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风力发电场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38卷第2期 2013年2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R0NM_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01.38 No.2 Feb.2013 文章编号:1674—6139(2013)02—0168—04 风力发电场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魏科技 ,王伟 ,周训华 ,姜海萍 (1.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1;2.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11) 摘要:为了可持续利用风能资源,预防因风电场建设规划与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分析不同类型风力发电场及特点的基础上,叙述了风力发电场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评价 依据、评价因子、评价内容及要点。以徐闻前山一期风电场项目为例,从对鸟类、生态环境、电磁辐射环境、声环 境、景观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 可接受的程度,为风电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Wind Power Fields Wei Keji。,Wang Wei ,Zhou Xunhua ,Jiang Haiping (1.Scientiif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arl River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Guangzhou 510611,China; 2.Pearl River Water Resources Scientiifc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51061 1,China) Abstract: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 different types of wind power ifeld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s。evalua- tion factors,contents and key point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fields in a bid to realize sustainable use of wind energy,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ociety and environment,as well as to prevent the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construction of wind power fields.The effects of wind power ifelds Oil birds,ecological system,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acoustic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in Xuwen Qianshan Wind Power Field were evaluated.The suggestions on reducing adverse effects to standard levels were brought up.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environmentl iampact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fields. Key words:wind power fiel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ssessment method and contents 刖昌 风电场的建设对于缓解中国电力紧缺,调整能源 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为了可持续利用 风能资源,预防因风电场建设规划与项目实施后对环 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本文针对不同类型风力发电场的特点,结合案例 分析,对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内容进行了阐 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 源。自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许多国家正 加紧开发风能这种技术上最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 德国、丹麦、荷兰等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欧洲风能协 会和绿色和平组织对未来世界风力发电市场的情景 描述是:2020年风电将达到世界电力总量12%…。 开发新能源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述,以期为风电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1 风力发电场类型及特点 中国风能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但开发潜力巨大。 中国现在已建风电场以及适合风场建设的区域主要 分布在偏远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_2 J。按照立地类 型,风力发电场一般可分为:风沙草原型、山地型、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明 确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2一l1—26 作者简介:魏科技(1984一),男,四川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 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工作。 海型、海上型 j,主要分布地区及特点具体见 表1 通讯联系人:王伟 ・168・ 期 魏科技等・风力发电场环境影0向评价分析 38Vol..No.Feb201 风沙草原型 山地型 内蒙古、河西走廊 多分布在荒漠戈壁或草原上,地势平坦广阔,不需占用耕地,投资成本低 相对较广,内陆及沿海省份山地区域均有分布 开方式,无具体场界,根据风力资源特点,主要分布于山脊和山梁上 滨海型 广东、辽宁、江苏3省沿海地区 地形平坦,风能资源分布及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海上型 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 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内容 2.1 评价依据 案 蓑 不垂地形地貌 向’风速更高 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技 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04)、《辐射环境监 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5oo ̄v超高压送变 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一 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 《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发改能源E2005]1511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1998)、《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 15707—1995)等。 