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重预防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来源:小奈知识网
发布日期:山东****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4月14日实施日期:WORD格式

2018年4月14日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山东****有限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点及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确定生产经营活 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预防、减少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保证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单位生产活动、生产设施的风险识别基本程序、评价记录、分级管 控效果、档案记录、持续更新等内容。 3编制依据

3.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3.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3.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 3.4《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1—2017)

4术语

4.1风险

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可能性,是 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2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3重大风险

第1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5危险源

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 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 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 因素四类。

3.6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 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7危险源(因素)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8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 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9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 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10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 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11风险控制措施

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第2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3.12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 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1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各类风险信息(4.11)的集合。 5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6职责分工

4.4组长全面负责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的组织领导工作,

负责批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及整改措施。

4.5副组长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

作,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4.6安环办

a)建立与保持本制度,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体系文件组织培训; b)对其它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与检 查,并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c)依据各单位上报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汇总出公司级重大风险清单,跟 踪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4.7技术办

对所属车间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及其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进行监督、指导与检查。

第3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3.14各车间及部门

a)依据本制度,对责任区域内的风险点进行划分,开展全员培训; b)采取分级管理、全员辨识、系统评价并监督实施的原则,辨识生产经营

过程中涉及的风险点及危险源、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并采取有效管控 措施且对评价结果负责。

c)将识别出的重大风险清单及其控制措施,上报安环办备案。法规要求向

政府部门报告或备案的重大危险源,按规定程序报告或备案。

7工作程序和内容

4.8风险点确定 7.1.1风险点划分原则

7.1.1.1根据公司的生产特点,设备设施风险点按照网格化内所包含的设备设

施进行划分,同类型的设备可按一个风险点进行划分。

7.1.1.2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对涵盖生产经营过程所有常规

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常规作业活动的划分公司按照每个工序的安全操作规 程以一个完整的操作阶段(或某一岗位)进行。非常规作业活动主要包括动火作 业、受限空间作业等。

7.1.2风险点排查

7.1.2.1各车间及部门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

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 记台账》(见表1),为下一步做好风险分析做准备。

第4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表1风险点登记台账

(记录受控号)单位:******No:

序可能导致的主要

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所属单位备注 号事故类型

填表人: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标准》填写。)

3.15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

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4.9危险源辨识方法

a)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等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作业人员、工

艺过程、设备运转等存在的危害因素;

b)调阅资料:通过调阅有关事件、事故、职业病记录、台帐和环境监测数

据等,从中发现存在的危害因素;

c)座谈:召集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讨论分析各项产品、活动

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d)工作危害分析(JHA):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为具体步骤,辨识每一步骤

中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e)安全检查表(SCL):系统剖析,确定检查项目,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

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确定危害因素;

f)隐患排查台账:依据公司隐患排查台账发现的问题隐患,辨识其危险性

第5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根源。

3.16危险源辨识

4.10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建立《作业活动清

单》(参见附录A.2)及《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3)。

宜采用以下几种常用辨识方法:

——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分析步

骤和要求参见附录B;

——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分析步骤

和要求参见附录C;

——对于复杂的化工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等

方法进行辨识。

4.11危险源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第6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3.17危险源辨识实施

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 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4.12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7.1.3由安环办牵头组织各专业技术部门、各车间全员参与风险控制措施的制

定,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 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7.1.4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液位、温度、

压力等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7.1.5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

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

7.1.6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4.13风险评价 7.1.1.3风险评价方法

公司采用LS法进行风险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风险影响 和风险概率两方面的因素,以此分析评价风险的大小。其取值公式为: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R值越大,风险越大;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S是事故后果的严重性。L和S取值标准依据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合理取值,R值 对比风险分析判断准则,确定风险评价级别和管控级别。

4.14风险分级管控 7.1.2.2确定管控层级

依据风险点的风险级别,确定相应管控层级: 公司级:1级风险点

第7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车间级:2级风险点 班组级:3级风险点 岗位级:4级风险点

3.18管控原则

4.15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

行性、有效性。

4.16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7.1.7风险点告知公示

7.1.1.4对车间风险点进行培训告知

7.1.1.5在二道门处进行重大风险的宣传栏告知

7.1.1.6在各车间门口处进行较大以上风险的宣传栏告知 7.1.1.7在车间内进行一般以上风险的告知牌告知

8持续改进

7.1.2.3公司每年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评审或更新,公司根据非常

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7.1.2.4公司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根据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

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8.2.1法律法规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的风险程度的改变

8.2.2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再评价 8.2.3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8.2.4补充新辨识的危险源评价

8.2.5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第8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9附则

本细则由山东****有限公司安环办负责解释。

A1风险点登记台账 (记录受控号)单位:No: 序号风险点名称类型

可能导致的 主要事故类型

区域位置所属单位备注

第9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填表人: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 日

(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标准》填写。)

A2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No:

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实施单位活动频率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 日

(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A3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No:

序号设备名称类别位号/所在部位所属单位

是否特种设 备

备 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

月日(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 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 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 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表4-2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 危险源或潜 现有控制措 序 作业 在事件(人、 主要 施 LSR 号 步骤 物、作业环 后果 工 个 应

管培 境、管理)别别 程理训体急

第10页

专业资料整理

价 级 管 控

建议新增(改进)措施备注 级

WORD格式

技措教防处 术施育护置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 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5-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

现有控制措施 序 不符合标准

LSR 检查项目标准

号 情况及后果 工程 管理培训个体 应急

技术措施教育防护处置

评 管

价 控

建议新增(改进)措施备

级 级 注 别别

No: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 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 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第11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表6-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

单位:

作业步骤

风险点管控措施

(危险源)评管管责

危险源责

价控主要控任

或潜在

编类名

序号名称

号型称技措教防处

事件

别别级位

术施育护置

1

作2 1

业 活3 动

4

表6-2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

单位:

检查项目

风险点管控措施

(危险源)评管不符合管责 责

价控标准情控任备 工管培个应

标准任

编 类 名 级级况及后层单注

序号名称

号 型 称 别别果级位

级级后果层单

程理训体急

工管培个应

术施育护置

1

2设 1

备 设3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4

填表说明:1、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措施”, 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 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 蓝”标识。

第12页专业资料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