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附属工程技术交底
胶新线ZH-20-3标段路基工程进入加固及附属工程施工阶段,为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作如下技术交底: 1.编制依据
依据:胶新线ZH-20设计施工图;《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工地实验手册》Q/JT6-S01.02-1999。 2.概述
胶新铁路ZH-20-3路基附属工程主要为路基加固防护与及地表排水沟两部分组成。路基加固防护工程主要为带截水沟拱型骨架护坡、铺设固土网垫护坡、浆砌片石护肩、浆砌片石护坡等;地表排水沟主要为浆砌片石排水沟、拼装式混凝土板护面排水沟及少量盖板排水沟。 3.附属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3.1水泥砂浆片石砌体工程 3.3.1一般规定
1、基础砌体施工前,应按有关规定对基坑进行隐蔽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2、砌体沉降缝、伸缩缝、泄水孔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3、当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基础砌体;当基底为土质时,可直接坐浆砌筑。 3.1.2材料
1、砌体工程的石料应质地坚硬,不宜风化,无裂纹,石料表面的污渍应与清除。用于附属工程的片石强度不应低于MU30,且边缘厚度(或片石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
2、本标段所用水泥由中国铁道物资上海公司提供,水泥标号采用425号,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对水泥出厂日期逾3个月的,应按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进行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3、水泥应现进现用。袋装水泥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掷,并在储运过程中采取防潮措施,不得露天存放。
cheng
cheng
4、细骨料一般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使用前进行清筛,并按规定要求每400M3报验一次。
5、拌制砂浆用的水采用饮用水。 3.1.3砂浆
1、砂浆的(理论)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在使用前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及时调整,确定施工配合比。
2、砂浆一律用机械拌和,严禁使用人工拌和砂浆。
3、拌制砂浆用料应用磅秤量称,严格控制配合比。
4、砂浆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可用直观法检查,即用手捏成小团,以指缝不出浆,松手后不松散为度。
5、砂浆应随拌随用。当在储运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1.4砌体砌筑
1、砌体应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宜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段内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应饱满。
2、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宜选用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应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3、定位砌块砌完后,应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且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砌缝饱满。
4、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应互相交错、咬搭,无通缝、狭缝,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先干填石料,而后铺填砂浆。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空隙。
5、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得超过4c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石料的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cm。
6、使用有层理的石料时,层理应与受力方向垂直。 7、勾缝采用凹缝,凹缝为美观实用。 3.1.5养护
1、应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2、砌体砌筑完后,应用草袋等覆盖,24小时后洒水养护,砌体保持湿
cheng
cheng
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 3.1.6质量检查
1、每100m3(不足100 m3 亦以100m3计)砌体,应做一组评定砂浆强度等级的试件。当水泥品种、标号或配合比等有变动时,均应另作试件一组。
2、试模尺寸为70.7mm×70.7mm×70.7mm(一组六块)。将拌好的砂浆分两层(每层厚度约为40mm)装入涂过矿物油的有底试模内。
3、用捣棒(直径20mm,长为200mm的钢筋棒,其底部加工成平面,质量为493g±5g)对每层砂浆沿螺旋方向均匀捣插25次。
4、砂浆试件成型0.5-1小时内,应用刮刀刮掉多余砂浆,并抹平表面。用墨汁编号、注明日期。在20℃左右条件下静养24小时后脱模。
5、脱模后,在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28天进行强度检验。
6、砂浆抗压强度的合格条件应符合如下要求: (1)同批试件的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值。 (2)任意一组试件的最低值不低于设计值的85%。 7、砌体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体所用各项材料的类别、规定及质量符合要求。
(2)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砌缝砂浆铺填饱满,勾缝坚实、整齐。