评价标准方面,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 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 声环境等,评价中执行相应的标准或规定。对电场强 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公 度、磁感应强度限值的控制参照(HJ/T 24—1998),以 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电磁辐射环 离地面1.5 In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推荐限值4 kV/ 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l8号)、《电磁 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对公众全天辐射时 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等。 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主要有:《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 总则》(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 的工频磁场限值0.1 H汀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 准。无线电干扰限值的控制根据(GB 15707—1995), 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 IT/处测试频率为0.5 MHz的晴 天条件下不大于46 dB。 态影响》(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 声环境》(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 大气环境》(ILl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一2.2主要评价因子 针对风沙草原型、山地型、滨海型及海上型4种 风力发电场的特点,其重点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有所不 同,具体见表2。 重点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地面水环境》(HJ/T2.3—93)、《海洋工程环境影响 表2不同类型风电场环境影响重点评价因子 风电场类型 施工期 运营期 2.3评价主要内容及要点 物、生物多样性、居民噪声及景观等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污水的规模、处理方式及排污去向等。 对海上型风电场,还应分析对海域占用、海域潮流 场的影响。 (1)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分析风电场建设与国 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与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电力规 划、环保规划等的符合性,是否在城市或城区规划范 围内,是否满足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是否涉及自然保 护区内等。还应结合当地的风能资源、生态功能区 (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 主要植被类型及名录、鸟类等野生动物分布、数量及 划、生态规划、水源地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进行 名录,海上型风力发电场应调查受影响海域查鱼类、 考虑 。 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项目建 (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合工程的主要 建设内容,从场区道路、土石方开挖、设备运输及 安装、人员规模等方面出发,重点评价项目建设对 土地的扰动、水土流失、植被覆盖、鸟类等野生动 设对植被的破坏程度以及野生动物、海洋生物等的 影响,给出定性结论及定量分析数据。 (4)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一般而言,风力 发电场因对外输电要求建设变电站,少数风电场条 ・】69・ 第38卷第2期 2013年2月 魏科技等・风力发电场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V01.38 No.2 Feb.2013 3.1项目基本情况 措施。 3.2.2生态环境影响 华电徐闻前山一期风电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 闻县前山镇沿海地段,场址范围总面积约10.6 km (见图1)。该项目由华电集团前山风力发电有限公 工程占地面积小,其造成的生物量和生长量损 失较小,且均为当地常见植物,不会对本区域的生态 功能造成较大改变。运营期选用以桉树、木麻黄 (防风林植被)为主,以补偿工程建设引起的植被损 司投资建设,拟安装33台l 500 kW的风力发电机 组,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49.5 MW,年总发电量为 10 273万kW・h,建设110 kV变电所一座。 项目位于徐闻县候鸟保护区内,影响区域分布 失生物量。项目占用虾塘,应对养殖户采取经济补 偿或转产等措施。 有黄嘴白鹭、灰胸秧鸡、小鸦鹃和褐翅鸦鹃等鸟类, 以水鸟为优势种。项目区域靠近海岸线,区内植被 以人工种植的桉树、木麻黄及野生仙人掌、灌草等, 作业区沿岸以鱼、虾等经济水产养殖为主,场区内分 布有虾塘。经分析,项目环境影响主要是鸟类影响、 景观影响及电磁辐射影响方面。 3.2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3.2.1对鸟类的影响 本风电场虽然处于徐闻县候鸟保护区范围内, 但项目沿海岸线以裸露海滩为主,没有红树林分布, 陆内以人工种植林为主,项目范围内鸟类并不多见, 不是候鸟的主要栖息地,因此主要分析项目运营期 对鸟类迁徙通道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鸟类的飞行是有一定高度的,一 般鸟类的飞行高度为300 m左右,候鸟的迁飞高度 在300 m以上,燕类鸟为450 m、鹤为500 nl、雁为 900 in 一1o]。本工程风机轮毂高度为70 m,风轮直 径为70.5 m,则风机总体高度为140.5 m,低于一般 鸟类与候鸟的飞行高度。风电场风机之间的距离约 为500 m,风机转速较小(11—22转/rain),不会形 成干扰流场。另一方面,风电场风机呈南北向带状 分布,候鸟迁徙也沿南北方向,大大降低了对候鸟的 影响。 风机噪声主要对留鸟产生影响,本风电场范围 内并不属于候鸟的主要栖息地,影响较小。一般而 言,高压线的辐射对鸟类影响较小,相反鸟类如乌 鸦、喜鹊常在高压线上筑巢。本风电场变电站主控 楼外4 m将构筑防护墙,可有效阻隔鸟类靠近。 