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0t5年8月) 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 历史文化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9499.2015.04.028 墓志所见魏晋南北朝女性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崔富雅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一统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玄学、佛学、道教兴起。在男性纷纷崇尚自然、追求人格自由 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命意识也开始渐次复苏,女性的束缚相对减轻,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这种变化引起人们关 注,诸多学者以魏晋南北朝女性为对象,展开多层面研究。如对女性精神风貌的研究、女性婚姻问题的研究、女性地位研 究,以及女性宗教信仰研究等。然而,这些研究多以传世之地上材料为考察依据,缺少对墓志文献的充分关注。 关键词:墓志;魏晋六朝;女性;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K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5)04—0125—04 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处于 北魏前期、中期太后干政》 J。最后,是对女性宗 附属地位,各个层面皆受到许多限制与压迫。到 教信仰研究。关于女性的宗教信仰研究较少,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局面出现了变化:经学一 要从女性宗教信仰的多样化,信仰原因展开论 统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玄学、佛学、道教兴起。在 述。相关论文有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宗教 男性纷纷崇尚自然、追求人格自由的时代背景 信仰》 。 下,女性的生命意识也开始渐次复苏,女性的束 这些成果在使人们对魏晋南北朝女性丰富 缚相对减轻,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这种变化 多彩之生活状况有所了解的同时,也还具有一个 引起人们的关注,诸多学者以魏晋南北朝女性为 共同的特征,即多以传世之地上材料为考察依 对象,展开多层面研究。 据,缺少对出土墓志文献的充分关注。 首先,是有关女性精神风貌研究。正如宗白 而在魏晋南北朝墓志文献研究领域,学者对 华先生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 女性问题之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 其一,基础文献资料的整理。有宋以来,许 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 多学者从文献整理人手,对魏晋南北朝墓志进行 代。”…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儒学衰微,受时代环 拓印、著录、校释,经民国及当代学人努力,相关 境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与以往的女性 成果已颇为可观:如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 相比拥有更多自主权,自我意识更加明显,地位 释》 录存自汉迄隋墓志、墓记、椁铭等新旧拓本 相对提高,且出现反映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悍 609方,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增续 妒”行为,学者多对这一现象的表现和原因进行 1949--1986年间大陆新出墓志,毛远明《汉魏六 论述与分析。如王万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流社 朝碑刻校注》 亦校注了汉魏六朝墓志700余 会闺庭的妒悍之风》 J。其次,是对女性婚姻问 方,其中多有涉及女性者。 题的相关研究。学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 其二,考释女性墓志,以补充、纠正相关正史 层贵族及下层百姓的婚姻状况进行了多方面的 记载。笔者对所涉论文进行分类,概述如下: 分析,对门第婚姻和等级婚姻现象多有论述,涉 (1)从女性的婚姻状况分析士族间的政治联 及的角度有对婚龄的考证、离婚再婚现象的分 姻、地位兴衰现象 析,以及婚姻理念的论述等。如薛瑞泽的文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之间多通婚,以巩固 《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 J。再次,是女性地 士族地位。女性的婚姻往往带有政治联姻的色 位研究,此时期女性的地位较之前得到提升,相 彩。多有学者从出土的女性墓志中发掘此时期 关论著多从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军事地位、文化 士家大族的联姻状况,进一步丰赡历史史实。相 地位等多角度论证并分析原因,且南北方相互比 关研究有安磊《(元飚妻王夫人墓志)若干问题探 较所体现出的差异也是学者的关注点,体现了魏 析》 。文章指出,墓志主人王夫人为汉族士族, 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不同风貌。