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小奈知识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784149 U(45)授权公告日 2017.12.22

(21)申请号 201720256565.5(22)申请日 2017.03.16

(73)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72)发明人 叶现楼 吴晓峰 赵建伟 王昌 

白超 刘鹏飞 刘锐 于新坤 侯路路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代理人 曾耀先(51)Int.Cl.

E01D 15/133(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固定件,第一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和第二支座相互间隔设置并安设在底座上,第一和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固定件穿设第一和第二通孔且与第一支座和/或第二支座可拆卸固定,第一和第二支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大于或等于贝雷片的阴接头的宽度。较佳地,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分别连接第一支座和底座,第二加强件分别连接第二支座和底座。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固定贝雷片,且可以调节贝雷桥坡度,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CN 206784149 UCN 20678414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相互间隔设置并安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支座和/或所述第二支座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大于或等于贝雷片的阴接头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等于所述的贝雷片的阴接头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限位在所述固定件的两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销和卡簧,所述固定销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外,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具有径向凸缘,所述径向凸缘抵靠所述第一支座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支座的外侧面,所述第二端部的侧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且抵靠所述的第二支座的外侧面/所述的第一支座的外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为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支座是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相互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底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外,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的外侧面和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的外侧面和所述底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相互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是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件是第二加强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底板。

2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贝雷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组装贝雷桥的贝雷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贝雷桥由贝雷片快速组装而成,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捷、载重量大、互换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广泛应用于国防、战备、交通工程、建筑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最好的组装式桥梁。[0003]贝雷片由上、下弦杆、竖杆及斜杆焊接而成,上下弦杆的端部有阴阳接头,接头上有连接销孔。当两片贝雷片组装时,其中一片贝雷片的阳接头插设在另一片贝雷片的阴接头中,阴阳接头的连接销孔相对,其中插设连接销轴,由此将两片贝雷片进行固定。[0004]因贝雷片不能焊接,如果贝雷桥坡度大,行驶车辆为工程车,则坡向贝雷片需采用有效的固定措施。[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能够有效固定贝雷片,且可以调节贝雷桥坡度。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能够有效固定贝雷片,且可以调节贝雷桥坡度,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0008]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底座、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相互间隔设置并安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支座和/或所述第二支座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大于或等于贝雷片的阴接头的宽度。[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等于所述的贝雷片的阴接头的宽度。[0010]较佳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限位在所述固定件的两端之间。[0011]更佳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销和卡簧,所述固定销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外,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径向凸缘,所述径向凸缘抵靠所述第一支座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支座的外侧面,所述第二端部的侧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且抵靠所述的第二支座的外侧面/所

3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2/5页

述的第一支座的外侧面。[0012]较佳地,所述第一支座为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支座是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相互平行设置。[0013]较佳地,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底座。[0014]更佳地,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外,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的外侧面和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的外侧面和所述底座。[0015]更佳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相互间隔设置。[0016]更佳地,所述第一加强件是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件是第二加强板。[0017]较佳地,所述底座为底板。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0019]1、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固定件,第一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和第二支座相互间隔设置并安设在底座上,第一和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固定件穿设第一和第二通孔且与第一支座和/或第二支座可拆卸固定,第一和第二支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大于或等于贝雷片的阴接头的宽度,由此,可以将两片贝雷片的相互插设的阴阳接头有效铰接,因此,其能够有效固定贝雷片,且可以调节贝雷桥坡度,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0020]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固定件,第一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支座中横向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和第二支座相互间隔设置并安设在底座上,第一和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固定件穿设第一和第二通孔且与第一支座和/或第二支座可拆卸固定,第一和第二支座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大于或等于贝雷片的阴接头的宽度,由此,可以将两片贝雷片的相互插设的阴阳接头有效铰接,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0021]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主视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底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组件的侧视示意图。[0024]图3是采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连接固定两片贝雷片的局部侧视透视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固定件。[0025](符号说明)[0026]1底座;11底板;2第一支座;21第一通孔;22第一板件;3第二支座; 31第二通孔;32第二板件;4固定件;41固定销;42卡簧;43第一端部;44 第二端部;45径向凸缘;46环形凹槽;5第一加强件;51第一加强板;6第二加强件;61第二加强板;10贝雷片;20阴接头;30阳接

