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要点:
1、精确地描写人物外貌特征,使人物鲜活起来
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别:少年儿童的天真可爱,青年人的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
外貌描写就是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部形态各个方面的特征。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年龄、音容笑容、谈吐举止、服饰打扮等,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和性格特点。
(2)外貌描写要努力避免“面面俱到”和“千篇一律”两大毛病。我们来看一段外貌描写: ······我一听“陈瞎子”,就想起陈爷爷来。陈爷爷今年六十多岁,他圆圆的脸蛋上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睛中放出智慧的光芒。由于他年纪大了,身体十分虚弱。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小作者在描写人物时没有注意年龄特点,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还是用写小朋友的“圆圆的脸蛋”和“大大的眼睛”去描写,是不恰当的,再说,被称为“陈瞎子”的陈爷爷,肯定视力不太好,怎么可能是“炯炯有神”呢?
2、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或特点
典型事件指的是让呢有所感受,有所触动,印象最深刻的,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事件。在选择典型事件时,必须要明确你所写的人物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必须将事件写得真是而具体,让人读后可信。
3、通过人物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高贵品质
人物的行动是他的思想品质的具体表现,要形象具体地刻画一个人物,就要写写他“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一般情况下,“他做了什么”,都好写,而“怎么做的”该怎样写呢?首先,要写好人物连续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病根据需要适当地用好连词,这样可以使人物的动作非常清楚。其次,要写清动作细节,善于把一个活动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细小的动作,并尽可能选取最能表达意思的动词。最后,还要注意伴随人们行动的描写,将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结合起来写,这有利于把动作写的更有代表性,更有意义。
4、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征和思想感情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意思就是说语言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也就是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可以揭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性。人物语言有对
话和独白之分。在描写过程中,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应当符合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要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注意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写清楚。也就是说,不仅要写清人物“说了什么”,还要写清“怎么说的”,生动地再现说话人说话时的真实场景,这就是把人物写活得重要手段。
5、恰当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内在的情感,展现人物性格及品质
直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心理描写。描写人物在不同境遇中内心产生的特定的情感反应,对展现人物的思想面貌,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描写心理活动,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让人物倾吐自己的内心想法。这种形式抒情性强,富有感染力,给人亲切、真实的感觉。而是客观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形式通过作者的合理想象,刻画人物内心产生的特定的情感。它描写的范围大,运用灵活。描写心理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现得思想活动要真实,符合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
(2)刻画的内心活动要准确而具体
(3)要与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相配合,相适应
下面还有两种技巧性的方法,给大家讲讲: 1、通过环境场景的渲染与衬托表现人物
通过渲染与衬托表现人物,就是利用烘云托月的技巧,用自然环境、场所与人物之间的映照关系来描写人物。这种技巧不但可以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突出,而且能够加强人物的表现效果,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质等。
在运用这种技巧是,要注意处理好“云”与“月”之间的关系,“烘云”是手段,“托月”是目的,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另外,要注意所描写的环境、场景与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切不可牵强附会地描写环境场所。 2、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人物特征
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出高低、大小、好坏、多少。写人也是如此,通过对比可以反映出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卑贱、优秀与不良。
对比写人法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对比,先抑后扬,或说明这个人的变化,或赞美这个人的某种品格。另一种是一个人和其他人比,歌颂其中一个人或使其他人收到教育。 采用对比法写人时,要注意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问题,做到主次分明,切不可喧宾夺主。其次,对比时要合情合理,不能采取故意拔高或贬低的方法,把好的捧上天,把差的贬入地,使人不可信。此外要注意前后照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