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童小说 妻妾成群》中的女性语言 。艾玉婷 摘 要:苏童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以写女性生活著称。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飘逸灵动、潇洒雅致的阴 柔风格引领我们走进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时代中去揣摩女性的思维变迁,把握红粉们的情感脉络也成为了 阅读苏童作品的极大乐趣 语言可以说是表现人物特性与多面价值观的最好方式。苏童的代表作 妻妾成群》中 的女性语言很好地反映了她们的性格特点、人物命运以及社会现实,因此本丈从这个全新角度来观察和揭示小说 背后所展现出的女性依附与反抗并存的局面。 关键词:苏童女性语言依附性反抗意识 苏童擅写女人,诚如他自己所言: “我喜欢以女性形象 也暗含女性不能独立只能依赖于男人的人身依附意识。她们 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 《红粉》中的小 的语言凝结了她们的思维和精神。 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 2.“提前过生日吧,十九岁过完了!” 着更多的小说因素。”他通过对大量女性世界的描摹和关照 这是作为少女的颂莲即将成为妾室之前的最后一句话, 来表现女性的悲苦衷凉,赋予她们缱绻而细腻的风骚艳情。 苏童没有用“提前过十九岁生日吧!”这样平铺直叙式的陈 《妻妾成群》中的五个女人:毓如、卓云、梅珊、颂莲、雁 述,而是用了两个表示感叹的单句来表现颂莲此时心若死灰 儿,她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每个女人骨子里都镌刻着 般的心境。十九岁,本是~个女孩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现 浓重的对男人、对家庭、对权利的依附意识;二、在长久的 在却要嫁做他人妇了。年轻的生命留给了颂莲无限的留恋, 压抑中衍生出了病态的自虐以及报复性心理;三、都丧失了 她却只能跟它挥手作别了!苍凉之感溢于言表,也为颂莲的 她们应有的女性个体意识,被各种欲望钳制失去自由;四、 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她们被绝望的社会现实和封建统治压迫着却在这种泥淖中苦 3.颂莲与陈佐千的一段话:“颂莲拍拍陈佐千的脸说, 苦挣扎,不得善终。但是三姨太梅珊的身上却凸显了与众不 是女人都想跟你。陈佐千说,你这话对了一半,应该说是女 同的一面,那就是她敢于直面自己的不幸并去追求自己“所 人都想跟有钱人。颂莲笑起来,你这话也才对了一半,应该 谓”的幸福,抗争性在她身上萌芽并滋长直至毁灭,这是十 说有钱人有了钱还要女人,要也要不够。” 分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可以从苏童的作品中捕捉的。特别 这段对话,绝妙地道出了“女人一金钱一男人”三者关 值得一提的是他所运用的用以表现颂莲和梅珊自身特点的语 系的实质,颂莲亦逃不出这个三角的捆绑。女人与其说是依 言,深含一种对文化特征和非同寻常的社会意义的思考,也 附男人,不如说是依附金钱。这一问题的揭示,触及到了女 是对灵魂与人性的拷问。 性悲剧命运的根本点。女性经济上的依赖性导致对男性人身 一、颂莲:个性意识的泯灭与依附思想的再现 的依附。因此,女性要得到真正的解放,必须在经济上自 《妻妾成群》中最典型的两个女性莫过于为了追求个人 立,只有经济自立,人格才能独立。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颂 幸福而敢于反抗的梅珊和卷入争宠的漩涡而~步步放弃 莲身上的一些“劣根性”,默认了作为女人的依附和奴性命 “人”的尊严的大学生颂莲。颂莲是苏童的女性形象中唯~ 运,一味将自己的个性纯真和女性善美隐藏起来,而以一种 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女性,但这样~位最让人寄予希望的 卑微的姿态去迎合男人的需要,她的软弱妥协充分反映在她 女性在家庭发生变故后,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找一个有钱人 的那句“是女人都想跟你”上。 