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安防科技学院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对教案的管理,根据教育部《教学管理要点》,制定本教案编写规范。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教学大纲精神,按教材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确定课程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2. 创新性原则。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消化、吸收别人的经验,精心编写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教案。
3. 艺术性原则。就是巧妙构思自己的教案,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4. 操作性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教学思路清晰,能力训练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二、教案编写的要求
1. 教案编写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出符合教师个人独特风格的教案。
2. 教案的编写必须与教学进度表对应,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与教学进度表相一致。
三、教案编写的内容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授课内容和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等的需要,教师要清楚写出通过教学最终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何种技能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学重点,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明确写出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时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应告知学生教学内容的哪部分是难点,并通过怎样的讲授,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3. 教法与学时分配。教师要通盘考虑教学总学时,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确定各章具体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学方法与过程是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
教学方法与过程,抓住重点与难点,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依照教学规律,详细写出教学内容。
5. 作业与思考题。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布置好预定作业,讲明作业要求及完成的时限,并对较难的作业作必要的提示。
6. 参考书目。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列学生必读或供学生参考阅读的书目或论文。
四、教案编写的格式
1. 为便于学院管理,教务处拟统一教案格式,现提供一个教案的标准封面(见附件1)。
2. 一门课程首先要填写教案首页(见附件2),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授课类型、授课课时、教学过程,作业与练习等。
3. 教案的基本单位是课程的章节或教学单元(一般为两节课),一个章节用一页授课单元表(见附件3),后为一般纸张。
4. 在符合教案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各系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采用形式灵活的授课章节表,但系内必须格式统一。
五、教案的管理
1.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制订的教案应保持相对稳定,并上交教务处存档;但讲稿(或讲课提纲)作为教案的组成部分,内容可以根据专业的发展以及每次上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2. 课件在教师授课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课件的质量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PPT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要求:①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②必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意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3. 教案以纸质教案为主体,以电子教案为辅助;电子教案不能代替纸质教案(Word文档编制的教案不属于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必须是由PPT开发的教学内容演示文稿或其他带有课件的教案)。
4. 教案与教学进度表的档案管理,暂时统一由系部上交教务处集中管理,教学进度表置于教案前,一门课程为一卷,同一学期的教学进度表和教案案卷排放一起。教学进度表和教案一般保存5年。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附件一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教 案
20 15——2016学年第 1 学期
系部名称 航空系 课程名称 形象设计 教材名称 职业形象设计 授课班级 15级航空服务 授课教师 黄文静 职 称 助教
2015年10月 12日
附件2
形象设计 教案(首页)
课程 职业形象设计 名称 课程编码 学 分 2 总计: 36 学时 讲课: 12学时 类别 必修课( √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践课( ) 实训: 24学时 任课 黄文静 职称 助教 教师 授课 专业班级: 15航空服务1.2班 共 2 个班 对象 基本 教材 和主 职业形象设计与训练 吴雨潼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要参 考资 料 教学 1、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目的 2、掌握化妆技巧 要求 重点: 1、职业形象的潮流入趋势 2、认识各类化妆品工具及运用方法 教学 难点: 职业化妆技巧 重点 难点 附件3
形象设计 教案(章节首页)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课时 安排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化妆基础 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化妆界的潮流入趋势 2、认识各类化妆品工具及运用方法 3、掌握化妆技术的基本原理 知识要点: 1、 认识各类化妆品工具及运用方法 2、掌握化妆技术的基本原理 技能要点: 教学步骤: 一、美容化妆设计学概述 1、化妆发展史概述 2、化妆材料及工具的分类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为主、多媒体 课后分析与小结:
