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员考试复习施工员实务案例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 1 -

(一)施工测量

答:延长原有建筑AB轴线,在延长线上量取BI=600Omm得I点,量取IJ=3600mm得J点。将仪器架设I点,瞄准J点旋转90度定出新建筑物EG所在直线;同法将仪器架设于J点,瞄准I点旋转90度定出新建筑物FH所在直线。以I点为起点,分别量取IE=6000 mm得E点,量取EG=18500mm得G点;同法以J点为起点,分别量取JF=6000mm得F点,量取FH=18500 mm 得H点。测设简图如图所示。

(二)土方工程与桩基础工程

答:(1)对土料的选择:①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具体要求时可将碎石类土、爆破石渣、砂土等,用作表层以下填料;②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土;③草皮土和有机质含量大8%的土,只用于无压实的填土;④淤泥或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土,但经处理的软土或沼泽土,可用作次要部位的填方;⑤冻土或碱性盐含量大于2%、硫酸盐含量大于5%、氯盐含量大于7%的土,一般不用做填土。

(2)填筑施工技术要求:①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分层填筑,如采用不同性质的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大的土填筑在下层,把透水性

小的土填筑在上层;②填筑凹坑时,应将其斜坡面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后再填土,并将凹坑周围的填土夯实;③对于有压实要求的填土,不能将各种杂土混杂使用,以避免地基承载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建筑物上部结构的破坏。

直线边坡。(1)分析该填方边坡塌方的主要原因。(2)制定该边坡处理方法。

答:(1)该填方边坡塌方的主要原因:①边坡基底的杂草或淤泥等松软物质未清除干净;②陡坡未做成阶梯状,当填土高度超过10m时,应做成折线形边坡;③填方土的密实度未达到要求;④护坡措施不力,有水的渗透和冲刷。

(2)处理方法: ①清除塌方松土和松软物质,用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进行修复; ②做好填方方向的排水和边坡表面的防护工作;③按要求进行放坡;④在坡脚处铺砌片石基础,或采取锚喷等护面措施。

(三)砌筑工程

照设计要求在墙体的转角等处浇筑构造柱,在进行构造柱邻近墙体的砌筑时,作业人员采用“先进后退”的方式将构造柱与砖墙的连接处砌成马牙搓,马牙搓高度为 400 mm。并沿墙高每隔 600mm 设置拉结钢筋。问题:(1)请指出上述构造柱施工作业中的不妥之处。(2)请简要阐述构造柱的施工过程中规范对马牙槎及构造柱中拉结钢筋的构造要求。 (3)请简要说明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及基本要求。

答:(1)不妥之处:①作业人员采用“先进后退”的方式将构造柱与砖墙的连接处砌成马牙槎;②马牙槎高度为400mm;③沿墙高每隔 600mm 设置拉结钢筋。 “先退后进”,每一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300mm,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φ6(或 2φ6.5)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00mm。

(3)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各层洞口宜设置在对应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成马牙槎,马牙槎高度为350。并沿墙高每隔500设置拉结筋。(1)请指出上述构造柱施工作业中的不妥之处。(2)请简要阐述规范对马牙槎及构造柱中拉结钢筋的构造要求。(3)请简要说明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及基本要求。

答:(1)不妥之处:作业人员采用”

先进后退”的方式将构造柱与砖墙的连接处砌成马牙槎,马牙槎高度为350mm。(2)(3)问的答案见上题。

施工单位进行整改。请问用空心砖砌筑的填充墙在哪些部位应用实心砖砌筑?

答:⑴每层填充墙的底部三线砖⑵外墙勒脚部分⑶防水地面墙体的底部不少于五线砖⑷厕所墙体不少于l.8m高的砖⑸不够整块空心砖而符合普砖模数处⑹墙中预留孔洞、预埋件和管道周围⑺门窗洞口两侧一砖范围内。⑻构造柱两侧、墙体转角处和框架梁下口等处。

请你代该公司施工员完成下列工作。问题:(1)砌筑砂浆的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2)构造柱与砖墙的连接应如何处理? (3)脚手眼的设置有哪些规定?

答:(1)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是控制配合比、计量、搅拌质量(包括稠度、保水性等)、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和试块强度等)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 (3)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①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②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③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④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 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⑤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⑥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 措施。请回答以下问题:(1)框架填充墙与梁柱的连接措施有哪些?(2)空心砖墙施工时转角处和与梁、板底的交界处如何处理?

