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乡村田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 ),下至( )、( )、( )、( )、( )历代的( )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第二自然段补充完整。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_________) 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_________) 形容珍贵难得的宝物。(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三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话横线的句子是(______)句,起(______)作用. 6.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因此朗读时应体现(________)、(_______)之情,语气(_________)、(________),语速宜(________),娓娓到来。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7.从选文的第一自然,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可分为三类:
(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到 的作用。文中还有一个有同样作用的句子,请你用波浪线在文中标出来。
9.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10.漫步园内,流连其间,你仿佛来到了哪里?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仿照下文,写一写。
我仿佛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田野山乡,看到了稻浪滚滚,听到了水声潺潺,闻到了稻香阵阵。
我仿佛来到了_______ ____________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的时候,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叫范喜良。他们结婚后不久,范喜良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牵挂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
孟姜女立刻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
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个正要上工的人询问:“你们这儿有个叫范喜良的人吗?”那人说:“是有这么个人。”孟姜女一听,别提多开心了!她又问:“他在哪儿呢?”那人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埋在城墙里了!”
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她直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她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她丈夫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她的丈夫却再也看不到她了。
11.“噩耗”在文中指( ) A.范喜良被抓。 B.长城被哭倒了。 C.晴天响霹雳。 D.范喜良死了。
12.“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A.增加文章的文采和内容。 B.暗示故事发生的时间。 C.揭示当时社会的无情。 D.渲染人物的悲伤情绪。
13.下列表现孟姜女伤心绝望的一句是( ) A.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牵挂着丈夫。 B.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C.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D.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她丈夫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 14.请你以那个正要上工的人的口吻讲述孟姜女来寻找丈夫的事。 _____________ _______ 15.当读到“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
被她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南非穿山甲头呈圆锥状,眼小,厚厚的眼睑保护其眼睛免受蚂蚁咬伤。外表酷炫的南非穿山甲行动起来实在是不够拉风。它走起路来一副摇摇晃晃的样子,仿佛刚刚灌了两斤二锅头。虽然长着四条粗壮的腿,但南非穿山甲走路主要靠后肢,用长尾巴保持平衡。
由于穿山甲的食物主要是蚂蚁、白蚁,为了寻找食物,它每天会消耗身体一半的热量。这么大的消耗量,导致穿山甲每天只能行动约4个小时。如此一来,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如果穿山甲消耗了太多热量,就会随时睡着。
16.短文是从穿山甲的样子、行动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南非穿山甲的。
17.下面也是对南非穿山甲的行动描写,与上面的文字比较,你喜欢哪一种叙述方法?为什么?
它们行走缓慢,会游泳,嗅觉灵敏,独居,昼伏夜出,在冬季的时候下午开始活动觅食,以蚂蚁和白蚁为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用一种说明方法对短文的画线句子进行改写,使其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1)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曾经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
(2)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3)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
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4)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5)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6)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7)。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8)。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9)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10)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11)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2)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懂道理的人,都不必打。只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怎么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13)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19.根据以上下文(2)中划横线理解词语的含义。
刻苦铭心: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0.品析第(3)段中画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1.为什么面对孩子摔破碗盆、拆毁的玩具、污脏的衣服“我”都不曾打他?(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22.怎样理解第(11)段的“最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23.(13)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4.你对于父母责打孩子是怎样看的?谈谈你的理解。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5.下列对父亲的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张扬,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非常可贵。
26.“有用的人”指_______________的人,“讲体面的人”指_______
_ ______的人。
27.你认为人要做怎样的人,不能做怎样的人?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人要做____________得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校园的四季
我爱我的母校,我爱校园的四季。
春天,校园里散发出淡淡的花香,吸引着顽皮的孩子们;小鸟在树梢上歌唱,缓解了孩子们的疲惫。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吸收太阳的光芒,大树用苍老的枝干给孩子们架起了一座座大房子,周围的小虫子也随着鸟儿的歌声跳起了舞。春天把校园变成了乐园,真是有趣啊!
夏天,校园里一片绿色,仿佛所有东西都变成了绿色的。有时燥热好像减轻了许多,阳光也好像变成了绿色的。大树的叶子为孩子们建起了一座座绿色的大亭子,孩子们在亭子里面玩耍,让这个绿色的大校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秋天,是金黄的秋天。傍晚,火烧云布满了天空,金黄色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为孩子们织成了一条金黄色的毯子。同学们在“毯子”.上收集科学课上需要的材料,秋天的校园变成了金黄色的“博物馆”。
冬天,校园里一片白色,只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些轮廓。雪花像朵朵棉花落到地上,为大地盖上了棉被。孩子们在“棉被”上踩来踩去,给被子染上了颜色。真是有趣!