4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3/5页

头;40水平分配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0028]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3 和固定件4,所述第一支座2中横向设置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支座3中横向设置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相互间隔设置并安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31相对设置,所述固定件 4穿设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31且与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等于贝雷片10的阴接头20的宽度。

[0029]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与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 可拆卸固定,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可以仅与所述第一支座2可拆卸固定,或者,所述固定件4可以仅与所述第二支座3可拆卸固定。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之间的间隔距离用于等于贝雷片10的阴接头20的宽度,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用于大于贝雷片10的阴接头20的宽度。[0030]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安设在所述底座1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 焊接在所述底座1上。[0031]所述第一通孔2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通孔31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2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通孔31的直径均为50mm。

[0032]所述固定件4与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可拆卸固定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限位在所述固定件4的两端之间。

[0033]所述固定件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固定件,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包括固定销41和卡簧42,所述固定销41具有第一端部43和第二端部44,所述第一端部43和所述第二端部44位于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外,所述第一端部43具有径向凸缘45,所述径向凸缘45抵靠所述第一支座2的外侧面,所述第二端部44的侧面具有环形凹槽46,所述卡簧42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46中且抵靠所述的第二支座3的外侧面。可选地,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径向凸缘45抵靠所述第二支座3的外侧面,所述卡簧42抵靠所述的第一支座2的外侧面。所述卡簧42也可以换成插销,所述插销径向插设在所述第二端部44中并抵靠所述第二支座3的外侧面。[0034]可选地,所述固定件4还可以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设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31,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栓上并与所述螺栓螺纹啮合,所述螺栓的头部抵靠所述第一支座2的外侧面,所述螺母抵靠所述第二支座3 的外侧面。[0035]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支座,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2为第一板件22,所述第二支座3是第二板件32,所述第一板件22和所述第二板件32相互平行设置。[0036]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强度,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件5和第二加强件

5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4/5页

6,所述第一加强件5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底座1,所述第二加强件6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座3和所述底座1。

[0037]所述第一加强件5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底座1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5分别焊接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底座1。

[0038]所述第二加强件6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座3和所述底座1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件6分别焊接所述第二支座3和所述底座1。

[0039]所述第一加强件5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外,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之间,请参见图1 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5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位于所述第一支座2和所述第二支座3外,所述第一加强件5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2的外侧面和所述底座1,所述第二加强件6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座3的外侧面和所述底座1。

[0040]所述第一加强件5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5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5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强件6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6相互间隔设置。

[0041]所述第一加强件5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加强件,较佳地,所述第一加强件5是第一加强板51,所述第二加强件6是第二加强板61。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加强件5的数目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51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6的数目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61相互平行设置。

[0042]所述第一加强件5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5和所述第二加强件6均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状,且朝向相反设置。

[0043]所述底座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底座,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为底板11。[0044]使用时,请参见图3所示,将其中一片贝雷片10的阳接头30插设在另一片贝雷片10的阴接头20中,阳接头30和阴接头20的连接销孔相对,将相互插设的阳接头30和阴接头20插设在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之间,阳接头30 和阴接头20的连接销孔与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相对,固定件4穿设第一通孔21、阳接头30和阴接头20的连接销孔以及第二通孔31并与第一支座2 和第二支座3可拆卸固定,由此将两片贝雷片10的相互插设的阳接头30和阴接头20有效铰接;底座1与水平分配梁40采用熔透角焊缝焊接。[0045]具体地,在固定件4包括固定销41和卡簧42的情况下,固定销41穿设第一通孔21、阳接头30和阴接头20的连接销孔以及第二通孔31,第一端部43 的径向凸缘45抵靠第一支座2的外侧面,再将卡簧42卡设在第二端部44的环形凹槽46中且抵靠第二支座3的外侧面,从而实现固定件4与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可拆卸固定。[0046]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也可称为铰支座),采用该装置可以将两片斜向贝雷片作有效铰接,贝雷片可以根据贝雷桥的坡度以

6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5/5页

固定件为圆心旋转(微调),底座可以与水平分配梁进行焊接,这样避免了贝雷片的焊接,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距离底座的高度可以根据贝雷桥的坡度进行定型加工,从而满足贝雷桥坡度。[004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贝雷桥坡度的贝雷片连接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固定贝雷片,且可以调节贝雷桥坡度,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004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7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8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9

CN 206784149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