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混凝土养护考虑分两个阶段,以-10℃分界,-10℃以上考虑混凝土添加外加剂及覆盖养护;-10℃以下不易保证混凝土质量,如业主必须施工,将增加额外施工费用,可采用加外加剂、覆盖及搭暖棚加热等施工方法。
(1) 采取掺加防冻剂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当气温在5℃以下时,将防冻剂直接加入泵送剂(液体)中,按防冻剂供应商提出加量的试验数据指导施工,并保证七天-十天内能达到拆模强度。当气温低于-5℃时防冻剂供应商供应粉剂防冻剂并提供掺加数量。在使用-5℃的泵送剂掺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粉剂防冻剂,并提供具体的划分为-5℃以下,-10℃—-15℃两个掺加量,并均能满足拆模时间要求。
(2)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不高于-10℃时,表面系数不大于15M的结构,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特此结合本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当环境温度在-10℃以内时,必要时热水搅拌,使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考虑到木模板比热容较大,所以对墙、柱可以不考虑特殊保温,结合掺化学外加剂法。对砼表面随打随压随覆盖薄膜,上盖一层麻袋或棉毯,利用其本身水泥与水起水化作用所放出的热量及原材料的预热量共同维持砼在冻结前达到要求强度和温度,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8℃时,可在迎风面用彩布挡住即可。 当昼夜平均温度-10℃时,该工程采取掺化学剂法+暖棚法施工,养护为周围吊彩条布,在结构内部设置煤火炉,利用煤烟上升趋赶寒气,使砼柱、墙、梁板下部达到正温,对梁板上表面采取随打随覆盖薄膜,薄膜上盖双层麻袋或棉毯的办法,充分利用砼自身水化热所散发出的热量进行保温、养护。在板面上部设六个测温孔,在砼未达到临界强度前,每两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六小时测温一次,专人负责,同时在测板底温度六处,与环境温度一起记录。采用暖棚法施工时,生火要注意防火和防止煤气中毒,另外可在火炉上方置一水桶放上水,使蒸汽散发,保持温度上升,提高砼的强度。
(3) 现浇砼的表面当收好面不塌陷时,立即用塑料薄膜及麻袋覆盖。 (4) 砼的配合比不变,原材料的材质不变。
(5) 砼中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冻团。当砼入模温度不能保证5度以上时或砼收面因天冷而困难时,可将拌合水加热,水温不大于40℃。以防止水泥遇高于40℃的水而出现假凝现象。当水温加热高于40℃时,加料方式上应改变,不应使水与水泥先接触,而应使水与骨料先接触。
(6) 水的加热可用水箱加热,保证热水有足够的供应量。 (7) 加粉剂防冻剂时,砼的搅拌时间比平时延长一半。
(8) 砼试块应增加两组试块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一组用检验拆模时的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砼,受冻前砼强度不得低于设计的砼标准值的40%。
(9) 施工缝处理:先洗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用水湿润冲洗干净,使接缝处原砼温度高于2℃。
(10) 砼搅拌机和砼泵、出灰斗和泵送管道以及钢筋模板用热水冲洗湿润。管道热损失较大时,管道要用双层麻袋保温。
(11) 要求混凝土出泵的温度不底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12) 在砼浇筑之前,要及时清除钢筋及模板上的冰雪冻块及污垢,对于脚手架作业平台上的冻块要及时清除,以防滑倒坠落。
(13) 墙体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2h。
(14) 平面砼浇筑时,利用外脚手架安全网加彩条布挡风适当封闭,保证板底不受冻。
(15) 梁、板同时浇筑时,浇筑方法采用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移动赶浆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抹平,并在一小时内表面加盖塑料薄膜及麻袋(棉毯)覆盖。 (16) 冬季施工负温情况砼表面不浇水。
(17) 当拆模后砼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应对砼表面采取保温材料养护。
(18) 严格控制板面上料时间及荷载。
(19) 要加强混凝土工程的测温工作,项目部设立专职试验测温员一名,准备干湿温度计两支,普通温度计20支,测温员要及时对混凝土出罐及入模温度进行检查,每班至少检查4次,室外温度每日3次:7:30、14:00、21:00,混凝土养护温度每日6次:0:00、4:00、8:00、12:00、16:00、21:00,现场测温员测温后必须填写混凝土测温记录,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测温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适当保温保湿措施。 1、材料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
(3)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4,混凝土的养护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 (2)浇注完毕后,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棉毛毡、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不得洒水养护,确保毛毡的干燥。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5,试件留置
施工现场由于浇注体积小,只需取样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二)泵房、稳流池工程施工
泵房、稳流池施工前采用厚塑料将泵房、稳流池搭建整体施工棚 1、稳流池砌体工程 ①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32.5R,水泥不得受潮结块.
(2)稳流池采用普通实心砖砌块,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遭水浸后冻结的砖和砌块不得使用.
(3)石灰膏等宜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4)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应满足规范要求,砂中不得含有冰块及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
(5)砌筑砂浆的稠度,宜比常温施工时适当调整,并宜通过优先选用外加剂方法来提高砂浆的稠度.在负温条件下,砂浆的稠度可比常温时大1~3厘米,但不得大于12厘米,以确保砂浆与砖的粘结力. ②施工方法
(1)砌筑应采用\"三一砌筑法\若采用平铺砂浆时,应使铺灰长度满足砂浆砌筑时的温度不致过低.
(2)严禁使用遭冻结的砂浆进行砌筑.
(3)当室外温度低于+5℃,砖,砌块等材料不得浇水,砂浆的搅拌时间也应有所增长,一般为常温搅拌时间的1.8倍,约为2.5~3分钟.
(4)砂浆的搅拌可在保温棚内(棚内温度在5℃以上)进行,砂浆要随拌随用,存储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不可积存和两次倒运.
(5)砌体的水平及垂直灰缝的厚度应保证在8~12mm,一般宜控制在10mm左右.
(6)每天收工前,应将顶面的垂直灰缝填满,同时在砌体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棉毛毡等保温材料。
(8)现场的试块留置一组,在现场同条件下进行养护,用于检验现场砌筑砂浆的实际强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