为防范鸟类碰撞风机叶片,根据日本等地的成 功经验,风机叶片及输电线可采用橙红与白色相间 的警示色,使鸟类在飞行中能及时分辨出安全路线, 及时回避,减少碰撞的概率。同时,加强对当地鸟类 资源的跟踪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 3.2.3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项目变电所所址500 m范围内没有居民住宅,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 附近居民住宅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远小于评价标准推 荐值(电场强度限值4 000 V/m,磁场强度限值0.1 mT),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电磁辐射影响。建议注 意对工作人员的防护,选用低噪声风机和主变压器, 以变电站主控楼墙外4 m作为防护距离。 3.2.4声环境影响 单台风机轮毂处噪声值为102 dB(A),由噪声 衰减模式可计算,在距离风机200 m处的噪声值衰 减至45 dB,达到工程建设地夜间噪声标准要求。 由于风机、变电站场址500 ITI范围内没有居民,因此 工程运行不会对居民造成噪声影响。 3.2.5景观影响 本工程距离居民点相对较远,不会对居民习惯 性意识、视觉冲击及适应性产生大的影响;风电场风 机沿前山镇东面海岸线分布,加上海岸线防风林的 映衬,形成一道新的人与自然和谐风景线,对改善周 围景观有正面作用。 综合上述,华电徐闻前山一期风电场对环境的 影响主要是鸟类影响方面,应采取应对措施减缓其 影响,降低鸟类碰撞风险。 4 结论 近年来,中国风电发展迅速,但风电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还没有统一的规范,而风电场项 建设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 法。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的 方法、内容和评价特点,客观、正确地评价其对环 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对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良性发展有着积极 的意义和作用。 (下转第174页) ・171・ 第38卷第2期 2013年2月 赵军・基于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大气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V01.38 No.2 Feb.2O13 对监测数据样本Cj(j=1,2,3,4,5)进行规范 化处理;由公式(7)计算出各单元c J( =1,2,3,4, 5)坐标点到原点的相对距离 ( =1,2,3,4,5)。 3 结论 (1)在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变权欧式距 离法与单因子指数法相比,综合考虑了多因子的相 利用公式(8)对2005年一2009年进行等级评 价,并与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对比,结果见表5。 表5 2005年一2009年德化县城区大气质量评价结果 互作用,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反映出大气环境实际 情况。 (2)通过变权欧式距离模型计算过程中的权重 系数可确定影响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变权欧式 距离模型的评价结果可较好地说明大气环境质量的 变化趋势,为大气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科 学依据。 2.2评价结论 (1)由表5分析可以得出,2005年一2009年德 化县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变权欧式距离法评 价结果为I级,而单因子评价结果为Ⅱ级外。这是 由于单因子指数法的评价是取最差因子(PM 。)进 行评价,具有很强的从严性。而变权欧式距离法是 参考文献: [1]杜文堂.河流入渗量灰色回归预测模型[J].辽宁工 程技术大学学报,2000,19(4):364—367. [2]何斌.谢开贵.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污染损失 率法[J].环境保护,1998,18(3):33—35. [3]李凡修,梅平,陈武.加权欧式距离模型在环境质量 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4,30(1):58—60. [4]宋子岭,赵晓亮.基于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大气环 境质量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5(24):643 —综合各因子的权重以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级别,其结 果更准确、客观。 (2)通过对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析,德化县城 区PM 。的权重较大,S0 和NO 的权重较小。2008 645. 年以后,PM 。的权重系数略有降低,大气环境质量级 别R也变小,表明城区陶瓷产业改用清洁燃料后, [5]张庆庆,许月萍,牛少凤,等.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在 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9(5):143—145. 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 乔 乔 !铞 希 乖 舔 乖 乖 乖 钚 乖 坏 乖 乖 巧 (上接第171页) 参考文献: [1]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风 估及对策研究[J].广东造船,2010(6):26—31. [6]李丽珍,韩晓锐,独仲德,等.山地型风电场环境影 力发电在中国[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孙春顺,王耀南,李欣然,等.风力发电工程对环境 的影响[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23(2):19—23. [3]尚立照.风力发电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23(1):3—5. [4]赵丽娜,沈曼莉.辽宁省不同类型风电场项目生态 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 (11):71—72;75. 响评价的技术要点[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5):43—45. [7]褚建.风力发电对青海生态环境的影响[J].青海环 境,2006,16(3):123—124. [8]周艳芬,耿玉杰,吕红转.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及控 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42—2646. [9]魏科技,姜海萍,王伟,等.徐闻沿海风力发电场对鸟 类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7):153—157. [1O]邢莲莲,杨贵生.内蒙古辉腾锡勒地区鸟类研究 [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6):663—667. [5]陈晓明,王红梅,刘燕星,等.海上风电环境影响评 ・】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