常生活获取的大部分关于各方面的信息;3、大部分微博的话题讨论对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感悟。(见表5)不难发现微博在获取信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最后,就是由微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从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微博使用者认为通过微博这个平台让他们觉得选择信息更有主动权。(见表6及饼图1)
但是,从微博本身来看,它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1、微博所发布的信息有一部分难以分辨其真伪,对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2、微博所发布的信息烦琐以及更新速度过快,不便于使用者及时获取。(见表5)3、大部分微博使用者认为通过微博传播的流言谣言都很难识别以及不能够有效的控制。(见表7)
二、关于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交友方面的影响,我们分别从联系朋友的方式比较和交友数目范围比较来分析。
首先,从统计图表看,微博除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信息获取的渠道外,还提供一个交友的平台。微博作为众多与朋友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通过微博经常联
系的朋友数目范围等于其他方式经常联系的朋友数目范围的个数的比率34.70%和通过微博经常联系的朋友数目范围大于其他方式经常联系的朋友数目范围的个数的比率28.57%,这两个数据表明,对于使用微博的大学生,微博已成为他们与朋友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微博也扩大了他们的交友的范围。(见表8)
然而,从统计数据看,有67%的被调查人员用QQ和朋友联系,只有27%的被调查人员使用微薄关注朋友,所以微薄对QQ的影响或准确的说对其他工具的影响是很小的,也可以这样表述,微薄只能作为手机互联网和电脑互联网通讯工具的一个辅助功能,并不能替代QQ或其他通信工具。(见表9及饼图2)
三、分析完前两个影响,我们最后来分析一下获取信息与交友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调查数据表明,“第一时间从微博上获取身边人不知道的信息”,“有这样经验”的比例是59.6%,“经常”的比例是29.3%,这说明了微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使用者的知识面。还有数据表明,“从微博上获取的信息成为朋友交流中的新话题”,“偶尔”的比例是60.8%,“经常”的比例是25.8%,而“从不”的比例是9.3%。“在朋友交流中与多少谈论资本”中,选“很多”的人数比例是12.2%,选“一部分”的人数比例是57.1%。从而说明了微博上的信息能够让使用者扩大知识面,从而影响了使用者在交际圈中的谈论的信息流结构。
除此之外,微薄有及时性和绝对开放性的特点。及时性就是你能在30秒的时间把自己的心情放上网,这是很快的一种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绝对开放性是只要你关注微博主你就可以看到写的心情而不受任何限制。这两个特性使微博在联系方法上占一席之地,因为QQ、邮件、手机短信都是有特定的群体的,或者说他们传播信息的速度没有微博快和广。但是这两个特点也带来隐患,由于微薄主再发信息的时候并没有机构及时监督,所以一些负面的信息会借助微薄大肆传播而没有得到及时的克制。 结尾:
根据以上描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在获取信息和交友方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着负面的影响。面对微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呢?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3点建议:
建议一:1、根据此次调查分析获得的第一方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到使用微博获取相关信息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又一重要途径,其中我们必须看到其对大学生的正负影响,微博存在的缺陷性,从而客观对待微博的使用,尤其注意是信息来源的真伪性辩证。
建议二:我们要利用好微博速度快、信息广和自主性强的特点,灵活运用它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建议三:可以看到在使用微博后,使用者的交友方式与交友范围有了一定的改变,大部分使用者都喜欢用微博与他人取得联系与沟通。虽然微博目前还不能替代其他的沟通工具,但是它提供我们多了一种有效地交友方式,我们要利用好这种方式,让我们的朋友结构更加丰富。
建议四:使用者从微博上获取到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成为朋友之间沟通的话题。使用者从微博上获取到的大部分信息也能够与朋友分享。微博上的信息经常是朋友间交流的话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与朋友交流微博上的信息时要有自己的判断,要辨析它的对与错这样我们才不会以讹传讹,微博才能促进我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
附录:
表1 对报纸和杂志的影响 不变 减少 合计 无效
频率 7 76 16 99 1 100 百分比 7.0 76.0 16.0 99.0 1.0 100.0 有效 增加 合计
表2
获取信息的排名 统计量 N 选择 个人经历 92 微博 91 广播媒体 91 其他网页 90 报刊杂志 88 表3 对了解社会程度 频率 有效 更加了解 不是,没有差别 不使用微博,已经较了解社会 5 合计 表4
使用微博后增加关注的信息
51 33 15 1 100 有效百分百分比 比 51.0 33.0 15.0 1.0 100.0 51.0 33.0 15.0 1.0 100.0 累积百分比 51.0 84.0 99.0 100.0
表5 对大学生使用者的综合影响
表6 主动权
频率 百分比 有效 有,喜欢 68 68.0 有,不喜欢 7 7.0 没有,喜欢 16 16.0 没有,不喜8 8.0 欢 缺失 系统 1 1.0 合计 100 100.0 饼图1
表7 流言谣言在微博上的传播更难以辨别和控制
频率 20 46 23 10 1 100 有效百分百分比 比 20.0 46.0 23.0 10.0 1.0 100.0 20.0 46.0 23.0 10.0 1.0 100.0 累积百分比 20.0 66.0 89.0 99.0 100.0 有效 很同意 比较同意 一般 不同意 很不同意 合计 表8 其他方式经常联系的朋友数目* 通过微博经常联系的朋友数目 交叉制表 计数 通过微博经常联系的朋友数目 15个以5个以内 5-10个 10-15个 上 4 5 2 2 13 3 8 8 9 28 3 10 7 10 30 2 3 7 15 27 合计 12 26 24 36 98 其他方式经常联系的5个以内 朋友数目 5-10个 10-15个 15个以上 表9
合计
注册后常联系的朋友 频率 有效 QQ上的好友 微博关注的好友 其他聊天室的朋友 合计 缺失 系统 饼图2
合计 67 27 2 96 4 100 有效百分百分比 比 67.0 27.0 2.0 96.0 4.0 100.0 69.8 28.1 2.1 100.0 累积百分比 69.8 97.9 1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