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4期

255 ·护理研究·

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牛春玲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摘要:目的 分析将重症护理措施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10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共收集患者80例,将患者分组: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重症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重症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受到患者的青睐。

关键词:重症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4.175

本文引用格式:牛春玲.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55,262.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常见疾病,患者一般为突然发病,疾病症状突出,在短时间内发展到严重程度,患者常常有濒死感,如果没有及时为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患者的死亡率会

[1]

显著升高。为了配合治疗,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本研究将重症护理措施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效果理想。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040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40例;患者的年龄为40-85岁,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50±9.00)岁。全部患均经过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把全部病例分组:一组为观察组(40例),一组为对照组(40例),并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35(87.50)3(7.50)2(5.00)38(95.00)30(75.00)0(0.00)10(25.00)30(75.00)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040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重症护理措施,主要内容为:

1.2.1 护士要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关注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变化,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十分躁动的患者可以应用镇静剂。1.2.2 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观察患者的胸痛位置、胸痛频率等情况,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来处理。

1.2.3 饮食指导。嘱患者在发病6h内要绝对禁食,等到疾病症状有所缓解后再逐渐过渡到流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给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嘱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1.2.4 嘱患者不可随意下床走动,要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大小便都要在床上用便器解决。

1.2.5 介入术拔管后,加压包扎穿刺点,为患者输液注意滴速,保护患者的血管,避免发生静脉炎。

1.2.6 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是有心包填、造影剂过敏等并发症,充分了解并发症的表现与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并能够与医生密切配合治疗患者。

1.2.7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酌情调整运动量,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度。

30(75.00)10(25.00)0(0.00)40(100.00)30(75.00)1(2.50)9(22.50)31(77.50)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此病具有发病率高、

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特征,对来诊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同时给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本研究推荐使用重症护理措施,这种护理措施要求护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较强的护理操作能力,有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

3]

的能力,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重症护理包括的内容较多,例如: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士结合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符合患者的身体与心理要求,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本研究比较了重症护理与常规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将全部患者分组进行研究,一组患者接受重症护理,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经过护理以后,统计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还比较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要高,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就证实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重症护理是十分有效且必要的。

总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重症护理措施,能够显

[4-6]

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效果,

[7,8]

患者对此十分满意。参考文献

[1]  郭莹,岳百慧,许梦怡.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研

究[J].河北医药,2016,38(21):3346-3348.[2]  刘敏,荣燕,翟飞飞,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对护理的满意度,将两组结果进

[2]

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由SPSS2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采用(%)

2

表示,应用χ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下转第262页)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com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62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4

意度由69.57%上升至95.65%,效果明显,由此可见,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参考文献

[1]  尹长梅.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3):12-13.[2]  陈俊巧.对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

医药论丛,2016,14(4):63-64.[3]  刘军,黄登荣.集束化护理在4种晚期癌症病人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6,30(24):2972-2976.

[4]  柳佳.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应

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0-21.[5]  李双梅.宫颈癌患者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

南,2017,15(12):260-261.[6]  郭晓敏,宋杰,刘丽,等.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03-1704.

[7]  吴丽娟.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影响的研究[J].

医学信息,2016,29(22):120-121.[8]  段鲜盟,张劼,任爱红.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效果生活质量

及心理状态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148-15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P<0.05,义,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组别实验组对照组例数特别满意(n)一般满意(n)不满意(n)满意度(%)2323179571795.6569.57P<0.05,χ2=5.45注:3 讨论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化学药物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化疗过程患者常常伴随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最常见的如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宫颈癌患者一方面要忍受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另一方面还需忍受心理上的压力,容易出现偏执的心理,影响化疗效果[8]。集束化护理具有一定循证依据,护理更具全面性,从患者营养需求、心理假设、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化疗毒副反应的应对等多角度出发,使患者感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统计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实施后,宫颈癌化疗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恶心呕吐、疼痛、睡眠、便秘、呼吸障碍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

(上接第254页)

3 讨论

ICU主要集聚生命垂危患者,使用先进的抢救设备和仪器,使用高水平医疗技术进行救治和实时监护,ICU为综合性病房,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十分重[4,5]要。因此,本院对人文护理对ICU患者心理、护理配合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人文护理的效果。

人文护理为新型护理理念,主要以改善常规护理缺陷为主,关注每位ICU患者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每位ICU患者不良情绪,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护理从多个方面为患者实施护理操作,采取多种方式,尽量满足ICU患者需求,尊重患者知情权和自尊,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能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从而降低并发症情况发生,促进ICU患者早期康复。现如今,人文护理已经成为ICU患者首选护理方式,受到多数患者青睐、

[6-8]

在临床广泛应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ICU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ICU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P<0.05);观察组ICU患者的护理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ICU患者实施人文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不仅

(上接第255页)

中的康复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4.

[3]  杨文梓,汤丽丽,孙亮.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212-215.[4]  刘平.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7(12):9-9.[5]  宋兴惠,严学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症护理的方法及效果[J].现代医

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还能降低患者并

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参考文献

[1]  罗跃全,王庆梅,郭继卫,等.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42-444.[2]  陈丽芳,蓝惠兰,冯婷,等.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

施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116-4117.[3]  李漓,刘要伟.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疼痛护理相关知识与实践现状的分

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22-324.

[4]  宁艳花,王儒林,张琳,等.应用简体中文版护理谵妄筛查量表评估

ICU谵妄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7):18-20.[5]  裴多多,尤黎明,郑晶,等.ICU护理工作环境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

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5):1921-1925.[6]  张晶晶,江智霞,张霞,等.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预防措施的系

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6):2069-2073.[7]  陈巧玲,金爽,李娜,等.ICU身体约束护理实践标准的建立及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6):543-545.[8]  李秀玉.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

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7):32-33.

药卫生,2015(5):671-672.

[6]  李洁.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养生

保健指南,2017(38):173.[7]  朱永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症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183-183.[8]  范萍,冯娟,代月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

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4):45-46.

(上接第256页)

[5]  周金丽.动态急救护理在脑卒中重症患者急救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

伤残医学,2015(2):215-216.[6]  陈兰,黄亚娟,张霞明,等.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

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4,28(4):489-490.

[7]  黄琪淋.急救护理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探究[J].中国保健营

养,2015,25(13):220-221.[8]  李美玉.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8):224-225.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com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