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降水准点的布设:
1、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要尽量不少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2、在布设水准点时要考虑下列因素:
1)水准点要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2)水准点要尽量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 3)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米。 (二),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1、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高层建筑物应沿其周围每隔15-30米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及沉降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
2、观测点布置合理,就可以全面精确的查明沉降情况,如观测点的布置不便于测量时,测量人员应与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负责人研究后确定。 3、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
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
3)要求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三)沉降点的形式与埋设:
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设置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
1、利用直径20mm的钢筋,一端弯成90度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 2、还可用长120mm的角钢,在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埋入墙内,并以1:2水泥砂浆填实。
(四)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要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确定。
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较大荷重增加前后(每建一层楼)均应进行观测。 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传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沉降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的精度。 4、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契过50米,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3)前、后视观测量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4)前视各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