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N201310382596-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申请公开

来源:小奈知识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3410063A*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0063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7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310382596.1(22)申请日 2013.08.29

(71)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

地址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72)发明人郑新国 谢永江 翁智财 李书明

刘竞 曾志 仲新华(51)Int.Cl.

E01B 29/04(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所述修复技术包括注浆材料、设备工装,以及相关施工工艺和步骤,所述修复技术具体是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在一定注浆压力、温度和流量等注浆设备工艺参数条件下,以一定的注浆顺序和注浆节奏将一种速凝快硬的注浆材料,通过预先安装在注浆孔中的注浆管注入到无砟轨道道床下部级配碎石中,注浆过程中,采用电子水准仪等精密测量装置实时监测轨道结构高程,以实现对无砟轨道上部结构的精确抬升。本发明无需使用大型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简单、现场作业人员少,能实现对无砟轨道结构高程的精确抬升和轨道平顺性的快速修复。CN 103410063 ACN 10341006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为:所述修复技术包括注浆材料、设备工装,以及相关施工工艺和步骤;所述修复技术具体是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在一定注浆压力、温度和流量等注浆设备工艺参数条件下,以一定的注浆顺序和注浆节奏将一种速凝快硬的注浆材料,通过预先安装在注浆孔中的注浆管注入到无砟轨道道床下部级配碎石中,注浆过程中,采用电子水准仪等精密测量装置实时监测轨道结构高程,以实现对无砟轨道上部结构的精确抬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材料为具有膨胀性或无膨胀性的速凝快硬材料,可工作时间为5s~60s,1h抗压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5%以上;速凝快硬材料为有机类速凝快硬材料聚氨酯、聚脲、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和不饱和聚酯等中的一种,或为无机类速凝快硬材料水玻璃-水泥体系、硫铝酸盐体系和铝酸盐体系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孔的行数和行距是根据轨道结构尺寸和注浆材料扩展半径来确定的,注浆孔整体呈梅花桩形状布置,注浆孔一般为3~5行,行距为0.8m~1.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孔分为抬升孔和填充孔,抬升孔是用于轨道结构高程抬升的注浆孔,在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3m~10m;填充孔是对被抬升后的轨道结构进行均匀填充的注浆孔,线路两侧填充孔兼有调整线路左右两侧承轨台高程作用,填充孔分布在线路两侧以及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0.8m~1.6m;所述注浆孔的方向与注浆孔设置位置有关,线路两侧的注浆孔向线路中间倾斜设置,注浆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60°,中间注浆孔为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注浆孔应深至无砟轨道道床下部级配碎石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抬升孔是用于轨道结构高程抬升的注浆孔,在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5.2m~7.8m;填充孔是对被抬升后的轨道结构进行均匀填充的注浆孔,线路两侧填充孔兼有调整线路左右两侧承轨台高程作用,填充孔分布在线路两侧以及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1.0m~1.4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管包括具有导向装置和快速连接装置的连接嘴、内管、活动外套管以及具有限位功能的密封膨胀元件;所述连接嘴上的导向装置为单向阀,对浆液起定向流动的作用,连接嘴下部与内管连接,上部通过快速连接装置与灌注枪连接,快速连接装置为可活动快速连接夹紧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膨胀元件位于活动套管下部和内管下端外壁具有突起定位装置之间,通过活动套管向下运动压缩膨胀元件,实现径向膨胀,膨胀元件可以为橡胶套管或带金属螺旋骨架的橡胶套管,使用时膨胀元件应位于无砟轨道道床内部的注浆孔下边缘位置;所述注浆管内管直径应与设定的注浆材料流量相匹配,其内径为0.5cm~5cm;所述注浆管长度应能深至无砟轨道道床下部5cm~50cm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顺序为首先进行抬升孔注浆,然后依次进行线路两侧和中间填充孔注浆;抬升孔注浆时,首先从线路最低点的抬升孔开始注浆,然后再对两侧的抬升孔进行注浆;填充孔注浆时,先对线路中左右两侧承轨台高程存在一定差异的点,利用高程较低一侧的注浆孔进行注浆微量抬升,使轨道结构左右两侧承轨台高程基本一致,然后再按梅花桩顺序对线路左右两侧填充孔进行注浆,最后对线路中间的填充孔进行隔孔注浆。

