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5人工回填

来源:小奈知识网
1.5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1.1.1 引用标准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篇 土建工程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 69-87(建筑工程篇)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1.1.2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沟道等人工回填土。

1.1.3 施工准备 1) 材料:

土:按设计要求选用的土质,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含水率符合规定。 2) 主要机具: 蛙式 柴油打夯机 3) 一般机具: 手推车

铁锹(尖头与平头) 靠尺 水准仪

1.1.4 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施工条件:

1) 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 基底处理验收:填土基底及基础以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经验收合格,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3) 施工前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1.1.5 施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检查→分层铺土→分层夯实→密实度检查→顶面标高检查验收。

2) 回填工艺:

a.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b.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控制回填地的含水率,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对含水率大的湿土采取翻松、晒干、风干、掺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 c. 回填土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O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压 实 机 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蛙式打夯机 柴油式打夯机 200~250 200~250 3~4 3~4 每层压实遍数(遍) d.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浇水使土下沉。

e.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填成阶梯形,作成大于1∶1.5的斜坡,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O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f.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内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g.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h.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i.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4) 填方工程雨、冬期施工

a. 填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

b. 土方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c. 雨季施工时,制定防雨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d. 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对,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e. 冬期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距离边坡表层lm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填方上层用未冻、不冻胀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f. 冬期回填土方,每层铺筑厚度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方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Omm。铺冻土块要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回填土方的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方土层受冻。并且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1.1.6 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

a.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b.填方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c. 干密实度其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2) 基本保证项目:

边坡坡度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及施工措施。 3) 允许偏差项目:

回填土允许偏差

表4.2

序号 1 2 3 项目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几何尺寸 允许偏差(mm) ±50 ≤20 大于或等于设计值 检验方法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1.1.7 成品保护

1) 填运土方运输过程中不得碰撞施工定位标准桩等设施。 2) 基坑填土夯实过程中不得碰撞新建基础。 1.1.8 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1) 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回填上层。

2)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夯实遍数和厚度,并检查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的清理,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减少回填土下沉。

3) 控制回填地的含水率,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对含水率大的湿土采取翻松、晒干、风干、掺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

4)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采取护坡桩措施,以防填方土粒流失。

5) 管沟内填土,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填土超过管顶0.5m厚时,方准用动力打夯。

6) 填方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粘土沉降量一般为填方高度的3%)。 1.1.9 质量记录

本施工工艺形成的质量记录: 1) 土方回填工程验收评定记录。 2) 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