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健康教育在公众传播中对国民健康素养提升的影响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健康教育在公众传播中对国民健康素养提升的影响

作者:刘晓菲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01期

摘 要 “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活动是由政府和媒体共同发起,旨在将健康教育以及健康管理的理念根植于国民及企业日常生活中,通过携手权威专家、全国主流媒体、企业以及社区等方式,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提升生活质量的健康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降低疾病风险,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 关键词 健康教育;国民健康;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健康素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0-0163-02 1 健康教育是教育传播学的延伸

在传播教育学当中,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知识传播和工作,同时也是一种组织性、计划性以及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能够让人们学习对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效防止有害身体的非健康因素得到控制,预防疾病,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就是让人们在健康意识方面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同时纠正人们此前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的缺陷,促进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效降低对健康有所影响的因素。通过对群众开展健康教育,不但能够让人们了解到什么行为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还可以让人们自觉的养成这些习惯和行为。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1)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促使个人乃至群体健康的实现; 2)对健康做以有效的提升和防护;

3)对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等可能发生的状况有一个良好的预计,更加有效阻止其发生;

4)调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增强自身保健防范意识,破除迷信的封建陋习,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方式上有一个较大的改善;

5)在健康理念上不断提升,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个人与群体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在中国,尤其是在健康教育传播中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美国提出的这一应用于医疗保险机构的概念。健康管理在中国尚且处于新兴事物,在政府对健康教育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健康管理向更为亲民的方向延伸,它不仅仅是要建立健康医疗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更是要通过健康教育实现个人的自我健康管理,以及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管理,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管理疾病,提升健康素养的目的。

健康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让社会对医疗费用的投入减少,让全社会人类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在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时,需要针对个体和群体开展与其切合的健康教育,极大的提升人们在自我管理方面的意识和水平,让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一些影响自身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通过采集健康信息、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监看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这里举一个烟者的例子,很大部分烟者毫不吝惜抽烟花掉的上万元,但是几百块的检查却是十分“小气”,而由于抽烟而引起的病症一旦发作,他们便不得不花费更多的价钱去进行治疗,由此可见,健康系统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3 “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是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在公众传播中的有力实践

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前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和人民日报社生命时报社共同发起的“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健康教育公益活动,旨在大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同时将权威健康知识不断普及。“走进500强”、“健康领跑中西部”和“走进社区”三个活动共同构成了“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活动。

“企业行”活动的推动实践,有极为扎实的健康调查为其支撑。11到12年,活动分别在全国范围内发下4697份及6421份调查问卷。第一年中,调查对象为一线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次年,将调查对象的范围加以扩大,包括学生、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失业及下岗人员、农民工等,这之中,年纪在35—60岁的人群占绝大部分,已然超过五成,根据这一人群特有的健康特点,在调查过程中,与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认识问题。调查结果证明,大家对健康知识并不是十分了解;在慢性病的认知程度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差异很大。有三成的人民群众并没有了解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接近九成的人没有为了防治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对自身的饮食进行控制;超过一成的人不知道超出自身能力限制的饮酒行为会加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百分之七十的人对高血压的就医方向以及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员工对从权威渠道获取健康知识更为认可。其中,将近七成的人对膳食营养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视;近六成的人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在工作中减压,并希望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和听专家讲座来实现。不过,企业管理员工健康的手段目前还比较单一,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管理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所需的动态科学管理体系亦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当今的和谐社会中,“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自发的全民关注健康总动员作为新时期的目标。在我国,没到这一活动进行时,时间上都会持续数月之久,并且有权威专家论证,同时包括卫生部推荐健康教育专家、企业报名、筛选企业、活动执行、数据调研等,这以实践本身就是在对健康理念进行一种传播。与此同时,活动能顺利进行且获得良好的效果,并成为极具权威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群众基础政府、媒体、企业等多方努力是分不开的。

与健康调查相应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中国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活动还专门开设了“健康管理绿色通道”——即健康管理热线、健康管理数据库、健康管理远程服务等内容,不仅满足企业个人及群体在讲座现场对健康的需求,更是希望将健康教育的传播及影响可以贯穿每个人的生活中。

帮助企业建立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体系,依据系统检测和评估判断出极有可能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辅助企业管理者可以事先做好相关方面的干预和预防,更加有效的改变甚至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维护健康并节约企业资源的预期。

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在传播过程中,除了将权威的三甲医院专家带给企业员工、社区居民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之外,更是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带领大家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程序。想要减少药物的服用量,同时节省各方面的医疗费用,就必须学会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学会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对一些生活中非常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要及时改正。

所以,中国企业员工健康型应该向公众船舶健康管理的概念,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对自身的身体年龄进行深入且充分的了解,能够初步对自己患病倾向进行判断,专业的医生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提供健康生活厨房和行动计划给该患者。提倡企业建立员工的健康管理数据库,密切注视员工每年的健康数据于健康体检中所发生的变化,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可能发生的重大疾病。另外,要指导其及时就医,有效减少个人于医疗上的花费,使得保健效率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预期。

因此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就是希望可以在中国向国人及企业普及健康教育的同时提倡健康管理,提倡预防医学,将“上医治未病”的理念落地生根。发动企业管理的力量,将员工的健康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中去,从而使得国民的健康管理更亲民,更有执行力降低疾病风险,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士靖,杜建.健康信息素养应成为中国公众健康素养促进的关键点[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2).

[2]赵爱平,贾曌.E时代公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和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7). [3]赵永胜,郭芳盛.谈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公民健康素养宣传[J].中国医药导报,2010(1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