2

CN 103410063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节奏为注一停顺序的循环注浆节奏,其中注浆时间为3s~20s,停顿时间5s~30s;注浆节奏是固定的,或根据抬升量对注浆节奏进行调整,当轨道结构抬升至设计高度的80%~90%时,一般可以适当缩短注浆时间,保持或延长注浆停顿时间,以实现轨道结构抬升高程的精确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设备工艺参数包括注浆设备的注浆压力、流量和温度;所述的注浆压力为注浆设备的液压定量输送系统提供的管道流体压力,范围为0.5MPa~18MPa;所述的注浆材料的流量为从灌注枪中单位时间流出的材料的量,其范围为2L/min~60L/min;所述的温度为注浆设备对注浆材料的有效控制温度,其范围为10℃~80℃;当采用所述的有机注浆材料时,温度控制在30℃~75℃,当采用所述无机注浆材料时,温度控制在10℃~3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压力为注浆设备的液压定量输送系统提供的管道流体压力,范围为6MPa~15MPa;所述的注浆材料的流量为从灌注枪中单位时间流出的材料的量,其范围为5L/min~30L/min。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由现场勘测、抬升方案制定、钻孔、设备安装及调试、注浆管安装、注浆及收尾工作等施工步骤组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抬升前,采用精度为0.05mm以上电子水准仪对沉降区域的无砟轨道结构高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和工程需要,制定出具体抬升方案,并建立抬升点监测网;

B、根据既定的抬升方案标示出注浆孔位置,然后实施钻孔,钻孔时及时清理现场的灰尘,并采用封堵件对注浆孔进行封堵;

C、注浆设备安装就位,并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调试出性能合适的注浆材料;D、清除注浆孔上部的封堵件,采用专用扳手快速安装注浆管,并安排专人检查注浆管的紧固程度和安装深度;

E、按照设定好的注浆抬升工艺参数及注浆工艺,将注浆材料从注浆管中注入到无砟轨道下部结构中,对轨道结构实施抬升,抬升过程中采用电子水准仪对轨道结构相应承轨台(或钢轨顶面)的高程进行实时监测;

F、注浆抬升过程中,可适当改变注浆节奏,缩短注浆抬升节奏中的注浆时间,以确保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当轨道结构被抬升至本次注浆抬升设定的高度后,立即停止注浆;抬升孔注浆结束后,再进行填充孔注浆,以确保注浆材料在轨道结构下部的均匀、密实填充;

G、注浆结束后,立即开展收尾工作;及时对注浆设备进行清洗,拆除注浆管以及并进行注浆孔的封堵,恢复线路通车;

H、若单次抬升高度未达到设定的抬升高度时,可重复步骤A-步骤G的工序,通过多次抬升最终实现无砟轨道道床沉降的修复。

3

CN 103410063 A

说 明 书

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

1/6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结构抬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

道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

[0001]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作为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的主要轨道结构型式,按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路

基上、桥上、隧道内和道岔区四种无砟轨道结构型式。由于一些线路服役时间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区域性沉降等原因,导致局部无砟轨道结构整体道床的下部基础如路基、地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从而产生无砟轨道道床沉降病害。无砟轨道结构道床沉降病害是无砟轨道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路基上和隧道内,它严重影响了列车舒适性,降低了列车的运营速度和铁路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无砟轨道铁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0003] 国内外对无砟轨道道床沉降病害的整治方法很少,主要有采用翻修道床和传统水泥基材料灌浆方法。翻修道床作业时间长,施工机械庞大,作业人员多,不利现场组织管理,且还将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而传统水泥材料灌浆方法,存在浆液在道床底部的扩展不可控,抬升效果差,难以实现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在无砟轨道结构道床沉降病害的快速修复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利“应用注入法对铁路无砟轨道道床沉降进行抬升的系统和方法(201310027717.0)”,仅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抬升方法和注浆顺序,并未涉及关键施工参数和抬升精度控制技术。因此,为根本上解决无砟轨道道床沉降病害的快速修复技术难题,有关注浆材料性能、注浆工艺参数及轨道结构抬升精度控制技术等无砟轨道结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的关键技术方面亟待研究。

