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 序评估指号 标 基准分值 ]6~8 备注 应结合各地工程建设经验及3~6 水平,综合判定,其中拱桥1~3 应按高限取0~1 值。 3~6 单孔跨径Lk(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Lk>150米或L>1000米 建设规1 模(A1)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2 存在不良好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件(A2) 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气候环强暴雨雪等) 3 境条件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A3)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地形地貌条件(A4)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一般区域 平原区 通航等级1级-3级 跨江、通航等级4级-6级 河、海湾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陆地 其它特殊桥 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冻土、1~3 膨胀性岩土、软土等。 0~1 3~6 应结合施工工1~3 艺特征综合判定。 0~1 3~6 应结合勘察资0~3 料,综合判定。 0~1 3~6 跨线桥应综合1~3 考虑交叉线路0~1 的交通量状3~6 况。 应考虑施工企业工程经验。 山岭区 4 5 桥位特征(A5) 6 施工工艺成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1~3 - 5 - / 18
度(A6)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表2:桥梁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标准
风险等级 等级Ⅳ(极高风险) 等级Ⅲ(高风险) 等级Ⅱ(中度风险) 等级Ⅰ(低度风险) (2)专项风险评估 施工专项风险评估的对象为施工作业活动,评估流程分为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
1)施工作业分解
表3:施工作业分解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机械钻孔桩 下部结构 系梁、承台 墩柱模板施工 盖梁、耳背墙施工 上部结构 挂篮施工 现浇箱梁 便道施工 附属工程 钢筋加工厂 桥面系施工 搭板、锥坡等施工 计算分值R R≥14分以上 8≤R<14 4≤R<8 R<4 备 注 - 6 - / 18
2)风险源检查
表4:风险源检查表
序风险号 源 危险致因 设置防护网、警告标志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具下面站人 护壁产生裂缝 护筒口防护不到位 提升装置失灵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具下面站人 护壁产生裂缝 护筒口防护不到位 孔内地下水涌注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边坡开挖防护不到位易塌方。 材料堆放不规范。 机械设备安全装置失灵。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信号指挥不规范。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材料堆放不规范。 产生影响 人员伤亡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淹没、坍塌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火灾、爆炸 触电、火灾 坍塌、 坍塌事故 机械伤害 触电、火灾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火灾、爆炸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触电 物体打击 1 钻 孔 桩 作 业 钻孔 机作 业及 防护 钢筋 笼制 作及 沉放 基坑 开挖 系 梁 承 台 施 工 2 模板 拆除 及 安装 7 / 18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砼 脚手板搭接不牢固。 浇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筑 生触电。 材料堆放不规范。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起重机倾斜。 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 信号指挥不规范。 脚手板搭接不牢固。 安全防护不到位。 人员为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带 墩 身 施 工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筋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安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装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信号指挥不规范。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砼 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 浇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系安全带。 筑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人员未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带。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筋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安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装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坍塌 机械伤害 坍塌 触电 坍塌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事故伤害 事故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事故伤害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化学爆炸 火灾 触电、火灾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触电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化学爆炸 火灾 触电、火灾 模板 安装 及 拆除 3 8 / 18