如肖成钢《浅议 其与北魏宗室元飚的婚姻映证了北魏孝文帝改 收稿日期:2015—04—09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彭遵泗(蜀故)点校与研究》[2014(0193)] 作者简介:崔富雅(199O~),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 革中对于民俗婚姻的内容,志文反映出孝文帝当 时进行“辨族”的汉化改革措施。元飚与妻王夫 人的通婚亦可视为北魏宗亲的边缘成员与式微 士族的婚姻,从侧面也反映了琅琊王氏在北朝的 式微之势。罗丰《李贤夫妇墓志考略》u 认为, 《大周柱国将军河西公墓铭》《魏故李氏吴郡君之 铭》这两方墓志的出土,对进一步研究北朝历史 及李氏家族甚为重要。文中对李贤妻吴辉生平 进行考证,对其赐姓宇文并追赠长城郡君之事提 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体现了宇文氏集团对李门之 尊崇,可以充分体现出李门在关陇集团中的地 位。费玲伢《南朝女性墓志的考释与比较研 究》 对齐王宝玉墓志、梁王慕韶墓志、梁永阳敬 太妃墓志分别进行考证,并对志文进行比较,其 内容不仅反映了南朝时期的世族门阀制度、联姻 制度、丧葬制度、侨郡制度和里坊制度,亦可补史 之阙和正史之误,同时也填补了六朝文学的空 白。王静《咸阳出土隋元威夫妇墓志考说》u 对 两方墓志的志文进行校释,以及元威夫妇的主要 经历、元威父祖的官职所见及其家族进行了概 述。《于宜容墓志》,对其父亲、家世、最终的丧葬 地有所概述,指出咸阳洪渎川是北朝皇族及勋贵 的集葬地之一,元威夫妇均葬于在洪渎川周围, 是对其勋贵身份以及作为武人出身及赫赫战功 认可的一种体现。普武正、胡葵花《济南出土崔 氏墓志铭考释》 引一文对《大魏征北将军金紫光 禄大夫南阳邓恭伯夫人崔氏墓志铭》予以考释, 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清河世族崔氏及南阳邓氏家 族的情况,从家族的侧面浓缩了当时北魏社会的 状况;铭中所记崔、邓联姻的文字,为研究南北朝 门阀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对墓志内容考证分析以补史之阙 墓志中保存着非常丰富的史料,墓志又具有 纸质文献所不具备的优点,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史 料。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女性墓志的分析,可以对 相关历史进行考证,补史之阙。相关论文有徐传 武《左菜墓志及其价值》 ,对已出土的左菜墓 志的形制、内容进行概述。重点是通过对墓志内 容进行考证,得出左菜之字为兰芝,内职之名为 贵嫔,从而证明左菜已居三夫人之列。同时对其 父及子女之事迹多有考证分析,可以还原历史真 相,补史之阙。王连龙《北魏高树生及妻韩期姬 墓志考》 对墓志主人生平、墓志所载高氏成员、 高树生夫妇迁葬地作了相关考证。因高树生及 妻韩期姬系北齐政权实际建立者高欢之父母,此 墓志对于研究北朝渤海高氏世系、族属、祖茔,及 《魏书》高氏史传的真实性等相关问题具有一定 价值。罗新《跋北魏郑平城妻李晖仪墓志》 钊对 墓志文字进行速录和疏证。该志志文涉及诸多 魏末史实,墓铭部分又是魏收所撰,值得北朝史 ・126・ 研究者重视。通过墓志文字对陇西李氏先世考 证,同时记载了北魏重要权势家族陇西李氏与汞 阳郑氏之间的婚姻关系,涉及北魏后期一些重大 事件,可以补充史实。张利亚《磁县出土北齐愍 悼王妃李尼墓志》 对墓志的出土地点及形制作 了相关概述,且逻录志文,进行疏证。因李尼在 《北齐书》后妃传中没有记载,出土的墓志近千 言,详述其生平及与高家的关系,该志既弥补了 史书的不足,又为研究北齐高氏家族历史提供了 史料。另有汤淑君《西晋贾皇后乳母徐美人墓 志》 副杨娟、王菁《新见<乙速孤行俨夫人贺若氏 墓志)考略》 亦对墓志进行了疏证分析。 (3)从墓志形制内容分析所见之女性地位 在封建社会,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社会地 位一直低于男性,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亦 可从墓志中发现男女地位之异同。同时,后宫中 的女性生前地位有所差异,死后在墓志形制规格 上亦有异同,反映了等级制度的森严。相关论文 有苗霖霖《北魏后宫墓志等级制度试探》。刎J,因 为在北魏后宫中只有皇后以及三品以上嫔妃、女 官才能在死后拥有墓志,所以,后宫中身份、地位 不同的人,可以通过对墓志的形制、规格以及墓 志埋葬地的分析,探寻出彼此之间明显的等级 性。赵海丽的博士论文《北朝墓志文研究》 第 六章第二节“北朝墓志所反映的性别地位”,主要 从墓志上反映出女性地位的低下。女性墓志出 土数量远远少于男性;后妃女官墓志外形尺寸比 同品级的男性官员低一级;夫妻墓志外形尺寸基 本上是夫志大,妻志小、妾志更小;家族墓葬亦遵 循此制,均体现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墓志女墓 主因家族、夫、子而贵的现象表现出女性一定的 社会依附性。 (4)从墓志文字内容分析时代所见之女性风 貌 北朝女性相较于南朝女性豪放泼辣,而在墓 志志文中此特性却体现较少,学者从女性墓志志 文中分析此现象之原因,探讨墓志志文的文学性 等,相关论文有郭小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北朝墓 志研究》 第三章“北朝墓志的人物品评标准”, 在女性品评标准一节,作者认为北朝女性的泼 辣、豪爽、干练的特质在墓志中体现得比较少,墓 志女性的总体特征是温柔敦厚、忠贞勤俭,与南 方女性相差无几。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随着汉 化步伐的推进,人们渐渐用儒家的标准来要求女 性,女性被迫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习惯,使之更符 合儒家标准。墓志中的女性形象也是部分社会 现象的真实反映。北朝女性的爽快、干练,甚至 不乏泼辣、剽悍的性格,有悖于儒家的审美,墓志 文撰写者在写作时进行了剔除。“三从四德”成 为此时期北朝女性最主要的评价标准。黄蕾的 硕士论文《北朝女性墓志研究》 从北朝女性墓 志人手,较详细讨论了当时的文化心态、思想观 念,乃至儒学、文学和佛教的发展态势,并且通过 和传世文献比较,较全面地展现了北朝女性墓志 的文学特色及文化意义。文章主体部分概括了 北朝及北朝以前女性墓志的情况;探讨了北朝女 性墓志的文学性、女性形象与以往文学作品中不 同的原因。 (5)特殊女性群体的分析探讨 相较于普通女子的墓志,后宫女官和比丘尼 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对其墓志进行考证分 析,发掘相关问题,亦对六朝女性问题研究有所 裨益。相关论文有杜镇的硕士学位论文《墓志所 见北魏后宫女官及相关问题研究》 ,将北魏9 名后宫女官(王遗女、王僧男、杨氏、刘阿素、张安 姬、刘华仁、冯迎男、杜法真、孟元华9人)作为一 个群体进行研究,探讨诸女官生前身后、人官前 后的身份变化、生活场景、任职迁转、身后之事, 兼论“傅母”之制的演变等问题。黄蕾的硕士论 文《北朝女性墓志研究》 分析了北朝女性墓志 所反映出的女性佛教信仰,以及奉佛女性的特殊 群体——比丘尼的信仰活动及其出家原因。 这些成果在继承旧金石学补史证史传统的 同时,亦让人们对墓志中所展示出来的女性面貌 有所认知,从而促进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工作的 深入。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人 对魏晋南北朝墓志中的女性生活资料做过系统 全面之梳理。而已有的研究中还存在某些可值 商榷之处:有的简单套用通过文献研究得出的结 论,用教条代替对出土墓志资料具体细致的分 析;有的缺乏与历史背景进行主动、直接的联系; 还有的因缺乏性别视角而难以凸显女性的意识 和价值。这对于利用墓志中的史料进行女性研 究言之,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要弥补此种缺 憾,从单一到综合、从凌乱到系统、从微观到宏 观、从表面到内里、从历史到现实,对魏晋南北朝 墓志中的女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当不失为一种 有益尝试。从理论价值而言,既能为中国古代女 性社会生活问题研究提供诸多出土文献领域中 的、学界甚少涉猎的材料,增加学术史的宽广度; 又有助于充分把握魏晋南北朝墓志文献的丰富 内涵,拓展出土文献研究的纵深度;还能给学界 深人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女性风貌与 时代文化背景之互动关系提供参照,加强文化史 研究的实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中国社会 发展走势提供参考。从实际应用价值而言,既能 为海内外人士较为全面、系统地提供与魏晋南北 朝妇女相关的墓志文献材料,便于其在传世纸质 文献之外,从石刻文献层面了解并深入研究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诸多问题,以进一步认知中华文 明,增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又能广泛应用于当 下的各项文化建设工作,如为海内外人士的寻根 归宗文化活动提供相关的实证依据,增强民族凝 聚力;为旅游景点的宣传、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 参考;为文艺工作者的各种创作提供素材。从而 有效传播传统文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魏晋南北朝女性墓志的研究可以采取微 观特征分析与宏观规律概括相结合、定性分析与 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方略,对魏晋南北朝墓志 中所见的女性生活问题进行逻辑解析与历史考 察相统一的研究:(1)以历史学与文献学方法整 理魏晋南北朝墓志文献资料,明晰其基本信息, 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类;(2)运用社会学、人类文 化学方法、艺术考古学方法,分析魏晋南北朝墓 志文献中所展示出的女性生活面貌;(3)借助于 文化还原方法讨论墓志中所见之魏晋南北朝女 性生活与文化传统、时代风貌、审美判断诸因素 之关联问题。 魏晋南北朝女性墓志的研究思路,可采用以 下方法:(1)从细读魏晋南北朝墓志文献及相关 史书出发,全面整理出与女性相关的墓志,并按 历时顺序对其进行编排、系年,厘定魏晋南北朝 女性题材墓志的基本信息;(2)运用社会学及女 性主义的相关理论,以贯穿女子一生的“为女、为 妇、为母”三个发展阶段为切入点,分别讨论在墓 志材料中所体现的每一时期女性的生活情况。 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对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进行 综合考察;(3)从价值判断角度出发,对魏晋南北 朝墓志中所展示出的女性世界观、认识观、价值 观及女性观等为题进行历史视角的审视,发掘出 其中所具有的为中国文化传统所认同的核心价 值观;(4)结合当下环境,尝试讨论魏晋南北朝墓 志中所体现出的具有时代、民族、文化认同的女 性观。 从研究内容上讲,笔者将魏晋六朝女性墓志 研究概括为六方面的内容:(1)魏晋南北朝墓志 材料之类型划分。魏晋南北朝墓志中的女性材 料,既有女性独立的墓志铭,又有夫妇合葬墓志 铭,还有掺杂在男性墓志中的女性情况记录,故 而,可大致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男子墓志、合葬 墓志、女子墓志。这三种类型在数量、叙述主体、 内容、记录形式等方面皆各有不同。(2)女性未 嫁时期的生活情况。主要考察墓志中所体现出 的女性出生情况,接受文化教育、女工教育情况, 与父母兄妹等相处的情况,日常饮食起居、劳作 等情况,以及女性的择偶标准等。(3)女性“为人 妇”时期的生活情况。侧重讨论墓志中所体现出 的婚礼中的女性情况,女性与公婆、舅姑、叔姑关 系的处理,女性与丈夫相处及如何处理丈夫纳妾 以及处理正室、继室与侧室之关系等情况,女性 处理日常家务的情况等。(4)女性“为人母”时期 的生活情况。主要考察女性的生育观念,子嗣对 女|陛的影响,照顾教育子女的情况,兼及女性的 其他休闲娱乐、与宗教的关系等问题。(5)墓志 中所见魏晋南北朝女性生活之总体特征概括及 其原因分析。主要从社会性别制度的宣扬、婚姻 制度的文化传承、性别制度下传统伦理道德的影 响,以及男性审美心理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 (6)墓志所见魏晋南北朝女性生活之当代意义。 