家做妾的道路。她的个性嬗变是缓慢而不易察觉的,现在来 4.“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 看她说的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 1.“名分是什么?名份是我这样的人考虑的吗?反正我交 就是不像人!” 给你卖了,你要是顾及父亲的情义,就把我卖个好主吧!” 多么尖利的字眼,像狗是被奴役的女人,像猫是被玩弄 颂莲因父亲的茶厂倒闭后自己的出路无着落,在面对做 的女人,像老鼠是被驱逐的女人,像金鱼是失去自由的女 工与嫁人时,她对继母冷笑着说了这句话,连用了两个反问 人。女人总是处于这样被奴役被玩弄被驱逐没有自由的地 句,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无奈感,一方面引发了我们对 位,颂莲的控诉反映出了这样的不公,她的反抗也只能体现 女性无法摆脱的“父死从夫”式命运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 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比喻里,而很快她又沉溺到了欲望的苦海 里不能自拔,她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深 在她身上,她用唱戏笼络了陈佐千,却也同时把自己推入了 陷罗网的颂莲不过是以一种表面上挣扎的形式不自觉地因袭 这个只能依靠做戏才能生存下去的藩篱中,故作轻松的掩盖 着男权社会大环境的游戏规则,这是对悲剧自身无自觉意识 下暴露的不过是虚无空洞的感情生活和消极避世的人生态 的悲剧,也是她个性与自我的逐渐丧失的体现。 度。当她把做戏的前前后后看得通透时她便大胆地想要逃离 5.“老爷今晚陪陪我,我没人疼,老爷疼疼我吧!老爷 这种精神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可以冲破自己,面 别走,今天你想干什么都行,舔也行,摸也行,干什么都依 对陈佐千的逼视喊出那句“老娘不愿意!”,却无法从根本 你,只要你别走。” 颂莲因为祝寿等一系列事件失宠于陈佐千,她在诸多的 郁结堆积到一起后无奈选择了借酒浇愁 结果酒后吐真言。 颂莲在卖身为妾的屈辱中居然也对包括陈佐千及其大少爷飞 上冲破神权、父权、夫权、族权的四大关口。 2.“人跟鬼就差一口气,人就是鬼,鬼就是人。你也想 寻死吗?你什么时候想寻死我就什么时候教你。” 句句话语带着鬼魅而颓唐的意味,这就是梅珊。她的话 浦在内的男人怀着性欲上的渴求,并且陈家的几房姨太太居 语尖刻而犀利,把她不畏生死、坚毅勇敢的性格特点刻画出 然都在为一个衰败的老头而争风吃醋,大动干戈。女性仿佛 永远是一种感应着性欲波动而挣扎的动物,而挣扎的结果, 都是以悲剧告终,颂莲在这种自我意识的迷失中换来的不过 是陈佐千一句毫无感情的“疼你还不如疼条狗”。女性真正 的出路何在?一个民族如果不敢正视现实,不能摆脱历史的 重负,那么,它更新自救的道路将会何等漫长?而孕育于 这个民族的女性又何尝不是如此?也正是将这出红颜易逝 的悲剧同现代人的感受相沟通,才能使人们在冷静的观照 中审视自身的生存状态,克服人性的弱点,唤起自我意识 的真正觉醒。 6.颂莲说她不跳井。 这是小说尾声的最后一句话,简简单单,作者没有任何 的赘笔而是用了一个特殊的否定句。“不跳井”揭示了颂莲 们的命运,五太太文竹的道路将归结到这口吞噬了女人性命 的井上。小说中多次出现这口井,井周围紫藤凋零,杂草枯 黄,青苔湿滑,鬼气森森。它的存在,对陈佐干的女人们形 成巨大的威慑力,象征着男权力量对女性残酷的、灭绝人性 的控制。在井边凄怨吟唱《杜十娘》的梅珊终于被人沉入井 底;在井边时常产生幻觉的颂莲终于在勾心斗角中沦为疯 子,她的悲剧性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升华。归根究底,正是这 种“与生俱来”般的依附意识使颂莲等人处于无可选择的境 地,而被依附主体——男性一时的好恶往往使她们面临失 去依附的危机。 二、梅珊:反抗意识的凸显与不公命运的压制 梅珊在整部作品中可以算得上是个神秘人物,从颂莲第 一次跨进陈家大院,她就开始隐藏在她神秘的面纱和油彩下 冷眼观看着一切,把每一个阅读者的心都牵动着,这个女人 注定要轰轰烈烈与众不同。