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二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师资培训班在京举行

来源:小奈知识网
3期 学术信息 449 第二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师资培训班在京举行 2011年8月15—21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人教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支持和资助下,第二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师资培训班在北京中关村自然科学史研 究所举行(图1)。 图1 第二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师资培训班全体学员及部分主讲教师合影 (前排左起:鲁大龙、王扬宗、袁江洋、刘钝、孙小淳、马莉萍、王洛印;罗风河摄影) 我国科学技术史教育目前可分为研究生专业教育,中学生、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提升 公众科学素养的科技史教育三部分,并且正在由研究生专业教育向后二者扩展。而目前我国科技史教 育的师资力量仍十分匮乏,急需培养一些优秀师资。2009年9月l9—-25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 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师资培训班。为顺利开展 本次培训活动,特成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师资培训委员会,聘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 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廖育群任主任委员,孙小淳、吴国盛、袁江洋、关增建、张大庆、鲁大龙为 委员,负责本次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工作;聘请在科技史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15名知名学者 担任主讲教师。 培训班主体课程按照主题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史、西方科学技术史三个专题进行。国际科学技术史 学会主席刘钝、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扬宗分别以“近代科学诞生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浅谈”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介绍了科学史学科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相关的研究 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数学史、天文学史、物理学史、地学史、技术史分别由王渝生、孙小淳、关增 建、汪前进和冯立异讲授。西方科学技术史中的“古希腊科学与哲学”、“中世纪科学史”、“科学革命”、 中国科技史杂志 32卷 “l凸 ‘物理学史”、“西方技术史”、“ 方 学史”、“西方化学史”分别由吴冈盛、郝刘祥、袁江洋、胡化 凯、姜振炭、张人庆和张藜讲授。 小次培训班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科技史教育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招收r 20名进修学员,分别 米 山尔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市第十在中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I2所中学、高校和 教学研究机构,进修人员的构成比例显示J 科技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公众教育的、F衡。为r最大 度地贴近进修人员的实际情况,本次培训班采取r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包括主题报告,课堂讲庵、研讨 班讨论、学员专题报告等,增强了主讲教师与学员之问的交流沟通。 住学员专题报告和讨论答疑环节,各位学员交流了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心得体会,在允分肯定和高度 价教学效果之余,提出厂如下建议:首先,希望培训班的授课对象面向更, 的教学研究群体。随着高 校、职业学校和巾小学科技史教育的普及,科技史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相比科技史々业教育溥弱很多, 大量非科技史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也需要进行科技史的培训和学习。其次,在授课的时问、课时安 排、课程组织形式L,学员普遍要求就每一个专题增加讲授时间,内容包括:授课教师讲解该领域的基小 发展和研究方法、,展开课堂讨论、授课教师介绍该领域目前国际国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再次,由于学员 米 不同的专业领域,对科学史学科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希望在课程难度上综合考虑专业性和普及性 的平衡。针对学员提出的 题,本次师资培训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张柏春,委员袁江洋和鲁大龙一一作 答,并向学员赠送科技史书籍及《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2期(“老科学家成长资料采集 程”r]述 史专辑)和2007年第4期(“科技史学科建设”专辑),鼓励学员继续深入学习科技史知识,培育科技史 研究能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天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