[0002]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无砟轨道铁路道床沉降病害整治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适用于沉降无砟轨道铁路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及施工方法,为从根本上解决无砟轨道铁路沉降病害提供精确、快速、经济、便捷的新技术。[0005] 为解决注浆材料扩展可控,轨道结构精确抬升和沉降快速修复等技术难题,本发明人系统研究了注浆材料性能、注浆压力以及注浆节奏等工艺参数对抬升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开展大量的实尺模型试验和实际工况抬升试验验证,发现了对轨道结构的精确和快速抬升的关键不在与注浆材料是否具有膨胀性能,而在于注浆材料应具有快速凝结硬化性能,且匹配相应的成套施工工艺。

[0006]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 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其特征为:所述修复技术包括注浆材料、设备工装,以及相关施工工艺和步骤;所述修复技术具体是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在一定注浆压力、温度和流量等注浆设备工艺参数条件下,以一定的注浆顺序和注浆节奏将一种速凝快硬的注浆材料,通过预先安装在注浆孔中的注浆管注入到无砟轨道道床下部

4

CN 103410063 A

说 明 书

2/6页

的级配碎石中,注浆过程中,采用电子水准仪等精密测量装置实时监测轨道结构高程,以实现对无砟轨道上部结构的精确抬升。

[0008] 所述的注浆材料为具有膨胀性或无膨胀性的速凝快硬材料,可工作时间为5s~60s,1h抗压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5%以上;速凝快硬材料为有机类速凝快硬材料聚氨酯、聚脲、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和不饱和聚酯等中的一种,或为无机类速凝快硬材料水玻璃-水泥体系、硫铝酸盐体系和铝酸盐体系中的一种。当采用所述有机速凝快硬材料时,可工作时间为5s至45s,30min内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以上。当采用所述无机速凝快硬材料时,可工作时间为8s至60s,1h内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所述注浆材料的快速凝结的特性,可实现注浆材料扩展范围可控,而快速硬化早期强度显著的特性,可以对被抬升的轨道结构的实现快速承载的作用。

[0009] 所述的注浆孔的行数和间距应根据轨道结构尺寸和注浆材料扩展半径来确定,为有效、合理控制注浆材料在道床底下的充填效果,注浆孔按梅花桩形状布置。注浆孔一般为3~5行,行距为0.8~1.5m。