(3)砌体位置、尺寸不超过允许偏差(详见各类型)。 3.1.7砌体冬期施工
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有关规定执行。
2、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使其受冻。
3、砌体冬期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可采用在养护期间不加热的蓄热法、掺盐砂浆法、冻结法和负温早强砂浆法。
4、砂浆宜在暖棚内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
5、砌体所用的石料、混凝土预制块和砂应清楚冰雪冻块,并宜根据工程进展,将其提前运至棚内。石料和混凝土预制块表面与砂浆的温差不宜超过
cheng
cheng
20℃。
6、砂浆应采用保温容器运送,中途不宜倒运。砂浆应随拌随用,每次拌量宜在0.5h内用毕。已冻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2 附属混凝土板、块预制 3.2.1材料
1、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水泥按3.1水泥砂浆片石砌体工程中水泥要求执行。
2、混凝土所用的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优先选用中砂。使用前进行清筛,去除泥块、杂质。
3、运抵工地的细骨料应按不同产地、规格、品种等条件分批储存,并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取样试验,按批提出试验报告,作为本批细骨料的技术依据。 4、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用坚硬耐久的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2,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宜选用连续粒级,不宜用单一的单粒级粗骨料拌制混凝土。
5、运抵工地的粗骨料应按不同产地、规格、品种等条件分批储存,并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取样试验,按批提出试验报告,作为本批粗骨料的技术依据。 6、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规定进行检验。 3.2.2配合比
1、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原材料质量检验结果以及混凝土施工和和易性等要求由试验室确定。
2、混凝土施工开盘前,工地试验人员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并应有混凝土配料单。 3、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在30-50mm。 3.2.3拌制
1、混凝土使用机械拌制。
2、混凝土所用的计量装置应定期检验。
3、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各项材料应按重量投料。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称重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cheng
cheng 序号 1 2 3 材料名称 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掺和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溶液 工地允许偏差% ±2 ±3 ±1 注: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
4、机械拌制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时间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表要求: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min)
搅拌机类型 强制式 自落式 搅拌机出料量 ≤500 1.0 1.5 >500 1.5 2.0 注:①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制细砂的混凝土时,宜延长搅拌时间; ②当掺用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宜延长。
3.2.4运输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沁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搅拌,但不得不再次加水。
2、运输设备的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漏水,并经常清除粘附的混凝土。
3、混凝土运输的允许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规定:
混凝土运输允许延续时间
从搅拌机倾出时的混凝土温度(℃) 20~30 10~19 5~9 运输允许延续时间(min) 45 60 90 3.2.5预制
1、制作预制构件的基础应平整坚实,并应有防、排水设施。
2、钢模板制作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TBJ212)
cheng
cheng
的要求。预制前应严格检验模具的各部尺寸,其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整体式模板制造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项目 长度和宽度 厚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5 ±3 1 3 用靠尺检查 附 注 3、混凝土采用表面振捣器振捣,表面振捣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捣部分的边缘。
4、每块混凝土构件浇筑应一次完成。 5、养护:
①混凝土浇筑后应根据气候条件,最迟不超过12h即覆盖和洒水,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操作时,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②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为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养护时间(d)
