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僧传 世说新语

来源:小奈知识网


《高僧传》和《世说新语》之间的关系

一、体例结构

《高僧传》是南北朝时期梁代僧人慧皎所作,记载了从汉明帝永平十年(67)到梁天监十八年(503)共四百多年的僧史,正传257人。全书共14卷,前13卷分为10科: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遗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最后的一卷为序和总目。这10科主要是通过僧人的专长和活动来分类的。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二、人物品评

人物品评,由来已久。东汉的选举制度以“察举征辟”为入仕之道,人物品评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出现了一些人物品评的权威人士,他们以个人的道德行为作为品评衡量人物的主要标准,直接影响到士人的名誉、声望、升迁提拔和政治前途。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与名士清淡的影响,人物品评更是蔚然成风。只是原来作为入仕主要依据的人物品评,逐渐演变成注重对人物才情、容貌、品性、智慧和风度的品评。到南北朝时期的刘宋,人物品评原来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则一变而为审美的了。

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样的“名士教科书”便将人物品评作为其主要内容之

一,以简约隽永的语言或形象化的比喻,评论和品鉴人物的内在品格之美、才情之美和外在的仪容风度之美。《高僧传》中的人物品评继承了东汉以来品评人物的传统,沿袭了《世说新语》品评人物的方法,一方面引用了许多名士、传主师友的评论和品鉴或民间的俗语、谚语对人物进行品评;一方面又在传文中直接发表对人物的评论。

三、写作手法

自然景物来比喻人格之美

比附

作者的意图

《高僧传》对《西游记》的影响

《高僧传》在神异上卷中,正传四人,附见一人,分别是佛图澄、单道开、竺佛调、曹域。下卷中正传十一六人,附见十一人,分别是健陀勒、河罗竭、竺法慧、安慧则、涉公、释昙霍、史宗、杯度、释昙始、释法朗、邵硕、释慧安、释法匿、释僧慧、释慧通,释保志。主要包括以下八项:

1、预言

《高僧传》神异本领中分量最重,几乎其中所记载的僧人都有

这样的一种异能。例如,有一则是释慧安乘船去湘川的路上患了疾病,便向身旁的船主说:“贫道命必应尽,但出置岸边,不须器木。气绝之后,即施虫鸟。” 释慧安能预一言

自己的生死,从佛教神通来讲可以联系到宿命通,即知晓自身以及六道众生宿世生命行事的能力。

2、神足

神足围绕的是人类的脚,有神足的僧人具有常人不具备的异常能力,他走路如鸟儿一般快速飞行。正如《高僧传》中对单道开的记载:“阜陵太守遣马迎开,开辞能步行,三百里路,一日早至。”场同样,对健陀勒的描写是:“有人健行,欲随勒观其迟疾,奔驰流汗,恒苦不及。”另外,杯度也具有神足能力:“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度徐行,走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度河,无假风掉,轻疾如飞。俄而度岸,达于京师。”夕二是变幻自在,主要指分身异处。《高僧传》中对曹域的分身是这样记载的“:数百人各请域中食,域皆许往。明旦五百舍皆有一域,始谓独过。后相雌问,方知分身将焉。”

治病

3、天眼

《高僧传》中,天眼主要以透视眼最为典型。键陀勒就有这样的本领,如健陀勒的记载:“后一谓众僧曰:‘洛东南有盘编山,山有古寺庙处,基墉犹存,可共修立。’众未之信,试逐检视。入山到一处,四面平坦,勒示云:‘此即寺基也。’即掘之果得寺下石基。后示讲堂僧房处,如台皆验,众咸惊叹,因共修立,

以勒为寺主。”

4、分身

应身、化身均为法身的变现。分身是诸佛以方便力,化有缘之众生,分身于十方,而现成佛之相。分身神迹在众多佛经中都被提到。如《妙法莲华经玄义》解释一说:“被加者,同名法慧金刚藏等,不言彼佛是舍那分身。今明三变土田,一方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土,满中诸佛悉是释尊分身。”又如:“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⑤分身的具体表现有:“有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随意欲行无数变化,或分身为百千之数,复还为一,飞行虚空,石壁皆过,踊没自由,观地无地想,了悉空无。”

5、持咒念法、治病、通灵

使用杨柳拂水的方式,如《高僧传》对眷域的记载“:域往看之,曰‘:君欲得病疾差不。’因取浮水一杯,杨柳一枝,便以杨柳拂水,举手向永文而祝,如此者三。因以手溺永文两膝令起,即起行步如故。”匀还有使用咒语唤出神龙解救干旱的例子。如《高僧传》对涉公的一记载:“以荷坚建元十二年至长安,能以秘祝祝下神龙,每旱,坚常请之叽龙,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中观之,咸欺其异。’垦奉为国神,士庶皆投身接足,自是无腹炎旱之忧。”

6、神力

神力这种异能在《高传》中表现为身体强壮,具有不同于凡人的强大力量。其中诃罗竭最为典型,“至晋惠帝元康元年,乃西入,止娄至山石室中坐禅。此室去水既远,时人欲为开涧,竭曰:‘不假相劳。’乃自起以左脚踞室西石壁,壁陷没指,既拔足,水从中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