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发展与管理的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教学・探索IJIAOXUE・TANSUO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发展与管理的研究 Research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Specialty of Spor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刘飞霞,宣振华,张晋莉 Liu Feixia,Xuan Zhenhua,Zhang Jinli 摘要:高等院校的课改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等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 专业课程发展与管理进行了梳理研究,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education circle.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the paper sorts out and studie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specialty of spor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The paper hop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imilar researehes. Key words:institutions of hiherg learning;sports;curirculum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5)08—0O67—2 doi:10.3969/J.issn.1005—0256.20l5.08.032 21世纪,随着人们物质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化程度持续 技能的教师。比如:定向、无线电测控、跑酷、轮滑等等。所以 增加。这就要求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也需要提高,对高校课程 在专业课项目设置时应多增加新颖项目的课程。 改革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 2.2教法太死,大纲教条 节之一,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终身体 当前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课程整体改革的不适应 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节奏。所以,在新中国 多次课改的情况下,对高校体育课程组织管理的研究,显得越 发重要。 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改革的进展 从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全方位高校改革的不断 深入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带来积极的影响。从宏观结构 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体育课堂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前文说 的内容与实际需要严重的脱节,时代性实用性都不太高。在教 学大纲上,非常教条化的几个课时学几个内容,没有留出可自 由调整的空间,不利于灵活性的培养,使教师仅仅是体育课堂 的教学机器。约束了教与学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生产资 源的发挥。 来看,改革主要的切入点是优化课程设计和课程统整。将教学 3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 大纲、内容、手段、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接轨。以期通过改革 3.1指导思想 思路、基本框架日益清晰,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人手,提高师资队 课程的构建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相接轨。根据当今教育 伍的教育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知识水 思想理念和教育成果与实际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相结合。 平以及职称评定等。这些改革也为更深入化提高体育教育专 眼光放长远,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立争培养基础扎实、知识渊 业改革的课程方案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基础。 博、技术过硬、一专多能并富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体育教育专 另外,不断地教育改革也明确了教师的地位,特别是各种 业的专门人才。 法律法规的颁布比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 3.2课程构建原则 《教师资格条例》,这就从法律层面对教师形成了一个保护。 首先,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在确保科学化规律的前提 社会不再像以前那样歧视教师,形成了一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 气。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 的教学中是非常受到学生喜欢的,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 下,坚持知识就是生产力,技能就是饭碗,综合素养的提高才能 找到好的工作。其次,高校知识层面比较多,从大专到博士什 么学历都有。那么处理好专科生与本科生到研究生之间的关 提升发展。同时,高等教育的改革,如招生、教育、人事、奖惩、 系,注重专一本一研的课程统整和知识衔接,以此更新教学计 后勤等各种制度,国家和地方不同制度的拨款和教育教学方法 划和内容,加强课外指导。最后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 的改进提高,都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发 不同的培养方式,不同特色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也有相应的特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教育专业改革迎来了很好的机会。 点,但培养的质量绝不能下降。原则要求各专业在体现学校对 2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上反映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3.3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构建 课改的发展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不断改进,高科技、高 学历的课程管理者将新课程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是必然趋势。 通过之前文献研究及走访,对全国3O多所体育院校体育 教育系主任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的整理归纳发现,目前体 育专业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理念滞后,内容古板 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更新观念,当前,很多学校依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和教学内容有限,每个学科融入学校体 然是古板严肃的田径、体操类教学内容,而且设置为学校的必 修课。现在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后服务的主体多为中小学,这 些学校的学情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词,活动好动,渴望 接受新鲜事情。这就于之前教师所学相互矛盾,教师招聘时, 管理层往往会选择带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特别是带有新颖运动 第一作者简介:刘飞霞(1987一),男,江苏泰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 情报管理学。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Tai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mzhou 225300,Jingsu,Chiana. 黼 嚣:o 2015年8月 教学・ JIAOXUE・TANSuo 课程项目的设置方面,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 课程综合化。毕竟课程统整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之一,课程统整的优劣也是课程结构优化的体现。将之前庞杂 育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一些能进入核心课程,一些将被 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一些也仅仅是边缘课程。当然有限的教 学内容之下,旧的课程想要退出历史舞台也决非易事。