身为戏子的她在文中被作者赋予 了一种朦胧飘渺且孤芳自赏的气质,这可以算是苏童对女性 自我意识觉醒的昭示。言语不多的梅珊出语确实咄咄逼人, 甚至字字珠玑。 1.“本来就是做戏嘛,伤心可不值得。做戏做得好能骗 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骗自己。” 在某一次颂连看到梅珊唱戏潸然泪下后,梅珊只是浅笑 着如是说。一正一反的两个可能性假设句反映出梅珊是在本 质上跟颂莲不一样的女人,她的反抗意识初露端倪。她在认 真之中游戏人生,这可能和她的生活经历有关。戏子的烙印 来了,同时她也敢于直面陈府腐朽的封建式统治,饱含着对 萧索人生的控诉。两个女人在那口井边发人深省的对话,生 死和人鬼在她们的嘴里变得简单极了,红颜薄命的历史宿命 终将成谶。 3.“雪大怕什么?只要能快活,下刀子我也要出门。” 梅珊最具反抗精神的表现莫过于她最后一次私会医生时 对颂莲说的这句话。在陈家大院能够说这话的除了梅珊恐怕 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了。女人也是人,也有对爱情对情欲的追 求,与其守着干枯无望的陈佐千,梅珊宁可选择这样在千万 女人看来危险而刺激的游戏。她是不安分的,她要把作为人 的权利夺回来,这恰恰印证了她的性格,跟自己的幸福自由 相比雪大算什么阻碍,刀山火海也挡不住她反抗的潜意识。 4.她跟陈佐千说:“你只要超过五天不上我那里,我就 找个伴,我没法过活寡日子。” 尽管三太太梅珊有胆量突破男人的规训,但是我们仍然 在小说结尾看到了梅珊被投井的悲剧命运,她绝望地挣扎着 却仍没能走出这深牢大狱。退一步来看,倘若陈佐千恩宠于 她,满足她的欲求,她还会滋生这样红杏出墙的念头吗?因 此,她的突围,乃出于本能而非自觉。苏童笔下的女子有很 大的共同点,她们富有个性,但永远摆脱不了男人,作品中 女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被动与主动的关系,男性的权 利在很多时候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女性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受到伤害的一方。但是,她们却认命于这种弱势地位,甚至 害怕丧失这种弱势地位,不顾一切地依附于男人。即便是梅 珊也是为了一个懦弱无能甚至可以说是玩弄她的男人而牺牲 了自己,不公的命运压制和对男人根深蒂固的依附思想也使 她香消玉殒。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昔日芙蓉花,今成断 根草。以色侍他人,能得儿时好?”这“昔日芙莽 ,今成 断根草”不光是梅珊、颂莲等人命运的写照,也是‘人批与 她们相似的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弃妇的共同的悲歌! 作为当代为数寥寥的具有鲜明唯美气质的小说家,苏童 的写作中精致诡谲的文字意象和结构形式呈现出了叙述的精 妙与工整,尤其是女性在他的笔下更是散发出了浓郁的生活 气息和高雅的艺术气息。透过他所叙述的故事、人物,我们 所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伦理、欲望、物质和精神凋零、失落 与惆怅的存在场景,同时,也彰显出苏童与众不同的唯美想 ‘‘ 女 Jr,'' 与 ‘‘ 母亲 ,' 的代际嬗变 一一论冰心和毕淑敏女性意识的差异 。王 丽 肖 媛 摘 要:作为同样致力于‘‘女性关怀”的现当代女作家,冰心和毕淑敏女性意识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其创作中“女 儿”和“母亲”两种不同的写作视角的选取以及对“新贤妻良母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上。这与作者不同的生活经 历、个性气质有关,同时受到文本社会意义的阐释及“现代”与“当代”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 关键词:冰心毕淑敏女性意识代际嬗变 冰心与毕淑敏都是致力于人文关怀的现当代著名女作 家。冰心以母爱为核心,创造了“母爱、童心、自然”为体 “当代”的女性意识的差异。 