相对湿度 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21 14 <60%(干14 60%-90%7 可不再另洒水养护 >90%(潮湿环境) 燥环境) (较湿环境)
③当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堆放机具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5、预制构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模: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②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cheng
cheng
6、构件预制完毕后,应用油漆在每个构件上写明型号、规格、制作日期和编号。
7、构件搬移: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8、构件运输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搬移所要求的强度 9、预制构件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存放构件的场地应平整,并有放、排水设施。
②存放构件时,应按构件的刚度及受力情况确定存放方式。
③水平分层存放构件的码垛高度,应按构件的强度及码垛的稳定性确定。 3.2.6质量检查
1、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进行下列质量检查: ①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试验报告和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②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用量和拌制方法,每一工作班至少2次。 ③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查,每一工作班至少2次。
2、混凝土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试样,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每拌制同配合比的混凝土100盘,且不超过100 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组。
试件采用边长150mm的立方体。
3、对养护、拆模及拆模后的混凝土外观应进行检查。
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当混凝土表面存在空洞、严重蜂窝和深度裂缝等较大的缺陷时,应经检查分析后作出处理。
合格:局部出现少量蜂窝、麻面,经修补后不影响外观和质量。 优良:表面光滑平整,无蜂窝、麻面。
4、混凝土强度质量应按混凝土试件强度予以评定,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有关规定。 3.2.7冬期施工
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有关规定执行。
2、冬期施工期间,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使其受冻。
cheng
cheng
3、冬期施工可选择下列两种方法:
①在养护期间不需对混凝土加热的蓄热法、掺外加剂法、负温早强混凝土法。
②在养护期间需利用外部热源对混凝土加热的暖棚法、蒸汽加热法。 4、冬期混凝土的配置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
②水及骨料应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筑需要的加热温度。
首先应将水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水泥。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预热。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 ③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④拌制设备宜设在温度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拌制混凝土前应及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⑤混凝土的运输容器应有保温设施。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减少中间倒运。 5、当混凝土需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和地基接触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 6、混凝土开始养护的温度,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 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外露表面应覆盖,在负温条件下不得浇水。
②混凝土初期养护的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
定温度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③当混凝土的温度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时,其强度不应低于
3.5Mpa。
7、检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混凝土拌制、浇筑时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
掺用防冻剂混凝土养护温度检测次数,在强度未达到3.5Mpa以前,每2h检测一次,达到以后每6h检测一次。
cheng
cheng
3.3 附属、加固及防护工程类型及各项要求 3.3.1 M5水泥砂浆片石排水沟
1、排水沟水沟大样图如下图所视,单位以米计。
0.4240.40.4241:10.30.649梯型水沟大样图
2、采用M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具体详见3.1 M5水泥砂浆片石砌体工程。
3、施工前应按水沟尺寸做施工用木架,以便挂线。
4、个别地段水沟深度、沟壁坡度应根据设计施工图(平面图、横断面)及现场情况确定。
5、地面水沟设置一般应保证路基坡脚外不小于2米护道。 6、线间水沟根据路基填料适当设置泄水孔。