信号指挥不规范。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 砼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系安全带。 浇筑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砼浇筑时检查泵管是否良好 砼表面有裂缝 模板安装、拆除未按施工步骤实施。 脚手架未进行预压并观测沉降。 扣件强度不满足要求。 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 模板 安装 及 拆除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周围防护不到位。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信号指挥不规范。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吊物在空中倾斜坠落。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信号指挥不规范。 机具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触电 机械事故 质量事故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坍塌 坍塌、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火灾 人员伤害 触电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触电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4 箱 梁 现 浇 施 工 钢筋 制作 及 安装 9 / 18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材料堆放不规范。 机械未检验合格。 周围防护不到位。 砼浇 筑及 箱梁 张拉 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立体交叉作业。 机具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张拉设备未校正。 张拉人员未参加培训。 张拉未按操作规程操作。 锚具不符合要求。 爆炸 坍塌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触电 机械伤害 事故伤害 机械伤害 事故伤害 机械伤害 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验,人员无操作证。 机械及人员伤害 施工 机械无定期保养。 5 便道 机械无操作规程。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不到位或达不到防雷要求。 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设施不到位。 6 砼拌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合场 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夜间砼施工照明不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机械伤害 机械及人员伤害 人员、车辆伤害 雷击 高处坠落 触电 高处坠落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 触电 人员伤害 人员伤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7 混凝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土拌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合场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10 / 18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钢筋 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加工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8 制作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场地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施工 变压器、10KV线便道场地附近有一变压器 场地 导致触电 9 附近有10KV电线 意外 施工便道急陡转弯较多 事故 交通事故 地表植被破坏 桥梁边坡开挖或废渣弃置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 触电 人员伤害 人员伤害 触电 触电 交通事故 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混凝土拌合及浇筑 工程污染 声环境破坏及空噪声、空气污染 气环境破坏 材料运输车辆扬尘及尾气排放 施工人员生活、车辆、机械等1环境 水质破坏 运行 0 破坏 水质土壤污染 土壤侵蚀 施工中的油污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建设过程中的取土、弃土 水土流失 有害物质泄露 施工中有害物质泄露 水质污染 土壤环境破坏 空气污染 对结构或附属工施工焊接作业引起火灾 施工作业引起火爆破工程引起火灾 程产生损毁 灾 造成人员伤亡或炸药库失火 财产损失 1火灾 1 对结构或附属工堆积物燃烧引起桥梁附近可燃堆积物的燃烧程产生损毁 火灾 引起火灾 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3)风险源辨识 表5:危险源辨识
序号 风险源 一般 风重 大 风险源 辨识依据 11 / 18
险 1 2 3 4 5 6 7 进行钻孔桩施工 系梁、承台施工 墩柱施工 箱梁现浇施工 便道施工 拌合站建设 钢筋加工场建设 √ √ √ √ 物体打击、机械、人员伤害等事故 模板坍塌事故 模板坍塌事故 塔吊垮塌事故 事故后果一般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事故后果一般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事故后果一般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 √ √ 4)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 表6:一般风险评估表
一般风险 危险致因 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验,人员无操作证。 施工便道 机械无定期保养。 机械无操作规程。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不到位或达不到防雷要求。 混凝土 拌合站 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设施不到位。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事故类型 防控措施 机械进场时检查“三证”是机械及人否齐全,操作司机持证上岗。 员伤害 对进场机械定时保养维修,机械伤害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机械及人制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并严员伤害 格按照规程操作。 人员、车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辆伤害 工现场光线充足。 按要求设置防雷设施,接地雷击 电阻的阻值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按高空作业有关规定,高处坠落 做好防护设施安装。 触电 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高处悬空作业人员必须按要高处坠落 求佩戴和正确使用安全带方12 / 18
可进行作业。 夜间砼施工照明不足。 车辆伤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钢筋加工 不够。 制作场地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触电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工现场光线充足。 机械进场必须持有检验合格证。 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索具等是否良好,不得凑合使用,严格执行“十不吊”有关规定。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距离大于5米,并按要求配备放回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按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工现场光线充足。 机械进场必须持有检验合格证。 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索具等是否良好,不得凑合使用,严格执行“十不吊”有关规定。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距离大于5米,并按要求配备放回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按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工现场光线充足。 爆炸 触电 人员伤害 人员伤害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 人员伤害 人员伤害 13 / 18