[0010] 所述的注浆孔为抬升孔和填充孔,所述抬升孔和填充孔的间距确定依据不同,抬升孔的间距是根据注浆抬升不同高度时的影响范围来确定,而填充孔则根据注浆材料的扩展范围来确定。抬升孔是用于轨道结构高程抬升的注浆孔,在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3m~10m,优选为5.2m~7.8m;填充孔是对被抬升后的轨道结构进行均匀填充的注浆孔,线路两侧填充孔兼有调整线路左右两侧承轨台高程作用,填充孔分布在线路两侧以及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0.8m~1.5m,优选间距为1.0m~1.4m。[0011] 所述注浆孔的方向与注浆孔设置位置有关,线路两侧的注浆孔向线路中间倾斜设置,注浆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60°,中间注浆孔为竖直向下设置。[0012] 所述的注浆管包括具有导向装置和快速连接装置的连接嘴、内管、活动外套管以及具有限位功能的密封膨胀元件;所述连接嘴上的导向装置为单向阀,对浆液起定向流动的作用,连接嘴下部与内管连接,上部通过快速连接装置与灌注枪连接,快速连接装置为可活动快速连接夹紧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膨胀元件位于活动套管下部和内管下端外壁具有突起定位装置之间,通过活动套管向下运动压缩膨胀元件,实现径向膨胀,膨胀元件可以为橡胶套管或带金属螺旋骨架的橡胶套管,使用时膨胀元件应位于无砟轨道道床内部的注浆孔下边缘位置;所述注浆管内管直径应与设定的注浆材料流量相匹配,其内径为1cm~5cm;所述注浆管的长度应能深至无砟轨道道床下部5cm~50cm位置。[0013] 所述的注浆顺序为首先进行抬升孔注浆,然后依次进行线路两侧和中间填充孔注浆;抬升孔注浆时,首先从线路最低点的抬升孔开始注浆,然后再对两侧的抬升孔进行注浆;填充孔注浆时,先对线路中左右两侧承轨台高程存在一定差异的点,利用高程较低一侧的注浆孔进行注浆微量抬升,使轨道结构左右两侧承轨台高程基本一致,然后再按梅花桩顺序对线路左右两侧填充孔进行注浆,最后对线路中间的填充孔进行隔孔注浆。[0014] 所述的注浆节奏为注-停顺序的循环注浆节奏,其中注浆时间为3s~20s,停顿时间5s~30s;注浆节奏是固定的,或根据抬升量对注浆节奏进行调整,当轨道结构抬升至设计高度的80%~90%时,一般可以适当缩短注浆时间,保持或延长注浆停顿时间,控制单位注浆节奏内注入无砟轨道道床底下注浆材料的量,以实现轨道结构抬升高程的精确控制。

5

CN 103410063 A[0015]

说 明 书

3/6页

所述的注浆设备工艺参数包括注浆设备的注浆压力、流量和温度。所述的注浆压

力为注浆设备的液压定量输送系统提供的管道流体压力,范围为0.5MPa~18MPa,优选为6MPa~15MPa;所述的注浆材料的流量为从灌注枪中单位时间流出的材料的量,其范围为2L/min~60L/min,优选为5L/min~30L/min;所述的温度为注浆设备对注浆材料的有效控制温度,其范围为10℃~80℃。当采用所述的有机注浆材料时,温度控制在30℃~75℃,

当采用所述无机注浆材料时,温度宜控制在10℃~35℃。[0016] 所述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由现场勘测、抬升方案制定、钻孔、设备安装及调试、注浆管安装、注浆及收尾工作等施工步骤组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0017] A、抬升前,采用精度为0.05mm以上电子水准仪对沉降区域的无砟轨道结构高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和工程需要,制定出具体抬升方案,并建立抬升点监测网;[0018] B、根据既定的抬升方案标示出注浆孔位置,然后实施钻孔,钻孔时及时清理现场的灰尘,并采用封堵件对注浆孔进行封堵;[0019] C、注浆设备安装就位,并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调试出性能合适的注浆材料;[0020] D、清除注浆孔上部的封堵件,采用专用扳手快速安装注浆管,并安排专人检查注浆管的紧固程度和安装深度;[0021] E、按照设定好的注浆抬升工艺参数及注浆工艺,将注浆材料从注浆管中注入到无砟轨道下部结构中,对轨道结构实施抬升,抬升过程中采用电子水准仪对轨道结构相应承轨台(或钢轨顶面)的高程进行实时监测;[0022] F、注浆抬升过程中,可适当改变注浆节奏,缩短注浆抬升节奏中的注浆时间,以确保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当轨道结构被抬升至本次注浆抬升设定的高度后,立即停止注浆;抬升孔注浆结束后,再进行填充孔注浆,以确保注浆材料在轨道结构下部的均匀、密实填充;

[0023] G、注浆结束后,立即开展收尾工作;及时对注浆设备进行清洗,拆除注浆管以及并进行注浆孔的封堵,恢复线路通车;[0024] H、若单次抬升高度未达到设定的抬升高度时,可重复步骤A-步骤G的工序,通过多次抬升最终实现无砟轨道道床沉降的修复。

