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
①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②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③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④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⑤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3、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①是更加强调实践性;②是有鲜明的政治性。
4、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
①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②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5、新闻采访艺术:
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7、采访的特点:
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们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
①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②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③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不同点表现在:
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有其特殊性: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8、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
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
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解和选择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
采访的作用有:①发现和落实线索;②获取第一手材料;③增加感性认识;④核对新闻事实。
9、增加感性认识的作用有:
①捕捉一些生动的情节和细节②增加真实感,增加知识和见闻,获得真知灼见③有记者自己的比较深刻的感受,能写出独到的见解,能写的感人10、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
①全面情况
②主要事实
③有关背景
④典型事例和细节11、采访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
①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②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③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
16、采访的原则:
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
①实事求是②依靠领导③执行政策④内外有别17、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应注意划清几个界限:
①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②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③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
18、记者在采访中依靠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②依靠领导与深入基层的关系;③领导审稿与自己把关的关系。
19、在采访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①要看形势,识大局;
②要看政策规定和报道时机;③要看对党和人民是否有利。
20、采访的工作路线:
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22、写作的特殊规律及认识依据: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
①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点先服从事实,再是要服从事实的报道;②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③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
认识依据:
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
①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②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③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3、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①纪实写真②用事实说话③交代新闻要素
24、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①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之二: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观。
②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
25、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
①是概念化;②是套话多;③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26、怎样要事实说话:
27、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
①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②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③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28、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
新、快、短、活所谓短,就是要:
①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②空话少说③一事一报④语言准确、洗练⑤善于删改
所谓活,就是要:
①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②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③多写视觉新闻
29、新闻体裁的分类:
①消息②通讯③特写④边缘体裁30、消息的概念和特点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①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②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③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④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⑤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31、通讯的概念和特点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只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①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②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③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④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32、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特写的特点:
①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②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③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
33、新闻主题的概念、标准、提炼方法:
概念: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确定一个好的新闻主题有以下标准:
①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②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③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主题的提炼方法:
①从认识事实入手②在比较中鉴别③上头下头结合
4.选好主题角度34、关于主题的具体问题1)在确定主题的标准中,要正确并有针对性,其中针对性的依据是:
①党的政策②当前形势③客观实际2)在主题的提炼方法中,第一条是从认识事实入手,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
①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②本质展示的渐进性,阶段性③主体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3)选取角度的方法:
①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②从人们普遍关切的角度提炼主题;③从提倡基本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35、新闻典型:
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36、新闻选材的概念、原则及要求: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新闻选材的原则:
①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②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③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新闻选材的要求:新闻选材的总体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
①选新鲜生动的材料②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包括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动向、经济动向③选独具特色的材料④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37、新闻选材与写作的关系:
①选取准确、真实、生动、深刻的反映事实的材料而进行的写作才能产生有益的传播价值,否则将产生极大的负效应;②新闻事实客观存在,如何反映则为观念形态,这里就有选材的倾向性问题;③新闻事实是一个立体多面材料系列,反映什么会一个目的性的问题
38、新闻结构的概念及一般规律
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的具体要求是:
39、新闻语言的概念、构成因素、特色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构成因素:新闻语言以事务语言诉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新闻语言的特色: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40、如何做到客观?①中性词多于褒贬词②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③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41、如何做到简练呢?①要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概括出一个鲜明的主旨,这是语言简练的基本环节;②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③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42、白描手法:
用简练的笔法直接勾勒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43、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
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也就是要在平淡中见文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叙事突出动感②描绘富有美感③修辞强调实感
44、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
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
45、新闻敏感的概念、作用、表现及培养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以下四种判断能力:
①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的兴趣的能力,也就是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②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也就是会分析材料,取舍内容的能力③判断某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④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那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新闻敏感的作用是:
①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②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③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④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如何培训新闻敏感①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②要懂得新闻价值③接触实际,注重实践④勤于思考和积累知识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信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
①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②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③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新闻线索具有比较简略、可信性有待证实、大多反映现象等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