一、从写作视角的比较透视两代女作家的异样情怀 系的“爱的哲学”,其中蕴含的浓烈而博大的爱并由此缔造 冰心和毕淑敏都是采用女性视角写作的典型,然而在 的真善美世界滋养了一代人的心灵。学界对于冰心笔下的母 她们的作品中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观察角度。总体上来 亲形象及由此反映出的女性意识的研究历久弥新。毕淑敏作 概括即冰心从“女儿”的角度出发来发现爱,赞美爱; 为当代著名女作家,在其一生中糅合了外科医师、知名作 毕淑敏则从“母亲”的角度出发来实践爱,呼吁爱。这 家、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其丰富而传奇的人生经历使她形 两种不同观察视角的形成受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的写作 成了对生命强烈的悲悯情怀和救赎意识。她在文学作品中凝 炼自己的女性情感体验,关注现实中的女性人生,积极思索 女性的生命意义。在创作中,毕淑敏用理性的视角,以建立 人生多种支点的独立意识和逾越苦难的超凡气概,引领女性 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攀升。 目的的影响。 (一)从文本表现来考察冰心与毕淑敏的不同的女性视角 冰心用女儿的眼睛审视母爱。以母爱为核心,冰心创造 了“母爱、童心、自然”为体系的“爱的哲学”。在《繁 星》、《春水》里,母爱被表现得那样柔和,那样美好: 作为活跃在现代与当代的女性作家,冰心与毕淑敏在写 “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抱,/n有你 作风格、关注对象上表现出继承性与~致性,其作品中涉及 是我灵魂的安顿。”(《繁星・三三》)。在冰心的意识 到的以“爱”为主题的女性描写尤为突出,然而经过仔细比 里,母亲永远是女儿的避难所,是最坚实的依靠,“母亲 照,笔者认为冰心和毕淑敏在写作视角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女 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 性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反映了一种时代交 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五九》)。冰心一生 替的女性观的演变。本文力图通过对两者的平行比较,深化 致力于宣扬母爱,然而她不是以长者的身份对人们进行布道 对冰心和毕淑敏两位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认识,并兼顾引发这 式的说教,而是始终保持…颗童心,以小孩子的思维和语气 种差异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进而反映出一些“现代”与 来引导儿童一起探寻母爱的真谛。在《寄小读者・通讯t一》 ● 象方式。 参考文献 [5]孟宪华.从《妻妾成群》看苏童小说中女性的人身依附意 识[J】.沧桑,2009,(3). 【1]苏童.苏童精选集(世纪文学6 0家)【M】.北京:燕山出版 社,2006. 【6]李庆荣主编.现代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大学出版社, 2O02. 【2]强军红.《妻妄成群》中的女性悲剧[J].陕西师范学院继 续教育学院学报,200 5,(1 1). [3】张晶晶.论苏童小说女性悲剧命运的依附意识根源[J].盐 【7]王林海,王毓.性别歧视在文学语言中的映射~一论苏童 小说Ⅸ妻妾成群》中语言的文化内涵[川.燕山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 0 0 6,(2). 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05,(4). [4】许宁.论苏童小说的女性文化内涵[J].学习与探索,2 004, (5). (艾玉婷湖北襄阳 襄樊学院文学院 441 O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