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奶业区域发展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年第9期F00dandNutitionirnChina2007我国奶业区域发展研究・周旭英,苏胜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0O08叻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快速发展,其区域生产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分析了奶业区域布局演变,    从品种、饲草饲料资源、经济条件等乙方面分析影响奶业区域布局的形成,研究不同区域奶业发展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战略。关键词:奶业;区域发展;奶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有了较大发展。2仪〕5年奶牛存栏1216万头,奶类总产量2865万t,人均奶类占有量达21.7吨。奶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第三阶段是21洲川年至2005为高速增长阶段。该阶段奶牛存栏头数和牛奶产量分别由488.7万头和919.1万蹭加到1216万头和27534万t,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0刃%和25.2%。1    980年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仅1‘Zkg,到2000年增长到6.kg,年均增加27069,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9%。匹0丫手以后,人均牛奶占有星J曾长迅猛,21互巧年为21.7‘9,年均增加3.倪kg,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69%。1奶业区域布局演变1.1奶牛数量与牛奶产量快速增长    180年以后,我国奶业可大体上划分为三个发展阶9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至195为平稳增长阶段。该阶段12区域发展态势从区域分布看,牛奶生产更集中于北方的优势区域    带,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南方一些省均呈持续高速发展态势。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奶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37,%。内蒙古、新疆、河北、黑龙江4省饲养数量占全国饲养量的65.2%,饲养数量较大还有的有山东、陕西、山西、河南、辽宁、云南、宁夏、北京、青海、四月}、天奶牛存栏头数和牛奶产量分别由61.1万头和11.4万t增加到4172万头和576,4万t,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34%和11.1%。第二阶段是19%年至199年为停滞阶段。该阶段牛奶产量略有增长,由629.4万t增至717石示,但奶牛存栏头数由447.0万头卜降到442名万头,是自1980年项日资助: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及其资源保障研究    (20[日D阳3J的3)(2004DIB4”42),“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研究”作者简介:周旭英(1964一),女,湖南韶山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牧业经济、农牧业布局领域的研究工作过合理膳食需求。2002年全国居民膳食与营养健康调查原料大豆的最大优势是非转基因大豆。有关部门应采取支持政策,鼓励国内企业打非转基因大豆品牌,在积极开拓本土市场的同时,扩大海外市场,提高大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转基因大豆管理条件的执行力度,所有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产品,都应在产品包装醒目位置明显标识。监督部门要严格执法,对违犯条例的企业与产品,加大处罚力度。媒体要客观宣传转基因大豆的安全隐患,提高居民对转基因大豆的认识水平,引导居民多消费非转基因大豆。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植物油消费量达到11.gkg,城镇居民更是高达14,kg,农村居民也达到r7o.gg,已明显超k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gkg推荐水平。当前,各种慢性病的大幅度增加、肥胖与超体重人群比例的不断提高,是动物性食物与油脂消费增长过快的直接后果。有必要采取相关调控措施,适当控制油脂产业,特别是大豆油脂产业的过快发展。第四,加大转基因大豆管理条件的执行力度。我国    万方数据周旭英等:我国奶业区域发展研究津、江苏、甘肃、吉林等14个省(市、区)。20(I5年,这14个省(市、区)的奶牛存栏头数和牛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87%和86刀%。从牛奶类产量看,年产量在100万t以上的有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新疆、陕西、河南7省区,占全国总量的737%。1.3奶牛品种和生产水平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是荷斯坦牛及其杂交改良牛,    还有一些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在1216万头奶牛中,纯种荷斯坦(黑白花)奶牛约400万头,良种荷斯坦牛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黑龙江、内蒙古和部分农区;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二河牛和新疆褐牛主要分布在广大牧区。0201一2004年期间,中国仅仅从澳大利亚就进口奶牛12.8万头。20叫年全国奶牛单产535    7kg,大规模饲养奶牛的单产为624.k4g。而美国、以色列平均单产达8刃:gk),丹麦、法国、日本等国也在650〕kg以上。北京地区大规模饲养奶牛的单产为8695kg,高于美国、以色列平均单产。1.4生产方式    我国奶牛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83%的农户饲养规模1一5头,饲养的奶牛数量占45%,牛奶产量占373%;146%的农户饲养规模5一20头,饲养的奶牛数量占293%,牛奶产量占27.6%;2%的农户饲养规模20头以上,饲养了25夕%的奶牛,牛奶产量占35.1%。在组织形式上,以农户生产、龙头企业松散收购为主。近年来,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己开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原料奶基地,这种产业化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所接受。2影响奶业区域布局的主要条件我国的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品种资源、自然气候资源、饲草饲料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几方面条件的限制。