答:(1)按设计规定和施工规范要求在需要留设锚筋的位置(竖向高度≤500mm)进行拉结锚筋的植筋(2φ6.5,植入柱孔内,长≥15d,拉结筋深入墙内长≥700mm和1/5跨墙长)。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米,墙顶部与梁应有拉结措施,墙高度超过4米时,应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墙梁。(2)空心砖墙转角处,应用烧结普通砖砌筑,砌筑长度每边不小于240,不得留置斜槎或直槎。中途停歇时,应将墙顶砌平,空心砖与普通砖应同时砌起。砌体砌至梁或板下口处必须待7天后采用页岩砖斜砌,与水平方向呈

60°倾角,保证砂浆填充饱满密实。 (四)钢筋工程与模板工程

无要求时,支设 KL2 模板的起拱高为多少?(2) KL2支架何时拆除,怎样确定拆除时间? (3)KL2 模板与支架的拆除顺序.

答:(1) 10.8~32.4mm (按梁跨度的1‟~

3‟起拱)。(2)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35MPa 以后才能拆除支架;用同条件养护试件试压根据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来确定拆除时间。(3)应先拆除梁侧模,再拆除梁底模。支架的拆除顺序是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米的KL2梁底部未起拱,顶撑支撑间距为2m 。问题:(1)KL2 梁模板安装是否符合要求?(2)梁、板的模板安装要求主要有哪些?

答:(1)不符合要求(2)梁、板的模板安装要求:① 当跨度≥4m 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3‟。 ② 在梁的底模下每隔一定间距(800~1200)应用顶撑支顶。③ 当梁高度较大时,应在侧模外另加斜撑。④ 梁模安装后应拉中心线检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

梁的底模安装后,则应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加水平支撑或剪刀撑,保持顶撑的稳固,以免失稳。

部未加顶撑,未起拱,遂勒令模工班组整改 。问题:(1)勒令模工班组整改的决定是否正确?(2)梁、板的模板安装要求主要有哪些?

答:(

1)正确;(2)梁、板的模板安装要求见上题。

的钢筋,而只有20的钢筋,经设计单位同意后用规格为20的HRB335的钢筋代换原钢筋。问题:(1)钢筋代换的原则是什么?(2)上述钢筋应怎样代换?(3)钢筋在代换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钢筋代换的原则有等面积代换和等强度代换。(2)因是同级别钢筋代换,则As1≥As2得n2≥n1d12

/d22 =5×222 /202

=6.05根,取6根φ20的钢筋代换。(3)钢筋代换时,应注意:①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配筋构造要求(如最小钢筋直径,钢筋间距,根数,锚固长度)。②对抗裂度要求高的构件,不宜用HPB235级钢筋代换带肋钢筋,以免裂缝宽度开展过大。③梁中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④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与斜截面的配筋量计算,而应按受压和受拉去钢筋分别代换。⑤钢筋代换后,其强度(或截面)不大于原设计的5%

,也不低于原设计的2%。⑥钢筋代换须经设计部门的同意。

而只有φ22的钢筋,经设计单位同意后用φ22的钢筋进行代换。问题:(1)钢筋代换的原则是什么?(2)上述钢筋应怎样代换?(3)钢筋在代换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2 2 2

关人员应检查些什么?(2)钢筋绑扎安装后,对钢筋应检查些什么内容?(3)承包商对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的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①钢筋进场后应检查:除钢筋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外,还应检查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以及外观检查,并抽取钢筋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②钢筋绑扎安装后,应检查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等。③不恰当。对出现的砼结构外观局部严重缺陷,承包商应先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报经监理

(建设)单位认可才能进行处理。

答:(1)质量检查“三检”为“自检,质检,交接检”。(2)检查的内容为: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间距、位置以及预埋件的规格、位置、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钢筋接头的位置、搭接长度和数量是否符合规定;钢筋的砼保护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钢筋表面是否清洁,有无油污、铁锈和污物;钢筋位置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答:(1)在梁的支座附近一定区段内进行箍筋加密。 (2)箍筋加密的规定为:①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箍筋加密区为:从支座侧边至2hb(梁截面高度)且≥500mm范围。二至三级抗震等级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箍筋加密区为:从支座侧边至1.5hb(梁截面高度)且≥500mm范围。加密区第一个箍筋离支座侧边间距为50mm。②主次梁相交处,应在主梁上附加三个箍筋,间距为8d且小于等于正常箍筋间距,第一个箍筋离支座侧边间距为50mm。③梁纵筋采用绑扎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部分箍筋应加密。

(五)混凝土工程

了避免该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施工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1)原因:①砼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②砼拌制时间短或拌合物不均匀③砼配合比每盘称量不准确④砼试件没有做好,如模子变形,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及时等。(2)应符合:①浇筑砼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②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在下层砼初凝之前,将上层砼浇筑并振捣完毕③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砼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④在

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砼的应同时浇筑⑤如砼不能连续浇筑完毕,中间间歇时间超过了砼的初凝时间,应留置施工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