7、每20m设置伸缩缝一处,缝宽2cm,沥青麻筋填塞。
8、沉降缝根据基础地形情况适当设置,缝宽2cm,沥青麻筋填塞。 9、端面尺寸、铺砌厚度允许偏差值见下表:
序号 1 2 项目 底宽、顶宽 深度 允许偏差 +50mm -20mm +100mm -30mm 抽查沟长100m 6 尺量 检验数量 范围 点数 检验方法 0.3 cheng
cheng 3 铺砌厚度 -10%设计厚度
3.3.2 M5浆砌片石护肩
1、护肩大样图如下图所示,单位以米计。
0.60.31:1.51.05 2、用于固土网垫护坡路肩护肩、路堤边坡平铺土工格栅路肩护肩、其它浸水路基地段路肩护肩。施工要求详见“3.1水泥砂浆片石砌体工程”。
3、每20m设置伸缩缝一处,缝宽2cm,沥青麻筋填塞。
4、沉降缝根据基础地形情况适当设置,缝宽2cm,沥青麻筋填塞。 5、施工中应根据路基面坡度向外顺坡,以利排水。 3.3.3边坡斜铺固土网垫护坡
一、技术要求
1、路堤由坡脚至路肩全坡面斜铺固土网垫并喷播植草,固土网垫用竹钉固定,竹钉长度≥0.2m,间距1.0m,梅花形布置。
2、护肩用M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顶宽0.6m,厚0.3m。施工及技术要求详见“3.1水泥砂浆片石砌体工程”及“3.3.2 M5水泥砂浆片石护肩”
3、固土网垫顶部压入护肩不得小于0.3m,坡脚处应埋入地面以下0.3m。 4、铺设固土网垫后,在其上均匀撒土,以盖住网垫为宜,并轻轻夯排。 5、铺网垫及撒土完成后,于路堤两侧坡面及坡脚外2米范围内喷薄植草,其施工流程及施工要求详见“胶新施路通12”喷播植草设计图。
6、示意图及各部尺寸详见“胶新施路通02”路堤边坡防护铺设固土网垫设计图。
二、施工要求
1、铺设固土网垫前应修整边坡,使坡面平整密实,以使固土网垫能与边坡紧贴。坡面先洒水至边坡0.3m湿润为止,以利草籽生长成活。
cheng
cheng
2、网垫应与坡面紧贴,不得出现空隙,对不紧贴之处加钉固定钉。 3、每副网垫铺设时,搭接长2cm,并注意搭接处上层网垫要紧贴下层,不留间隙。
4、聚乙烯固土网垫,质量≥350g/m2 ,黑色四层网结构,(底网为两层双相拉伸网,上网为两层有规律的波浪形凹凸网),网垫厚度(即网高)15mm, 纵向抗拉力≥2.0kN/m2 ,横向抗拉力≥2.0kN/m2 。
5、固土网垫应从正规厂家采购,严禁从各代理公司采购,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保管、施工应严格按有关的设计施工图及施工规范和《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有关规定执行。
3.3.4拱型骨架护坡(4×4m M5浆砌片石)
一、技术要求
1、拱型骨架净距4m×4m,拱部骨架宽0.4m,主骨架宽0.4m,骨架嵌入路堤边坡深0.4m,外露截水槽0.1m。
2、为便于分流排除地表水,截水骨架设L型,主骨架设U型,宽0.8m,底厚0.4m,两边边槽宽0.1m,高0.1m。
3、拱型骨架内喷播植草时,其施工流程及要求详见“胶新施路通12” 喷播植草设计图。
4、为便于养护,在适当位置设宽0.6m,厚0.5m的M5水泥砂浆砌片石踏步。
5、每隔12-16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深0.2m。
6、骨架以M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截水槽部分采用C15素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其尺寸为0.3m(长)×0.25m(宽)×0.1m(厚)。
7、骨架内种紫穗槐时,紫穗槐穴距0.4m,每穴2棵。
8、骨架内铺正六边形空心C15混凝土预制块时,材料为C15混凝土,块内种草。与骨架结合处的空隙用M5水泥砂浆填平补齐。
正六边形空心C15混凝土预制块各部尺寸如下图所示:
cheng
cheng ⅡⅠⅠⅡⅡ----Ⅱ单位:厘米Ⅰ----Ⅰ 9、M5水泥砂浆砌片石施工方法及要求详见“3.1水泥砂浆片石砌体工程”;C15混凝土预制块施工方法及要求详见“3.2 附属混凝土板、块预制”。
10、各部尺寸及示意图详见“胶新施路通02”路堤坡面防护带截水沟拱型骨架护坡设计图及“胶新施路通04”路堤坡面防护带截水沟拱型骨架护坡内铺混凝土空心块设计图。
二、施工要求
1、施工前应按《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并拍实使坡面平整。
2、骨架砌筑前应按设计形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 3、骨架内坡面应与骨架坡面保持一致。
4、骨架应与截水槽同时施工,施工时要求水泥砂浆饱满,砌筑后边缘应回填好,夯填密实,防止表水侵入冲毁骨架。 3.3.5拼装式混凝土板护面地面排水沟
1、水沟布置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六边形空心块图cheng
cheng 壁板Ⅰ壁板Ⅱ(a)断面布置图 壁板Ⅰ壁板Ⅱ壁板Ⅱ壁板Ⅰ底板水沟中线(b)纵向半平面布置图2、150号混凝土预制块应先期预制,施工方法及各项要求详见 “3.2 属混凝土板、块预制”。
①预制块示意图如下:
底板壁板Ⅰ壁板Ⅱδδ构件平面及端面图 ② 凝土板尺寸见下表:
cheng
附 cheng 水沟断面尺寸壁板底 板(cm) 边坡 (m) (cm) L(cm) δ(cm) H b b a d e B B/2 1:1 0.6 0.4
2、施工前,沟基按设计要求精确放样,开挖后沟壁及沟底按各部尺寸整平夯实,以保证水沟的顺利安装和外观圆顺、平直。
3、施工要求:
(1)在粘性土层内者应加设垫层。
(2)拼装构件缝宽1cm,用75号水泥砂浆砌缝。
(3)每隔15-30m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2cm,用沥青麻筋填塞。 (4)水沟设置一般应保证路基坡脚外不小于2米护道。
4、为拼装错缝用,应准备一些半块的壁板Ⅰ和壁板Ⅱ (即壁板Ⅰ和壁板Ⅱ尺寸中纵向长为L/2=24.75cm,应根据伸缩缝或沉降缝的具体设置确定数量,并相应减少该部位整块壁板Ⅰ和壁板Ⅱ的数量) 。
5、根据设计要求,在受交通影响及特殊地段需埋设混凝土圆管(Φ0.5m)通过。施工要求按《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10209-2002)中“7.6非金属管安装与铺设”的有关规定执行。 4.其他
4.1设计工点里程位置详见《胶新铁路施工图》。 4.2站场路基排水工程采用标准图、通用图如下:
序号 1 2 图别 图号 图名 铁路车站排水构筑物 编制日期 2001 编制 单位 铁二院 铁二院 附注 49.5 8 40 6 6 2 56 28 部通 贰站(01)8011 部通 贰站1006 铁路路基地面排水建筑物图 1976
4.3站场与区间水沟衔接地段,施工前应作好水沟标高、纵向坡度的复核。 4.4按设计要求,提高外业测量精度,作好单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chen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