2.1品种目前,我国饲养的奶牛品种基本上是荷斯坦纯种奶    牛或是其杂交后代。荷斯坦奶牛本身耐热性能差,要求的适宜温度为6一24℃,最适宜的温度为8一16℃。当外界温度超过30℃时,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可降低25%一50%。同时,由于温度升高,奶牛发病率高,情期受胎率也大幅度下降。荷斯坦牛不适应南方地区的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即使是饲养在靠近北方万方数据的上海和南京等地,也会产生热应激反应,致使泌乳性能下降,经济效益不高。因此,荷斯坦奶牛最适合我国北方的自然气候条件。南方成母牛产奶量一般仅为每头300kg,远低于北方各省,如北京680多kg。2.2饲草饲料资源    从饲草饲料资源条件上看,我国北为有丰富的玉米、优质首箱饲料饲草资源,而南方地区普遍缺乏玉米饲料资源,而玉米饲料是奶牛必不可少的优质精饲料。南方饲养奶牛所需精饲料和优质牧草主要从北方购人,饲养成本过高,从而导致南方饲养黑白花奶牛的鲜奶成本过高,如福建厦门收奶的价格为3.56元/kg,远高于同期北京198元/kg的价格。2.3经济条件2.3.1市场消费需求影响我国居民乳品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实际上,能够对居民的乳品消费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即饮食习惯、乳品价格和居民的收人水平。居民的乳品消费量与乳品价格呈负相关,即乳品价格越低,居民对乳品的消费量就越高,反之亦然。但是,乳品价格主要由生产成本加上适当的企业利润而构成,而生产成本和企业利润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所以决定了乳品价格也具有刚性;居民的乳品消费与购买力呈正相关,即购买力越高,居民对乳品的消费量就越大,当居民的购买力水平高到一定水平后,乳品价格就不再是居民消费决策重点考虑的因素。除了价格和购买力外,饮食习惯也是影响居民对乳品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的乳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城镇和传统牧区。20    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品消费量为24.89kg,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乳制品量为286kg,城乡乳制品消费比为9:1。城镇中又主要集中在北方一大中城市,增幅保持在20%一30%,并逐步向小城市打展。2自洲〕年以来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增加很快,增长速度高达21乡6%,比城镇居民高17石个百分点。2.3.2劳动力素质从劳动力资源条件上看,我国北方的农牧民接触奶牛的历史比较长,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奶牛饲养、管理、防疫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北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于南方,所以北方农牧民的外出就业机会远不如南方农民那么多。饲养奶牛也就自然成为他们就业和创造家庭收人的一种理想选择。2.3.3技术进步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河北等省市区因其规模化饲养水平高,以良种为主,单产绝对中国食物与营养水平远高于其它省份,部分农场的奶牛单产水平达到800okg以上。随着一些实用技术的加快推)、    一应用,我国奶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开发了奶牛高效饲料添加剂等系列产品,为奶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不同区域奶业发展重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为基础,优化奶牛布局    结构,强化奶源基地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和科技进步,主攻单产和质量,大力提高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优质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奶业稳定、协调、健康发展3.1京津沪奶业生产区京津沪奶业生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奶源和奶制品生产    基地,奶业生产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生产水平较高。0025年北京、上海、天津奶牛存栏393万头,牛奶产量51.14万t。2005年L匕2仪以年减少奶牛存栏数1.1万头,牛奶产量增加lt2万t(表]9)。其中北京、上海奶牛数量减少,牛奶产量增加,而天津是奶牛数最与牛奶产量双增。表明北京、上海未来奶业发展的趋势是走内涵增长型发展道路,不靠数量的扩张。该区域乳制品消费市场大,加工能力强,牛群良种化程度高,中等规丰鬓饲养的奶牛单产6O84kg以上,大规模饲养的奶牛单产65以水9以上,北京大规模饲养的奶牛单产水平达到8695kg。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源紧缺。表12co5年不同区域奶牛生产与结构区域奶牛数量(万头)牛奶产量(万t)151鸿12355拍2.739942的227534奶牛比重〔%)牛奶比重〔%)京津沪奶业生产区东北、内蒙古奶业生产区中原奶业生产区西部奶业生产区南方奶业生产区全国粼328注32687791216_1发展思路:该区域要以高标准养殖为主攻丈向,通过    建设和完善良种繁育和规模化养歹首,加快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率先实现奶业现代化‘促进城郊经济和谐发展。为1    0年灌弓域内奶牛存书{量将在35刀头以上,奶牛平均单产提高巧%左右,鲜奶产量年翻羹增1%左右,规模化、标准化生护水平刊湿提高。刀日)年,区域内奶翎有栏量将在1历头以上,提高奶牛单产,稳定鲜奶尹量,满足大圳沛鲜奶供应;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进.步提高(表2)。表220,0一2020年不同区域牛奶生产情况预测区域奶牛(万头)京津沪奶业生产诞东北、内蒙古奶业生产卜中原奶业生产区牛奶产量(万t)151412355702739942(因22020奶牛〔万头)牛奶产量(万t)1印17即11X喊〕以X)250奶牛(万头)牛奶产量(万t)17028001自)1{减X〕如O35绷绷4ocloc拍55C45G450150黑3281326名779西部奶业生产区南方奶业生产区3.2东北内蒙古奶业生产区东北内蒙古奶业生产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和    内蒙古,为牧区、农牧结合的奶业发展类型。2图5年4省(区)奶牛存栏41  77万头,牛奶产量1235.5万t,分别占合手段,引导奶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不断提高良种化程度和饲养水平。012    0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500万头左右,努力提高奶牛单产,鲜奶产量年均递增6%以L。2O2。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550万头左右,重点提高奶牛单产,鲜奶产量年均递增5%以匕3,3中原奶业生产区全国总量的343%和44一9%。