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光阴惰寸功
“惜时如金”,其直接的解释是:珍惜时间如同金子一般。其正确含义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丢了有处找,光阴丢了无处寻。”其对年轻人的中肯要求是:“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一名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
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是一首“四联八句”的七律诗。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两句情味恳直,旨意深切。前句是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悔之已晚。后句是危言警示,有的年轻人认为光阴无限,可以不断索取,寸寸浪掷。因之大喝一声: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寸功在怠惰中失去,终身事业也就寸寸丧失。“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
少年心地清明,容易接受知识;少年又心性未定,容易分心旁骛,视学习为畏途;而学习的道路决不因畏惧而平坦。因此杜荀鹤在表扬之余,特地拈出“辛苦”二字相激励:“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读书求学,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恒心和毅力、坚持和忍耐,但这一时的辛苦换来的将是终身的快乐和成功的基石。这是对子弟的勉励,也是对天下少年的劝诫。
鲁迅先生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有位哲人说:“人的杰出在闲暇。”时间永远是公平的,上帝给了每个人每天都是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第三个八小时,大家都在“业余”:有的人在利用这个“业余”进行休闲包装,有的人在利用这个“业余”进
行修贤武装。人与人的差别是在第三个八小时创造出来的。我们应用好这第三个八小时来“武装”自己,而不是“包装”自己。有的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会有的。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汉代刘安曾说:“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意思是那些成天说没有时间学习的人,就是有时间也静不下心来学习。这话意味着什么呢?学习其实是一种习惯。有了这种习惯,再忙的人也不会说没有时间学习;没有这种习惯,即使有很多充裕的时间也不会想着去学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滴—嗒 滴—嗒!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让岁月神偷偷走了,藏进了春秋;滴—嗒 滴—嗒!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让时光年轮碾碎了,溅了我满脸。“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冰心的话当谨记心中:“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