主要从中华女性文化传统层面着眼,考察这一时 期女性生活中所体现出的那些超越时空限制的、 具有民族认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并结合当下形 势,阐释其借鉴意义,提出可供操作的某些方略 或措施。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王万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流社会闺庭的妒悍之风[J].西北 师大学报,2000(5). [3]薛瑞泽.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3(3). [4]肖成钢.浅议北魏前期、中期太后干政[J].怀化学院学报, 2008(1). 2【)o [8]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8. [9]安磊.《元飚妻王夫人墓志》若干问题探析[J].四川文物。 2014(2). [10]罗丰.李贤夫妇墓志考略[J].美术研究,1985(4). [11]费玲伢.南朝女性墓志的考释与比较研究[J].东南文化, 2005(2). [12]王静.咸阳出土隋元威夫妇墓志考说[J].碑林集刊(十九 辑),2013(O). [13]普武正,胡葵花.济南出土崔氏墓志铭考释[J].济南职业学 院学报,2005(6). [14]徐传武.左菜墓志及其价值[J].文献,1996(2). [15]王连龙.jE魏高树生及妻韩期姬墓志考[J].文物,2014(2). [16]罗新.跋北魏郑平城妻李晖仪墓志[J].中国历史文物,2005 (6). [17]张利亚.磁县出土北齐愍悼王妃李尼墓志[J].文物春秋, 1997(3). [18]汤淑君.西晋贾皇后乳母徐美人墓志[J].中原文物,1994 (1). [19]杨娟,王菁.新见《乙速孤行俨夫人贺若氏墓志》考略[J].文 博,2011(1). [2O]苗霖霖.北魏后官墓志等级制度试探[J].史林,0120(5). [21]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2oo7. [22]郭小年.jB朝墓志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O12. [5]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宗教信仰[J].南通大学学报, 2006(2). [6]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8. [23]黄蕾.北朝女性墓志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 文,2012。 [24]杜镇.墓志所见北魏后宫女官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西 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7]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Women’S Issues from Epitaph study Cui Fuya (School of Literatur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e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During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the phenomenon of classics dominating the situation was completely broken and metaphysics,Buddhism,and Taoism were on the rise.Men have respect for na- ture,the pursuit of personal freedom under he backgrtound of he ttimes,womeng awareness of life gradually began to recover,female bondage lessened,and social statu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s change caused the attention.Many scholars are taking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omen as objects,and expanding multi—level research。such as studies of female spiit。trhe study of women"s marital problems,the status of women§studies and women religiOUS studies.However.these studies mostly on the ground for the study on he tbasis of the material handed down。the lack of sufieient attentfion to the epiaphs literature.The article on the tepitaph of the past three decades have seen research on women¥issues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sort of research wih a vitew of the Northem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omen more comprehensive. Key words:Epiaph;Nort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female;life comeiousness [责任编辑:师清芳]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