区域特点是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饲养成本低,奶牛群体基数大,但单产水平不高,分散饲养比重较大,与主销区运距较远。发展思路:要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小区、适度规模的    奶牛场和牧区半舍饲养殖。通过政策、技术、服务等综中原奶业生产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4    省。2(X巧年4省奶牛存栏328里万头,’!奶产量7027万t,万方数据周旭英等我国奶业区域发展研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7.0%和255%。区域特点是地理位置优越,饲料资源丰富,加工基础好,但奶牛品种杂,单产水平低,改良与扩群任务比较繁重。发展思路:要发展专业化养殖场和规模化小区,扩    大养殖规模;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建设原料奶产业带;加快奶牛改良步伐,尽快提高奶牛单产水平。02    10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4lx〕万头左右,奶牛平均单产提高15%左右,鲜奶产量年均递增7%左右。2020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450万头左右,奶牛平均单产提高10%左右。3.4西部奶业生产区西部奶业生产区包括新疆、陕西、宁夏、甘肃、青    海和西藏6省(区)。2005年6省区奶牛存栏326,8万头,牛奶产量399一4万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69%和415%。区域特点是奶牛养殖和牛奶消费历史悠久,但牛奶商品率偏低,奶牛品种杂,养殖技术落后,单产水平低,草原生态保护压力大。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奶牛    场,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兼顾奶山羊和托牛生产。发展节粮型奶业,改善草原生态条件,提高草原生产能力,构建特色奶业带。02    10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400万头左右,奶牛平均单产提高20%左右,鲜奶产量年均递增8%左右。2020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450万头左右,奶牛平均单产提高巧%左右。3.5南方奶业生产区南方奶业生产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云    南、四川、江苏等7省区。加05年7省(区)奶牛存栏达到77‘9万头,牛奶产量209,2万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4%和7石%。该区域地处亚热带,高温湿热,区域内奶制品消费市场大。发展思路:在发展荷斯坦奶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    区域内水牛资源优势,发展奶水牛;从改良和勿群起步,积极培育乳品加工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才比以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的生产基地,发展奶酪生产。02    10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100万头左右,奶牛平均单产提高15%左右,鲜奶产量年均递增4%左右。202。年,区域内奶牛存栏量将为巧0万头左右,奶牛平均单产提高10%左右。4.1完善用地政策万方数据应对奶牛饲养场,生产小区以及机械化挤奶站建设    用地视作农业用地,实行优惠政策,降低收费标准。4,2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以种公牛站、高产母牛场为核心,充分利用国内外    遗传资源,建立种源生产基地,满足奶业大发展的需要。从奶牛良种登记人手,搞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不断提高奶牛质量。大力推广行业标准和模式化饲养技术,不断提高奶牛的科学管理水平。4.3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鲜奶及乳品安全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快制定国家生鲜乳质量管理办    法及奶制品的国家标准。建设一批手段先进、功能完善、辐射与服务面积大的质检中心和质检机构,强化对饲料、鲜奶和乳制品的检验和质量监管。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作为主导形式,增加投人,完善动物疫情测报和扑灭体系。加强对牛舍、挤奶站的环境控制,防止生产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使鲜奶质量水平得到提高。以饲料安全为基础,严格控制原料生产、收购加工、辅剂添加等环节可能造成的药物残留和有害物污染,为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奶制品创造条件。.44对奶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银行应对奶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农村信用    社要为奶牛场(户)提供中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范围,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扶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办法筹集发展资金,以缓解自有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快建设步伐。今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编.2006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    6・【2}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05).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伽巧全国饲养业产品成本与收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    6.{4」中国奶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奶业年鉴(2005).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    005〔51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汇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    05.6[」周旭英、罗其友、屈宝香.我国奶牛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代畜牧,2005,工么卜3{7〕谢双红我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2.5:31一35.    4奶业区域发展战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