火灾 施工作业引起火灾 提高防火意识,配备足够的火灾、爆消防器材,制定应急预案,炸 组织防火演练
5)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对于施工中的典型重大风险源的事故发生可能性的评估,采用指标体系法。
表7:典型性重大风险源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划分 计算分值R R≥12分以上 6≤R<12 3≤R<6 R<3 等级描述 等级Ⅳ(很可能) 等级Ⅲ(很可能) 等级Ⅱ(偶然) 等级Ⅰ(不太可能)
等级 4 3 2 1 表8:人员伤亡等级判定标准
等级 1 2 3 4 人员伤亡标准 死亡少于3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人一下 死亡3-1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50人 死亡人数10-3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50-100人 死亡30人以上或重伤人数30人以上 后果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表9:经济损失等级判定标准
等级 1 2 经济损失标准(万元) 经济损失Z<10 经济损失10≤Z<50 后果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14 / 18
3 4
经济损失50≤Z<500 经济损失Z>500 重大 特大 钻孔桩施工风险评估
序号 1 2 3 4 5 评估内容 桩长 地形条件 土石条件 地质条件 地下水 分值 6 2 3 3 1 说明 本工程均采用机械钻孔桩,且桩长最长在42m。 大桥横跨河谷,宽约130m,深约.80m。 泥岩及砂岩,不易坍塌 施工区域内地质条件为岩石,钻孔不易坍塌 桥位地下无水 1、进行钻孔孔桩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较小,级别为1。 2、机械钻孔桩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小考虑,级别为2。 3、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2级,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因此本桥机械钻孔桩基础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边坡施工、基坑施工风险评估
序号 1 2 3 4 5 6 评估内容 基坑深度 地质条件 地下水 基坑支护 作业季节 开挖方式 分值 5 3 1 1 3 1 说明 本桥承台开挖2个,开挖深度4m 机械开挖,比较快 地下无水,对施工影响不大 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 跨越雨季施工、冬季施工等不良季节施工 采用放坡开挖方式 1、基坑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级别为2级。 2、基坑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1。 3、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2级,严重程度为1级对应的
15 / 18
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因此本桥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墩柱施工风险评估
序号 评估内容 1 2 3 4 墩柱高度 分值 说明 6 本桥墩最高达35m 本桥位区属山区气候,雨季水较多,可能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采用翻模施工,施工经验丰富,但由于墩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 气候环境条件 3 施工方法 1 临时结构设计 1 1、墩柱施工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可能,级别为3级。 2、墩柱施工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3。 3、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1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因此本桥墩柱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箱梁现浇施工风险评估
序号 1 2 3 评估内容 塔吊 气候环境条件 设计及制作 分值 说明 3 2 1 吊装梁板使用 位于河谷内,对施工影响不大 采用专业设计方案 1、箱梁现浇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级别为2。 2、箱梁现浇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大考虑,级别为2。 3、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因此本桥箱梁现浇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
(3)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评估结论,导致安全施工发生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1)人为因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佩戴劳保用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位;未制定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无明显的安全标识标牌;未及时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等
16 / 18
2)技术因素:技术方案未经过严格审定;技术措施不及时;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的异常;生产环境不良;
我们只有从人、机、环三个方面加强施工安全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安全施工的发生。
1)开工前准备
(1)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2)设立安全生产控制体系,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安全奖罚措施;
(3)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制订紧急事故处理对策,实行安全事故等级制度;
(4)配备完好合格的安保设备,配备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 (5)为施工作业人员购买保险。 2)施工过程控制
(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检查,及时的发现隐患并督促进行整改;
(2)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
(3)经常性检查各种安保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听取一线工人对安全措施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