形象设计 教案(章节首页)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课时 安排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眉形设计 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各种眉型与风格潮流 2、掌握眉型与整体形象的关系 知识要点: 眉型与整体形象的关系 技能要点:设计眉形 教学步骤: 1、眉型认识 2、整理眉型 3、基本修饰法 4、眉型与整体形象 5、眉型与风格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为主、多媒体 练习: 修眉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底妆 目的、要求(熟悉): 了解:底妆的服帖度 掌握:底妆的化妆方法 课时 安排 2 知识要点: 1、底妆的服帖度 2、底妆的化妆方法 技能要点: 底妆化妆 教学步骤: 1.职场底妆粉底的运用 2.职场底妆阴影和高光的运用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眉形与脸型 目的、要求(熟悉): 了解:眉形与脸型搭配 掌握:眉形与脸型搭配 课时 安排 4 知识要点: 眉形与脸型搭配 眉形与脸型搭配 技能要点: 教学步骤: 眉型的画法与各种型的搭配技巧 1.眉型的画法与圆脸型的搭配技巧 2.眉型的画法与瘦脸型的搭配技巧 3.眉型的画法与方脸型的搭配技巧 4.眉型的画法与长脸型的搭配技巧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目的、要求(熟悉): 1.掌握眼线的描绘方法 2.掌握假睫毛的运用方法 3.掌握单双眼皮的特殊处理技巧 课时 安排 4 知识要点: 1.掌握眼线的描绘方法 2.掌握假睫毛的运用方法 3.掌握单双眼皮的特殊处理技巧 技能要点: 画眼线、贴假睫毛 教学步骤: 眼妆技巧: 1.眼线的运用(眼线笔、眼线膏、眼线液的分别运用) 2.睫毛的运用(眼线膏的运用;自然型、夸张浓密型假睫毛的运用) 3.单双眼皮特殊处理技巧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化眼妆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目的、要求(熟悉): 1.掌握阴影的色彩搭配技巧 2.掌握腮红的色彩搭配技巧 3.掌握唇部的色彩搭配技巧 课时 安排 4 知识要点: 1.掌握阴影的色彩搭配技巧 2.掌握腮红的色彩搭配技巧 3.掌握唇部的色彩搭配技巧 技能要点: 画腮红 教学步骤: 一、彩妆色彩构成 1.色彩三元素 2.冷暖色的运用 二、眼影的色彩搭配技巧。 1.冷色调眼影 2.暖色调眼影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画眼影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课时 安排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目的、要求(熟悉): 一、掌握腮红的运用与搭配: 1.装饰性腮红 2.修饰性腮红 二、掌握运用色彩修饰唇部的技巧 知识要点: 一、掌握腮红的运用与搭配: 1.装饰性腮红 2.修饰性腮红 二、掌握运用色彩修饰唇部的技巧 技能要点: 教学步骤: 一、腮红的运用与搭配 1.各种妆面腮红的颜色选择及描画部位 2.各种脸型腮红颜色的选择及描画部位 二、古典式嘴唇与果冻冷唇的画法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根据脸型配腮红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课时 安排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目的、要求(熟悉): 了解:职业妆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掌握:职业妆的化妆方法 知识要点: 1、职业妆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2、职业妆的化妆方法 技能要点:职业妆的化妆方法 教学步骤: 测试、点评每一个妆面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目的、要求(熟悉): 了解:职业妆的眼影、腮红、唇部颜色 掌握:职业妆造型的发饰搭配技巧 课时 安排 2 知识要点: 1、职业妆的眼影、腮红、唇部颜色 2、职业妆职业妆造型的发饰搭配技巧 技能要点: 教学步骤: 一、职业妆的整体特征 1.职业妆的底妆要求(简单、自然、肤色接近本体色) 2.职业妆眼影、腮红、唇部选色 二、职业妆造型的发式搭配技巧 三、职业妆造型的服饰搭配技巧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PPT 作业和思考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目的、要求(熟悉): 了解:职业妆的眼影、腮红、唇部选色 掌握:职业妆造型的发式搭配技巧 课时 安排 2 知识要点: 了解:职业妆的眼影、腮红、唇部选色 掌握:职业妆造型的发式搭配技巧 技能要点: 眼影的化妆技巧 教学步骤: 一、职业妆的总体特征 1.职业妆的底妆要求 2.职业妆的眼影、腮红、唇部选色 二、职业妆造型的发式搭配技巧 三、职业妆造型的服饰搭配技巧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教案(章节)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课时 安排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目的、要求(熟悉): 考核职业妆掌握程度 知识要点: 考核职业妆掌握程度 技能要点: 教学步骤: 一、考试 二、点评每一个妆面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视频欣赏、化妆示范,PPT 作业和思考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形象设计 教案(章节首页)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课时 安排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新娘妆的化妆技巧
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西式、中式新娘妆的眼影、腮红、唇部选色 掌握新娘妆的化妆技法 知识要点: 新娘妆的化妆技法 技能要点:化新娘妆 教学步骤:1、中式、西式新娘妆的认识 2、眼影、腮红、唇部选色 3、整体搭配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为主、多媒体 课后分析与小结:
形象设计 教案(章节首页)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次 课时 安排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请打√)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整体妆面 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整体妆面构成 掌握化妆技法
知识要点: 职业整体妆面的化法 技能要点:职业整体妆面 教学步骤: 1、打底 2、眉毛 3、眼线 4、眼影 5、腮红 6、唇彩 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讲授为主、多媒体 课后分析与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