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来源:小奈知识网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能流利地朗读韵文,感受台湾的美丽风光和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

教学重点:1、了解词义,感知台湾的文化和大陆是一脉相承的; 2、想象海峡两岸的亲人过中秋时的相互思念,理解词语“月儿圆”。

教学难点:想象海峡两岸的亲人过中秋时的相互思念,理解词语“月儿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1 课时

二次备课教学活动预设: 一揭示课文题目, 布置任务

今天, 我们学习“识字5”。在今天的课上, 我们要通过独立识字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二布置自学任务, 完成生字自学。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我们都是怎样自学生字的?

(我们先通过拼音来认读生字, 再借助字典来确定每个生字的部首并标注在书上, 有

不明白的记录下来, 留在小组里讨论。)

2.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生字的自学。 (老师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

3. 学生自学后, 在小组里交流汇报, 每个人讲一个字, 如果有问题大家讨论, 还有

不能确定的, 可以留在全班进行讨论时解决。

4. 老师检查各组的学习情况, 请各组派一个同学进行汇报, 说不全的, 同组成员可

以补充。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导生字书写

1.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请大家认读、组词。 2. 去掉生字上的拼音, 再请学生认读、组词。

3. 请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 想想每个生字的笔顺是什么。 4. 用实物投影出示生字下的描红字, 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来描, 其他学生看他的笔顺

是否正确。

5. 请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边描边想, 这个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怎样才能写

得更漂亮。 6. 请大家讨论。

7. 听完学生的讲述后, 让学生再描一遍例字, 边描边记。 8. 请学生抄字头。 第 2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1. 出示上节课新学的生字卡片, 请大家认读。 潭垦博峡 阿祖关帝院

2. 出示本课的词语, 请大家认读。

台湾宝岛日月潭野柳垦丁阿里山妈祖关帝博物院金门海峡月儿圆 3. 再请大家反复读这些新词。小组内互相评价,老师做指导帮助。 二通过图片、录像理解词意, 体会祖国台湾的美丽 1. 出示图片, 请大家看图片中的景象是什么地方? 第一张:日月潭。 第二张:阿里山。

第三张:关帝庙。 第四张:垦丁。

2. 请学生看着这四幅图, 想想你能用什么语言来形容, 能不能用上我们新学的词

语。

3. 四个人为一学习小组,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4. 请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一说。

学生甲:我最喜欢垦丁的蓝天和碧绿的大海,环境真好。学生乙:我还是喜欢阿里山,

更出名,有机会我想去看看。学生丙:最好的应该是日月潭,你们看那个“月潭”多

像个月牙儿啊,我很喜欢。

5. 同学们, 你们都觉得祖国台湾的的山水很美,刚才你们看到的只是图片上的美景,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真实的日月潭去走一走, 看一看 (放一段有关日月潭的录像片。)

6. 哪些同学找了关于台湾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资料, 愿意到前面来介绍一下吗?

9. 看了这些录像和图片,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做正面的参考。 三扩词练习、巩固

1. 请学生用本课的生字组词。阿:阿里山阿姨 祖:先祖祖先祖国 关:山海关关心关注 帝:帝王,黄帝 院:院落院子学院

2. 同桌互相检查对本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

2、对照插图,认识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字与事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3、正确诵读韵文。

教学重点:识写本课6个生字。

教学难点:易读错的字:狮子、猴子、猩猩,轻声音节;猩,后鼻音;狮,翘舌音。

易写错的字:狮的右边不是帅;猴的右边不要多一竖;袋,不要多一撇。

建立起动物名字与事物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动物相关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创设情境。

1. 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到大森林里看动物。出示挂图,

你认识它们吗?请大家自由的和它们打声招呼! 二、初读韵文。

过渡:所有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动物名单都藏在课文识字6里呢,请赶快翻到72

页。

1、借助拼音,读准动物的名称。(一读)

请跟着课件录音小声读(二读)再跟着录音一起大声读(三读) 2、谁来读这份名单表(指名读)注意纠音 3、男女生比赛读

4、先来检查参赛的动物到齐了没有,大家一起一个一个地来读。 三、学习韵文。

1、看图认动物(读词)。

2、看来大家都认识这些动物了,你了解它们吗?

(1)指名介绍动物。

(2)老师针对学生不熟悉的动物做介绍。 (3)小组合作交流。 3、说话训练。

(大森林里的动物真多啊!有________的______,有________的______,还有

________的______。) 四、指导熟读。

1、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大家庭,保护我们自

己。

2、练习读。(尝试读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害怕) 3、指出韵文的特点,提醒注意停顿。 4、齐读,比赛读。 五、猜谜语。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教学重点:识写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易读错的字:裙子、裤子、窗户、窟窿,轻声音节;衬,前鼻音;庭,后鼻音。

易写错的字:福,示字旁;裙、裤、衬、衫,衣字旁;窝,穴字头,最下面的内,是撇、点,不是竖提、点。

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搜集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

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图画,初读韵文。

1、(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2、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 3、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同桌合作:观察“衤”的古文字,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

“衤”这个偏旁? 四、诵读韵文,理解拓展。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第 2 课时 教学活动预设: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

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自学:看图,想想图上画的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

语连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