[0025] 本发明的特点为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将具有速凝快硬性能的注浆材料,在一定的注浆压力、温度和流量等注浆设备工艺参数条件下,沿注浆管注入到无砟轨道沉降道床底部的级配碎石中,注浆过程中,采用电子水准仪等精密测量仪器对轨道结构高程实时监测,并通过对注浆节奏和注浆材料性能的合理控制,以实现注浆材料在道床底下的有效扩展和对上部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所述注浆材料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在级配碎石层内,以及级配碎石上表面和无砟轨道道床下表面之间呈层状的水平扩展,并快速凝结硬化形成固结体,以承载被抬升的轨道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为所述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无需使用大型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简

单、现场作业人员少,对沉降的无砟轨道结构抬升精度可控制在±1mm,所述注浆材料施工完毕后1h内就可实现设计强度的85%以上,能够很好地保证无砟轨道线路的平顺性,较快地开放线路,实现轨道结构的快速修复。

[0026]

附图说明

6

CN 103410063 A[0027]

说 明 书

4/6页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描述的对象

进行简单的介绍。

[0028]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典型的无砟轨道结构的注浆管布置状态的横断面示意图;[0029] 图2是典型的无砟轨道注浆孔布置图;

[0030] 图3是无砟轨道注浆孔抬升技术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介绍本发明的实现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32] 实施例1

[003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铁路的注浆抬升快速修复技术和成套的施工工艺。

[0034] 采用电子水准仪对某线路沉降无砟轨道结构高程进行测量,计算出所需要抬升高度为5cm,并建立抬升点监测网,制定出如下抬升方案:[0035] 采用专用注浆设备和专用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对轨道结构分三次抬升,前两次的设计抬升量均为2cm,第三次的抬升量为1cm。抬升过程采用电子水准仪对轨道结构高程进行实时监测。

[0036] 现场注浆孔的布置如图1和图2所示。现场注浆孔分三排,且呈梅花桩布置。抬升孔a1在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5.2m;填充孔a2和a1分布在线路两侧以及线路中间位置,间距为1.3m。抬升孔为分别为T1、T5、T9……,填充孔分别为Z1、Z2、Z3、Z4、Z5……,Y1、Y2、Y3、Y4、Y5……,以及T2、T3、T4、T6、T7、T8……。[0037] 所述的注浆材料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可工作时间为20s,30min内的抗压强度达设计强度的95%以上。

[0038] 所述的注浆设备工艺参数分别为注浆压力15MPa,流量18L/min,材料温度(45±3)℃。将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材料按注10s停20s的注浆节奏(即注10s停20s的顺序循环注浆方式)通过注浆管注入到无砟轨道道床b以下位置,以实现对上部轨道结构的抬升。抬升过程中,采用精度为0.05mm的电子水准仪对抬升点对应的承轨台实时进行高程监测,当轨道结构抬升至设定单次抬升高度的90%时,将注浆节奏改为注5s停20s,以实现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

[0039] 所述注浆顺序为首先进行中间抬升孔注浆,然后依次进行两侧填充孔和中间填充孔注浆。抬升孔注浆首先从轨道结构高程最低点T1开始,注浆顺序如下:抬升孔注浆为T1→T5→T9……,然后按梅花桩顺序对线路左右两侧的填充孔进行注浆,具体为Z1→Y2→Z3→Y4→Z5→Y6→Z7→Y8→Z9→Y10……,以及Y1→Z2→Y3→Z4→Y5→Z6→Y7→Z8→Y9→Z10……,侧孔填充注浆完毕后,再进行中间孔隔孔填充注浆T2→T3→T4→T6→T7→T8……。当达到设定单次抬升高度时,所述抬升孔立即停止注浆;当实时观测的轨道结构高程发生变化时,所述填充孔立即停止注浆。

[0040] 所述的注浆管包括具有导向装置和快速连接装置的连接嘴、内管、活动外套管以及具有限位装置的密封膨胀元件。所述连接嘴上的导向装置为单向阀,对浆液起定向流动的作用,连接嘴下部与内管连接,上部通过快速连接装置与灌注枪连接,快速连接装置为可

