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5混凝土配合比
强度等级: C25
配比编号: PHB-20110314-2
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C2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环境条件等级 碳化环境T1。 二、设计目的和用途 1、目的
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经济合理。 三、技术指标
1、强度等级: C25,配制强度:33.2 MPa; 2、坍落度要求:160 ~200mm;
3
3、胶凝材料用量: 359kg/m; 4、水胶比:;0.42 5、泌水率(%):不泌水。
四、设计依据
标准代号 JGJ55-2000 GB∕T50081-2002 GB∕T50080-2002 GB50119-2003 GBJ146-90
六、原材料技术标准 项 目 水 泥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外加剂 粉煤灰 矿渣粉
技术标准 GB175—1999 JGJ52-2006 JGJ52-2006 宜采用饮用水,其他来源水应符合JGJ63—2006规范要求 GB/T8076-1997 GB/T1596-2005 GB/T18736-2002、GB/T18046-2000 标准名称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注:要将规范(标准)要求列表明示。
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
项 目 最大水胶比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 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 坍落度(mm) 施工工艺 28d最小抗蚀系数 泌水率(%) 氯离子总含量(kg/m) 总碱含量(kg/m) 抗碱—骨料反应性 抗裂性 八、所用原材料 水 泥 细 骨 料 粗 骨 料 水 外 加 剂 掺 合 产地 种 类 掺量(%) 产地 种 类 SP95矿粉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电厂 II级粉煤灰 15% 产地 种类 规格(粒径) 掺配比例 3333要 求 <0.60 ≦280 ≧450 160~200mm 自密实 - 不泌水 ≤0.001B(B为胶材用量) ≤3.0 采用非活性骨料 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 安徽滁州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42.5 安徽定远县池河镇池河砂场 天 然 河 砂 2.8,Ⅱ区中砂 安徽滁州兴中碎石厂 碎 石 5~16mm和16~31.5mm两级配 产地 品种 强度等级 产地 种类 细度模数 16~31.5mm占80% 5~16mm占20% 安徽滁州花山镇赵家河水 来 源 产地 种类 掺量(%) 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SP010 1.5 料 掺量(%) 25%
一、确定试配强度(fcu,0)
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fcu,0≥fcu,k+1.645σ =25+1.645×5.0
=33.2(MPa) 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取5.0 二、计算水比(W/C )
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2-1水灰比(W∕C)
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ce
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ce暂时没有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取rc=1.13则fce=1.13Χ42.5.5=48.025MPa
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a=0.46 aa=0.07 W/C=(aa。fce)/(fcu)+aa。0ab。fce)
=(0.46Х48.025)÷(33.2+0.46Х0.07Х48.025) =0.64
为了保证混凝土必要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满足施工时拌和物的和易性W/C=0.42
3
三、计算1m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
1每立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为359kg,外加剂结合经验,掺量为1.5%,即5.39kg,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5%,在混凝土中用量为359kg×15%=54kg,矿粉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359×25%=90kg,水泥用量为359-90-54=215kg
2、砂率(βs)
砂率取 βs=44%
3、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重量法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c0+mg0+ms0+mw0= mcp …………………………………………………………………………①
sms0100% …………………………………………………………………………②
mg0ms0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s——砂率(%);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 设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为2350 kg
将①、②式合并化减即可得: ms0 = [2380-(215+54+90+150+5.39)]×44% =821(kg)
mg0 = 2380-215-54-90-821-150-5.39=1045(kg)
4、试配用理论配合比为:
C : F: SLAG: S: G: W:外加剂= 1:0.42:0.25:3.82:4.86:0.70:0.025
四 、试配、调整及强度检验
根据经验选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坍落度、粘聚性和饱水性均满足要求。以此配合比作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根据经验将水胶比按基准配合比相应增加和减少0.02,用水量不变,制作水胶比分别为0.40、0.42、0.44的三个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
(1) 计算三个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材料的用量
编号 01 02 03 水胶比 0.40 0.42 0.44 Sp (%) C (kg) F (kg) 矿 (kg) S (kg) G (kg) W (kg) 外加剂(kg) 5.62 5.39 5.12 计算配合比 / / / 计算 容重 (kg/m) 344 44 44 225 215 205 94 90 85 56 54 51 814 821 829 1035 1045 1055 150 150 150 2380 2380 2380
(2) 试拌36L混凝土拌合情况
编 号 水胶比 C (kg) F (kg) 矿 S (kg) (kg) G (kg) W (kg) 外加剂(g) 坍落度 (mm) 实测容重 (kg/m) 301 02 03 0.40 0.42 0.44 8.10 6.66 7.38 3.38 5.33 3.06 2.02 1.33 1.84 28.58 28.91 29.84 36.36 36.76 37.98 5.4 5.4 5.4 202.3 194.0 184.3 190 190 195 2375 2370 2375 (3) 三组配合比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编 号 水胶比 Sp (%) C (kg) F (kg) 矿 (kg) S (kg) G (kg) W (kg) 外 加 剂(kg) 实测配合比 C:F:SLAG:S:G:W:外加剂R7 (MPa) R28 (MPa) R56 (MPa) 01 0.40 44 225 94 56 814 1035 150 5.62 =1:0.42:0.25:3.62:4.624.2 / / :0.67:0.025 C:F:SLAG:S:G:W:外加剂02 0.42 44 215 90 54 821 1045 150 5.39 =1:0.42:0.25:3.81:4.86:0.70:0.025 C:F:SLAG:S:G:W:外加剂23.0 / / 03 0.44 44 205 85 51 829 1055 150 5.12 =1:0.41:0.25:4.04:5.122.2 / / 5:0.73:0.025 五、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根据三种配合比试拌的拌合物性能指标及7天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推算,02号配合比的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初步确定为施工用理论配合比,其后期强度及耐久性指标待试验结果出来后补报。
确定的理论配合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为:(kg) 水胶比 C:F:SLAG:S:G:W:外加剂Sp(%) C F 矿粉 S G W 外加剂 理论配合比 R56(MPa) 0.41 44 215 90 54 821 1045 150 5.39 =1:0.42:0.25:3.81:4.86:0.70:0.02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