这就是我的母校,我爱校园的四季,我爱我们的校园! (有删改)
28.这篇短文按照______顺序描写了校园四季的景色。 29.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30.校园里各个季节的景致不同,春天______,夏天______,秋天______,冬天______。(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31.文章结尾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是( ) A.首尾呼应
美丽的荷花 B.埋下伏笔
一天,我来到了武都的千亩荷塘边,一阵清香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头脑清爽。这时,正是正午,太阳的金辉洒在荷花池上,荷花池仿佛镀(dù)上了金漆一样金碧辉煌。再加上池中被风吹起的阵阵涟漪反射出的刺眼的光芒,显得更加好看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整片看去,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在这时,早有一只金黄色的小蜻蜓亭亭玉立地立在上头看这美丽的荷花呢!
荷花的花瓣不但美,而且还可以泡茶。如果你在一杯热乎乎的白开水中多放几片荷花,过上几分钟,一杯芬香四溢的荷花茶就做成了。你喝上一口,不但能帮助你清热,还让你觉得心旷神怡,让你回味无穷。
我爱荷花,爱它的清翠欲滴,爱它的冰清玉洁,爱它的一尘不染,爱它的无私奉献,爱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质。
3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3.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荷花的特点的?
________ ________ 3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35.用横线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6.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动态
B.静态
C.心理
37.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_____________。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 )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38.写出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39.照样子,写词语。
原原本本(AABB型) 倾盆大雨(含有比喻)
40.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的__________特点。
41.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欲: 履: 度: 遂: 44.下列对“至之市,而忘操之”这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集市,忘记了操练 B.到了集市,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C.到了集市,把尺码丢在集市了 D.到了集市,才发现尺码
45.下列对“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试试鞋呢? B.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 C.这是别人对郑人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
46.从“宁信度,无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郑人_______________。
古人谈读书(节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47.下列对“士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士
B.读书人
C.老百姓
48.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下列诗句最能体现曾国藩所说的读书方法的哪一点?(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A.有志
B.有识
C.有恒
参考答案
1.《圆明园的毁灭》
2.青铜礼器 唐 宋 元 明 清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3.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奇珍异宝
4.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吸收西洋建筑的精华建造的。
5.过渡 承上启下
6.赞美 自豪 自然 从容 缓 通过对比表达对昔日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7.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 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西洋景观
8.承上启下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9.A
10.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听到了悦耳的鸟鸣,闻到了怡人的花香。
11.D12.D13.B
14.一个女子跑到工地上来寻找她的丈夫范喜良。我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尸首埋在城墙里了。她听完大哭起来,直哭得天昏地暗。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她哭倒了,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首。
15.我内心一阵悲痛。 16.寻找食物
17.我喜欢短文中的文字,因为上面的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生动,更形象。(或:我喜欢下面文章的写法,这样写更简练。)
18.南非穿山甲的头像一个尖尖的圆锥,这样才利于钻人蚂蚁的巢穴吃蚂蚁。它的眼睛很小,眼睑很厚,即使蚂蚁再霸道,它也不怕被蚂蚁咬伤眼睛了。
19.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被父母保护的样子,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疼爱和怕孩子受到伤害的心情。
21.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22.孩子做错事让父母感到心疼和无奈,父母对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而感到心疼,因为爱孩子所以才觉得心累。
23.照应文章标题,点明文章主旨,体现了父母父母打孩子是想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良苦用心。引起读者的反思。
24.表明自己观点,感情基调不离开亲情,无论哪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25.C
26.默默无闻做贡献 外表好看,但对别人没有用处 27.不怕困难 遇到困难就退缩 28.时间
29.傍晚,火烧云布满了天空,金黄色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为孩子们织成了一条金黄色的毯子。
30.鸟语花香 绿树成荫 落叶纷飞 银装素裹 31.A
32.排比 拟人
33.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先从整体的“面”上写出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然后从局部的“点”上抓住白荷花的三种不同的形态来进行描写,突出了白荷花的不同姿态的美。这样点面结合,就把夏天的荷塘美景写得栩栩如生。
34.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武都的千亩荷塘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5.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36.A
37.闲适的心情 38.慌张 喜悦 39.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鹅毛大雪 胆小如鼠 40.心理 舍己为人
41.海力布把动物说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42.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大家。 43.想要。 鞋子。 量。 就。 44.B45.C
46.思维僵化,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 47.B
48.有恒心则绝对没有成不了的事情。 49.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