(4)随时了解气象、水文等资料,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有效措施; 3)事故处理措施
(1)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2)及时上报业主、监理等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依据保险合同,争取理赔;
(4)及时的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检讨和总结,加强处理和改进。
17 / 18
表01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 重大风险源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级别 风险损失级别 人员伤经济损亡 失 评定概率和损失级别的理由 风险控制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在孔四周浇筑砼护圈;作业人员随时观察孔壁是否松动、有裂缝并及时报告现在负责人。 2、作业前检查对钻孔设备进行检查,严禁使用不良设备; 3、制定应急措施,提高作业人员防范意识;加强施工前安全交底。 1、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按照施工图纸比例开挖坡度。 2、严格控制机械进场制度,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操作,操作半径内严禁站人。 3、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卡环等是否良好,严格执行“十不吊”有关规定。 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带,有恐高症、高血压患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在吊物上,不准有浮放的物件、工具等;施工现在采用密目绿网加网格安全网防护。 2、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卡环等是否良好,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起吊钢筋时 , 规格必须统一 , 不准长短参差不一 , 不准一点吊;信号指挥人员手势必机械钻孔桩 可能 一般 一般 1、坍塌 2、物体坠落 1、坍塌 边坡施工 基坑开挖 可能 一般 一般 2、机械伤害 3、物体打击 墩身 很可能 较大 较大 1、高空坠落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质量事故 18 / 18
1、高空坠落 箱梁现 浇施工 很可能 较大 较大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质量事故 须规范,不许多人指挥;在起重区域周围应设好警戒线,严禁非作业人员通行、停留。 3、混凝土浇筑人员须经过培训上岗;砼配合比必须按照设计规范比例进行配制;泵管浇筑时须检查泵管是否有裂缝,弯曲现象,如有及时进行更换;砼浇筑完成后安排人员进行砼养护工作;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带,有恐高症、高血压患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在吊物上,不准有浮放的物件、工具等;施工现在采用密目绿网加网格安全网防护。 2、塔吊必须经过省市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并下发合格证后方可使用;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卡环等是否良好,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起吊钢筋时 , 规格必须统一 , 不准长短参差不一 , 不准一点吊;信号指挥人员手势必须规范,不许多人指挥;在起重区域周围应设好警戒线,严禁非作业人员通行、停留;风力超过6级时停止装吊作业;跨路施工时设置交通指挥人员。 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检查机械是否良好,对损坏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整改。 5、混凝土浇筑人员须经过培训上岗;砼配合比必须按照设计规范比例进行配制;砼浇筑完成后安排人员进19 / 18
行砼养护工作;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20 / 18
表02 重大风险存在的部位及方式 重大危险源 风险存在的部位 1、桩基长度 2、地形条件 3、人为因素 4、机械因素 1、边坡开挖 2、边坡防护 3、机械因素 1、高空作业 2、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3、钢筋安装及砼浇筑 4.吊车作业 风险存在的方式 风险级别 Ⅱ级 1、坍塌、坠落 2、坍塌 机械钻孔桩 3、坠落、物体打击 4、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1、坍塌、物体打击 边坡施工 2、坍塌、物体打击 基坑开挖 3、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1、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2、坍塌、事故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墩身 3、坍塌、物体打击、事故伤害 4、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1、坠落、物体打击 1、高空作业 2、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2、模板安装及拆除 害 箱梁现浇施工 3、装吊作业 3、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坠4、人为因素 落 4、事故伤害 Ⅱ级 Ⅲ级 Ⅲ级
风险评估结论
1)科学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在S101线呼图壁石门水电站库区大桥建设工程项目K80+555大桥安全风险交底的基础上,根据我施工单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采用指标体系法和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的评估,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积极采纳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建议,完成了总体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的安全评估。
2)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在重大风险施工前进行的评估,为施工单位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具体的控制要素,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要点鲜明,措施合理。
3)合理性分析:本次评估的整个内容涵盖了K80+555大桥施工过程中
21 / 18
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危险性施工工序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4)存在的问题
a、本桥跨度较大、墩身最高达35m,且为翻模施工,;在箱梁现浇施工时,采用塔吊吊装施工,危险系数大,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几率,应加强安全巡检,把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掉。
b、大型施工设施多,使用频率高、使用周期长,施工应加强专项安全检查,包括材质的变形、焊缝质量、疲劳损伤等方面的检查,执行使用前签证制度;
c、加强作业人员的体检、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演练工作。
22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