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 彩虹 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来源:小奈知识网
11 彩虹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借助字的特点识记生字。如,本课生字中有9个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还可以通过做动作、组词等方法来识记。

(2)写字:结合“高、兴、成”的书写,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字中写好笔画“点”。指导“到、那”这两个字的书写,可先用方块代替左、右两个部件,引导学生发现左宽右窄的字形特点,并指导书写。

2.朗读教学

第一,带有“的”字的复杂短语,比如:“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梳头用的那面镜子”。朗读指导时,可以先从较短的短语朗读,读出事物的特点,再逐层展开读,比如:“树上的秋千”——“门前树上的秋千”——“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逐层指导,把词组读正确,读明白。

第二,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1)巩固前一课学过的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长句子的正确停顿。

(2)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如“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作的先后顺序。

(3)读好长的问句。本课的长句子还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因此,还应引导学生在读好长句子的基础上读好问句,如,“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3.理解运用

本课首次出现反问形式的长句子,又是由多个分句构成,学生在理解上会产生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先分别理解分句的内容,了解分句间的关系,抓住句子中连续的动作,体会句子的意思。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画导入,引出课文

1.出示图画,导入新课。

(1)观看图画。(课件出示:彩虹图) (2)教师引导,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

(3)交流示例:彩虹、一道彩虹、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道美丽的彩虹等。 2.学习第1自然段。 (1)引读。

(2)识记生字“座”,平舌音。通过词语搭配“一座房子”“一座桥”,掌握“座”的量词用法。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座美丽的桥”指的是彩虹,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不出现“彩虹”二字同样可以把事物说清楚、说具体。

(4)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雨停了”,“了”是轻声;“美丽的桥”,词语连读。 3.板书课题。 (1)板书:彩虹。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思考问题。(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1)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示例:课文讲了三件事,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田;二是“我”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着妈妈梳头;三是“我”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长长的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4)同桌间相互交流,扫除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然后是读流利,为精读教学打下基础。只有加强对初读课文的自学情况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能积累词句,正确运用,力求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板块三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虹、座、浇、提、洒、挑、兴、镜、拿、照、千、裙”)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3)学习“虹”字。 课件出示:

虹,形声字,从虫,工声。甲骨文“虫”,所以用“虫”作为偏旁。

①学生观察:从虫从工。

②教师讲故事:“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古文中就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一条大虫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

(4)学习“裙”字。 ①分析字的结构。

②认识新部首——衣字旁。 ③讲解衣字旁的来历。 ④结合图片记忆。 课件出示:

”像彩虹,古人以为“虹”是雨后出来饮水的“大

袜子 裤子 衬衫 被子

⑤书空衣字旁。 2.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领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那、着、到、高、兴、千、成”)

①学写“高”字。 A.字理识字。 课件出示:

高,象形字,甲骨文“

”像一座高耸的建筑,上部是尖顶,中间是城楼,下部还有一扇门。

B.指导学生从四个方面观察“高”字。(一看结构,二看压线,三看横画,四看竖画) ②学写“兴”字。 A.自己观察关键笔画。

B.教师总结“兴”字的书写要领,并强调“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③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第一笔是横折钩,双耳旁是悬针竖;“到”的左下部“土”下面一横变成提。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评价。 3.再读课文。

(1)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读好长句子。 (2)在这节课里,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小故事以及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汉字,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至于走神,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复习生字,读通课文。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分段朗读。 2.复习回顾,发现难点。 (1)出示课件,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2)练读本文中的长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复习环节,既温习了已学课文中长句子的朗读,又让学生回忆了长句子的朗读方法,有助于在新课文中读好长句子。

板块二 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1.练读问句,读出问的语气。

(1)出示问句。(课件出示: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①引读短语。 课件出示:

浇花用的水壶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②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要读出问的语气。

(2)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2.练读长句,读通读懂。 (1)出示一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①自己练读,在课文中圈一圈“我”的动作。 ②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

③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 ④“我”真的提着爸爸的那把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指导学生关注“如果”,表明这是“我”的想法,只是一种假设,不是真的在做。 ⑤“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要读出问句的语气。 ⑥在情境中朗读。 (2)出示第二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

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①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

②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注意读的人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③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④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我”的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3.练读第2自然段:把三个问句连起来读,读通句子,读出分句间的停顿,读好问句。

【设计意图】长句子朗读是本课的难点,应该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把本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巩固、提升上。在读好长句子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板块三 学以致用,感悟体会

1.学习第3、4自然段中的两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

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1)学生自由读,齐读。

(2)积累词语。(课件出示:荡来荡去)

(3)你还能说一说和“荡来荡去”一样的词语吗?(示例:游来游去、跑来跑去、飞来飞去……) (4)教师引导学生用其中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2.朗读感悟。

(1)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课文。

(2)教师提问: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3)教师小结:“我”是一个很会想象的小姑娘,懂得关心家人。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阅读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以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课文富有童趣,能够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在开始上课时,我利用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使学生有了兴趣,愿意主动探索。所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努力去做的事情。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学段的教学重点。对于识记本课生字,我运用了多种方法,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把长句子分成词语、短语、短句子来读,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