比如: 课程的增减是否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体育产业理论教学是 否可以融人体育专业课堂,与就业找工作是否实用等等。 零散的课程教学体系、居高不下的单元教学时数、繁琐复杂的 教学内容通过统整归零,综合化的发展教育教学。 之前强调的一专多能,什么样的技术算专?能要能到什 4.3丰富教育专业课程,强化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 么程度?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格外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 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丰富,可以有效加强体育类高等院 培养,比如教师的示范,一个教师如果不会示范,就不能形成正 校毕业生的师范性,突出各个学校的教学特色和行业的优势, 确的动作表象,学生脑子里面没有概念,像听天书。综合素质 在就业竞争力上更胜一筹。师范类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 的培养不仅仅具备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裁判等方而的能力, 课和专业课。公共课一般有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需要计算机、外语、体育理论等多 方面的知识,理论与术科相互结合,这样的人才才具有较强的 社会适应能力。 几门教育理论课程,专业课一般多为普通的体育类课程,如田 径、体操、三大球、三小球等普通类课程。但是这显然是不够 的,应该多加强理论课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突出对师范类学 4课程改革管理的策略 生的教学训练、教科研、裁判法、外语、“三字一话”、组织管理 4.1 以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体育教育人才为目标 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外语、计算机、“三字一话” 随着中小学招聘高学历化的到来,高校的培养者应放低 甚至是交际、艺术的水平。通过大量开设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 姿态,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问题。之前的一味讲究学术培养的时 课程,使学生不但会做而且会教,增强师范性,使学生在人才市 代已经结束,高等教育普及化才是治学的根本所在。学校招聘 场中显示出行业优势。 需要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更需要每个科目都能胜任的全能型教 4.4改革就业指导课程,转变学生择业观 师。因此,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不仅要培 育出具有某一专长的人才,更要培养出复合型的多面手,这样 在就业招聘面试的时候才能占得先机。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与世界科技发展同步,参 照当代运动发展历史、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总体需要。时代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不同,以培 养高素质、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当成教育目标。根据教育教 学的培养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自身专业课中必须做 到“一专”,在普修课、选修课及课外知识活动中形成“多能”, 将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充分的展现,毕业后才能呈现出时代性、 灵活性、宽适应的高综合素养的体育教育人才。 4.2改进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统整 课程统整一直是近几年非常热点的一个话题,体育教育 专业课程也需要加强通融性,集各科精华培养时代性、创造性、 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教受知识与育人 相结合;在文化结构上融合理论与技能;在实施方式上,实现横 向理顺、加强基础、更新内容;通过改革,调整每门学科每个项 在高知识高学历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精英岗位充足。 每年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使政府承担了承担了很大的就业压力。 通过之前调查得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缺乏就业的风险意识, 在校时间能混就混,拿个文凭就行,没有什么学习热情的,同时 在找工作方面也是随大流,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趋势性。 通过增设就业指导课程,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就业观。 首先,将学生之前“包分配”的观念转变,树立“活到老、学到 老”的正确信念,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公平的就业竞争。其次, 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学生的眼睛都 是在别人身上的,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就业岗位 也有很大的帮助。再次,帮助学生“认清对手”,即让学生及时 了解就业政策信息、各种社会需求及要求,在就业时即可做到 心中有数,找到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t]黄汉升,林顺英.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J].中国体育科 技.2002,38(12):5—13. [2]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S].教育部, 2003.3. 目课程的比例,必修课一定数量的减少,根据学生的兴趣加大 选修课的内容,打造结构性强、知识密度大,与时代相结合的选 修课“课程模块”。选修模块,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能力,将选修 课学以致用、培养人才个性化、实用化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 [3]钱锋.孙有平.高师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J].体育科 研,2009,(6). (上接第65页) 3.3.2精神解放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叶澜说过:“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 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难以有学 生精神的解放……”可见,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 发展路径,必须根源于体育对人性、人类社会以及文化的使 命感。 参考文献: [1] 陈患邦.教育行动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出版社,2003. [2]Kemmis,S.,and Mctaggart,R.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M].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97:35. 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研究中发现,各种畸形的体育教师评价 体系、畸形的竞争机制使学生的精神状况严重异化。梁老师及 体育团队的工作不仅仅是体育课教学,更多的是早操、课间操 和课外活动等,而在职称晋升的评价上往往忽略学校场域内组 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考评结果无法反映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 限制了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对体育教师的优劣及其绩效实 现量化,虽然能通过论文发表数量来断定科研水平,但却忽视 了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所以唤醒体育教师精神解放意识,可 消除认知偏见,使教师拥有独立的精神空间,踏上自由自在的 创造之路。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循序知识、实践和反省的 [3]陈向明.教师专业发展:永无止境的追求[J].基础教育课程, 2011,(12):61—62. [4]刘易斯・科塞.郭云,等译.理念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1. [5] 吴小贻.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解读及实现[J].教育研究,2006, (7):38-42. [6]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一以实践性知识为核 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28. [7]Donlad A Schon.The Relf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93. o BAUNLDL TETElCNH ONFO SLOPG0YR T SCIENCE VnI 23 NO.8 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