7

CN 103410063 A

说 明 书

5/6页

活动夹紧连接装置;所述密封膨胀元件位于活动套管下部和内管下端外壁具有突起定位装置之间,通过活动套管向下运动压缩膨胀元件,实现径向膨胀,膨胀元件为橡胶套管,使用时注浆管胀元件位于无砟轨道道床内的注浆孔下边缘位置。所述注浆管内管直径应与设定的注浆材料流量相匹配,其内径为1.5cm。所述注浆管长度应能深至无砟轨道道床下部的级配碎石表面c以下5cm。

[0041] 所述的无砟轨道注浆抬升技术,适用于整治普通无砟轨道结构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以及道岔区无砟轨道道床的沉降病害,能够实现对轨道结构高程±1mm的抬升精度控制。

[0042] 实施例2

[004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注浆抬升时,所述的施工工序及步骤包括现场勘测、抬升方案制定、钻孔、设备安装及调试、注浆管安装、注浆及收尾工作等施工步骤,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0044] A、抬升前,采用精度为0.05mm以上电子水准仪对沉降区域的无砟轨道结构高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和工程需要,制定出具体抬升方案,并建立抬升点监测网;[0045] B、根据既定的抬升方案标示出注浆孔位置,然后实施钻孔,钻孔时及时清理现场的灰尘,并采用封堵件对注浆孔进行封堵;[0046] C、注浆设备安装就位,并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调试出性能合适的注浆材料;[0047] D、清除注浆孔上部的封堵件,采用专用扳手快速安装注浆管,并安排专人检查注浆管的紧固程度和安装深度;[0048] E、按照设定好的注浆抬升工艺参数及注浆工艺,将注浆材料从注浆管中注入到无砟轨道下部结构中,对轨道结构实施抬升,抬升过程中采用电子水准仪对轨道结构相应承轨台的高程进行实时监测;[0049] F、注浆抬升过程中,可适当改变注浆节奏,缩短注浆抬升节奏中的注浆时间,以确保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当轨道结构被抬升至本次注浆抬升设定的高度后,立即停止注浆;抬升孔注浆结束后,再进行填充孔注浆,以确保注浆材料在轨道结构下部的均匀、密实填充;

[0050] G、注浆结束后,立即开展收尾工作;及时对注浆设备进行清洗,拆除注浆管以及并进行注浆孔的封堵,恢复线路通车;[0051] H、若单次抬升高度未达到设定的抬升高度时,可重复步骤A-步骤G的工序,通过多次抬升最终实现无砟轨道道床沉降的修复。[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描述当所述的注浆材料为水泥-水玻璃注浆材料时,所述施工工艺及相应的注浆工艺参数具体如下。

[0054] 所述的注浆材料为水泥一水玻璃速凝快硬材料,可工作时间为35s,1h内的抗压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5%以上。所述的注浆孔也呈梅花桩布置,但比有机材料速凝快硬材料的注浆孔间距要小些。所述注浆孔的抬升孔间距为6.5m,填充孔间距为0.9m,所述注浆孔直径为4cm,注浆管内管内径为3cm,注浆管下下部深入无砟轨道道床下部的级配碎石表面以下5cm。

[0055] 所述的注浆设备的注浆工艺参数分别为注浆压力6MPa,流量30L/min,材料温度

8

CN 103410063 A

说 明 书

6/6页

(25±3)℃。将所述的注浆材料按注15s停30s的注浆节奏通过注浆管注入到无砟轨道道床以下位置,以实现对上部轨道结构的抬升。抬升过程中,采用精度为0.05mm的电子水准仪对抬升点对应的钢轨顶面实时进行高程监测,当轨道结构抬升至设定抬升高度的80%时,将注浆节奏改为注5s停30s,以确保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

[005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砟轨道注浆抬快速修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0057]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提供的无砟轨道注浆抬快速修复技术能够对沉降的无砟轨道结构实现精确抬升,很好地保证无砟轨道线路的平顺性。

9

CN 10341006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10

CN 103410063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