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临时表用法的经验心得
1. 案例
前段时间报表中心有一存储过程执行速度过慢,由于另外一个存储过程中用到了那个存储过程中的中间表,因此如果前面的一个过程没有执行完而执行后面的那个过程,后面的过程执行完之后还是没有数据。四月份那个过程执行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本以为是过程里面的业务太复杂导致。可前段时间执行的时间超过了十小时。后来才发现是中间表中数据量越来越多导致,大约有五百多万数据,而且每天会增加两万左右的数据,慢的地方主要是在中间表中插入当天的数据之后需要更新某些字段,由于中间表中数据量过大,更新这些字段是速度才很慢(已经建了索引)。
解决方案:创建一个和中间表一摸一样的临时表,先把数据插入到临时表中,在临时表中更新需要更新的字段,更新完后再把临时表中所有的数据插入到中间表中,然后再使用中间表中的数据汇总出报表。 2.如何创建临时表
创建Oracle 临时表,可以有两种类型的临时表:会话级的临时表,事务级的临时表 。
2.1会话级临时表
因为这个临时表中的数据和你的当前会话有关系,当你当前SESSION 不退出的情况
下,临时表中的数据就还存在,而当你退出当前SESSION 的时候,临时表中的数据就全部没有了,当然这个时候你如果以另外一个SESSION 登陆的时候是看不到另外一个SESSION 中插入到临时表中的数据的。
即两个不同的SESSION 所插入的数据是互不相干的。当某一个SESSION 退出之后临时表中的数据就被截断(truncate table ,即数据清空)了。会话级的临时表创建方法: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able_Name
(Col1 Type1,Col2 Type2...)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
举例: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Student
(Stu_id Number(5),
Class_id Number(5),
Stu_Name Varchar2(8),
Stu_Memo varchar2(200))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
2.2 事务级临时表
事务级临时表是指该临时表与事务相关,当进行事务提交或者事务回滚的时候,Oracle
临时表中的数据将自行被截断,其他的内容和会话级的临时表的一致(包括退出SESSION 的时候,事务级的临时表也会被自动截断)。事务级临时表的创建方法: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able_Name
(Col1 Type1,Col2 Type2...) On Commit Delete Rows ;
举例: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Classes
(Class_id Number(5),
Class_Name Varchar2(8),
Class_Memo varchar2(200)) on Commit delete Rows ;
2.3 两种类型临时表的区别
会话级临时表采用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而事务级则采用 on commit delete rows ;用法上,会话级别只有当会话结束临时表中的数据才会被截断,而且事务级临时表则不管是 commit 、 rollback 或者是会话结束,Oracle临时表中的数据都将被截断
2.4临时表的不足之处
1)不支持 lob 对象,这也许是设计者基于运行效率的考虑,但实际应用中确实需要此功能时就无法使用临时表了。
2 )不支持主外键关系
3.示例
1. 会话级临时表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emp_temp_preserve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as select * from emp where 1=2;
insert into emp_temp_preserve select * from emp;
commit;
select * from emp_temp_preserve;
在同一个会话中查询有数据,不在同一个会话中查询没数据
在不同会话中查询:
2. 事务级临时表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emp_temp_delete
on commit delete rows
as select * from emp where 1=2;
insert into emp_temp_delete select * from emp;
commit;
提交之后再同一个会话中查询,没有数据,说明提交之后临时表中的数据已清空,提交之前查询时是有数据的,
select * from emp_temp_delet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