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什么初中作文

来源:小奈知识网
假如有一天没有了什么初中作文

篇一:假如有一天没有了那江南的小巷 我从小生活在江南,对江南的小巷总有着一股熟悉与亲切感。

江南的小巷是用厚重的青石板展砌而成的。虽厚重,却不失江南独有的童趣与惊喜。你可以在石板的缝隙找到几片柔软细腻的青苔,或者在墙角下不起眼的草丛里,找到几朵白色的小蘑菇。

在我的记忆里,小巷里总是“嘀嗒嘀嗒”的,渐渐地,小巷的石道湿了,屋檐也湿了。这时,总有那江南的姑娘,撑着伞穿过小巷;或见那少年站在巷口,眺瞧那远方的荷叶丛里,渔夫撑着长篙隐没在其中。

江南的小巷,那是我儿时最爱探索的地方。它往往隔尽了尘世的喧嚣,你可以静听自己的足迹,与青石板中合成一道江南情怀的幽曲,直至那石板深处,试着扒在矮墙上,瞧那围墙外的世界。

江南的小巷就这样一点点的融进我的生命之中,不仅仅是景,还有韵。

江南的小巷是有一种莫名的愁绪的,就像戴瞧舒笔下那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让人在那绿了芭蕉,红了樱桃的时光流逝中,不自觉的深陷其中。

江南小巷的韵味也在那墨香的醇芳。走在那夜间的小巷,瞧那夜里点点星火的江南,听着寺庙的钟声,是否也感

1 / 5

受到了“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或在那烟雨朦胧之际,靠着小巷的青石墙,瞧那水中的接天莲叶映衬着娇容的荷花,瞧那在其中穿行的采莲小船,也不禁让人想起那诗句“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日,也能遮却美人腰。”

江南的小巷,载了江南的歌舞升平与悲欢离合,还有很多、很多……

但江南的小巷在消失,我心中的江南在消失…… 再回那江南,那份记忆早已变了模样。原本的巷已变成了高楼大厦,像我见过的所有的城市那样,规矩,死板,毫无生机……眼前的灰白,触在指尖,冷在手里,也冷在心上;那份雅韵也没有了,仅存的几条小巷变成了商业街、步行街,带来了金钱,带来了繁华,但也带来了喧闹与肮脏。人们想要的是什么?又为此失往了什么?可还有人想起那曾经的优雅闲适的江南小巷?

我那江南的小巷渐行渐远了,我那童年的记忆,那片童趣,那份安宁,那一首首的雅韵与诗意一起渐行渐远了……

哦,不!我要如何告诉父母,那记载着他们半生的江南小巷将要不在?我要如何为我将来的孩子描绘我们的童年?我又要如何说服自己,那最后的乡愁,终将是回忆,当回忆不再,一切终将不在?我似乎瞧到了,那混凝土所铸造

2 / 5

的怪物,正张开它的血盆大口,吞噬着江南的小巷,吞噬着江南的记忆,吞噬着那仅存的文化与诗意,吞噬着一切与一切……

谁又能救救江南?愿你我不会永别,我最爱的江南……

篇二: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胡同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期间,旧的红砖土瓦轰然崩摧,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工业巨兽正咆哮着吞噬着这座城市,但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胡同,那么有一些古老而又珍贵的东西也会随之消失吧!

初次熟悉胡同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是在我姥姥家。那里的胡同,并不如城中心的胡同一般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而是曲折回旋、横纵交错,仿佛是一个谜宫,深深吸引了我。于是,在胡同中追跑玩闹就成了我儿时的一件乐事。等到累了、倦了,随时可以向相熟的邻居讨个玉米、粽子什么的,便觉得格外香甜。夜深了,我坐在房顶,识那漫天的繁星。忽然一道火光闪过,随着一声巨响,天空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巨幅夜花。每每随长辈出门,他们似乎熟悉每一位迎面而来的邻里……这份舒服、安心、亲切与逍远,正是胡同给我的童年记忆。

第二次熟悉胡同是因学业问题搬进了城里,此时,我眼中的胡同,不单单是那份童年的欢乐了,而是脱变成了千

3 / 5

百年来聪明的结晶。城中心胡同井然有序的布局,让我体会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以及帝都设计之初便已存在的威严;胡同的一个个名字,或是按外形,或是按标志物,或是按其功能,或是按其间的名人轶事,让我觉得格外顺耳。胡同中时隐时现的吆喝声,也是一种岁月深处的悠长记忆。走进胡同中的宅子,我便被一间间四合院深深折服——墙的高低薄厚,是先人们经验的汇集;其中屋的分配,又是华夏尊老传统思想的体现……

当然,我也曾往那护国寺,品一品那可口的小吃;也曾往那南锣鼓巷,瞧一瞧老北京夜生活的绚丽多姿;亦曾逛过北京的乐器街……无论是哪里,都不难让我瞧到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丰厚漂亮。

瓦砾、碎片、红砖块……昔日的青砖红瓦化为一片废墟,散落在白色的地基旁。就连以前曾见过的那颗参天古树,也不知了往向;耗费百年建立起来的秩序,最终沦为了一片虚无……目睹这一幕,来调查胡同保护情况的我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远处,挖掘机仍在轰喊着、咆哮着,又一座古迹被现代化的洪水冲得支离破碎、荡然无存。几个工人在废墟上围起了巨大刺眼的广告布,昭示着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档别墅区……我们呆若木鸡地举起相机,想留下它们最后的身影。然而我们能如何呢?回到学校,向全体师生做一次研学报告?这又能挡住正在施工的工人还是能牵制住背后

4 / 5

巨大的房地产利益链条?我默默俯下身往,拾起一个破碎的瓦片,静静揣在兜里,像是拾起了一片历史——破碎的历史。 也许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是改变生活条件的必经之路;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在果腹之后保留些属于我们东方独有的韵味;可不可以不要让几代之后的年轻人远瞧四方,却找不到一丝精神的故乡?

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胡同,那么可以说我们便失往了生长的根系。假如一个民族失往了根系,我们和广袤大地上的其它民族还有何区别,而早已忘本的我们又以何宣称,我们是炎黄子孙?

假如有一天没有个胡同——我不敢想,也不愿想……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