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交软件调研报告材料

来源:小奈知识网
实用标准

期末大作业

关于欧亚学院六个分院学生使用

社交软件情况调查报告

班级:统本新1502班 第四小组 组长:荣强

组员:康晓丽、张宛蓉、张岚鑫、杨竣淘

一、课题介绍

1.调查背景:互联网虽然在中国的发展只有十几年,但从其发展速度和带来的影响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思想的创新,互联网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时代。

网络社交平台就是人们通过网络来进行社交,结识更多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并且通过这个平台来用于相互联系,是新时代最为流行的社交方式。当今大学生使用手机及电脑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娱乐的一部分,在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和成熟的今天,网络社交平台越来越重要。网络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活的各个方面,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及工作方式,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

如今的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更加注重网友的参与,互动的时代,使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纯粹虚拟的世界,网民们在网上延续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子,同时结识新朋友,编织扩大着自己的社交网络。这一切都依托社交网站这一平台实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站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情况是为了了解网络社交平台可以给大学生们带来什么影响,大学生用于网络社交的时间,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交平台的看法,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社交平台是一个什么地位,与长辈是否会也有网络社交平台的沟通。

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社交软件日益繁多,在目前所有的社交软件里面,QQ、微信、微博三家社交软件占据着大半个社交领域,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怎样的问题,是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

2.调查对象:西安欧亚学院六个分院的学生

3.调查范围:社交软件的使用(主要以微信、微博、QQ为主)

4.调查方法:本次用户调查将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其中拟采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为深度访谈,定量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

5.调查目的:社交软件目前是各个年龄段都在使用的大众化的网络平台,本次研究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欧亚学院六个分院各专业的学生网络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从而了解目前网络社交平台——QQ、微博,微信的发展情况。

6.调查经过: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设置问卷 投放问卷 回收问卷 资料统计 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

7.调查作用:了解欧亚学院六个分院各专业的学生网络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

8.调查意义:通过此次调查,希望能了解社交网站的现况,并根据调查结果为社交网站的未来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了解目前网络社交平台——QQ、微博,微信的发展情况。

二、文献综述

摘 要:WEB2.0 技术的革新发展,使以 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的普及应用,将社交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放大。其中,大学生群体利用手机接触社交媒体的频率和时间不断增加和延长,手机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了进一步调查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使用状况,分析研究“手机依赖”情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本文以大连市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及相关的资料整理,旨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接触社交媒体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针对出现问题给予解决对策。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媒体 手机依赖 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调查对象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针对以往对手机与网络问题的研究,调查小组结合此次辽宁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的课题,以大连地区为例,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三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分别为: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其中大连理工大学为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重点高校;辽宁师范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作为

调查对象,兼顾文科类院

校、理工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其中大连理工大学 43 人,辽宁师范大学 48 人,大连外国语大学 41 人,共计 132 人。调查对象中男生占 44% ,女生占 56% ;同时本次调查对象兼顾本科生与研究生,其中大一学生占 32% ,大二学生占20% ,大三学生占 25% ,大四学生占 11% ,其他学生(包含部分硕士生和医科类学制四年以上的本科生)占 1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见表 1、表 2 (包括性别比例、年级分布状况)。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由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两部分组成。调查问卷 为调查小组成员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问 卷共计 31 个问题,分为 5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基本 信息介绍,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生活费等;第二部分 是手机使用的基本状况,包括手机价位、手机使用时间、手机 消费费用等;第三部分是手机依赖程度调查,分为使用时间 统计(以时间长短为衡量标准,统计出调查对象每天甚至每 节课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手机使用的目的和内容(调查对象 主要依赖手机的哪种功能和应用软件及其原因);第四部分 是手机社交类软件的使用情况,将不同的社交类软件的使用 情况和功能运用进行列举、对比;第五部分是手机使用对大 学生的影响,包括对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心理生理健康等的 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 访谈记录为调查小组事前编制的访谈提纲,包括 5 个开 放性问题,涉及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和老师家长对于 手机问题的看法。在三所高校中,选取了 8 名同学、2 位家长、 3 名老师,并对访谈问题以笔记和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

(三)资料整理:

本次调查共投放调查问卷 140 份,收回 132 份,回收率 达 94.3% ,其中有效问卷 120 份,总有效率达 85.7% 。全部 问卷数据由调查小组成员以数据处理工具等进行汇总整合, 运用“调查问卷统计程序 2.0”和 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 分析,制作出相关分析图表。 二、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分析

1.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分析: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频率可以从大学生日常的手 机使用时间分析得出。在调查中,只有 1.6% 的学生每日使用 手机时间不超过 1 小时,有 39.4% 的学生每日使用手机时间 达 1-3 小时,有 42% 的学生一天中有 3-5 小时以上的时间 一直在使用手机,有 17% 的学生选择将手机一直带在身边, 绝不离手(表 3);而以一节 45 分钟的课堂为例,24.1% 的学 生一节课有 10-20 分钟都在一直盯着手机。从以上数据中, 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然成为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手机不仅将自己通讯媒介的功能不断扩大, 而且正在快速的取代着人们生活、工作中所能涉及到的其他 技术工具。

2.大学生使用手机目的分析:

对于手机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人看法也不同。主要形成 以下几种观点:1.使用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使人际交往变得 更加畅通;2.丰富了大学生单调的校园生活;3.作为重要的获 取信息渠道;4.成为学习、生活的辅助性工具(学习软件、时间 工具、游戏等)。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然而我 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在上课的时候使用手机,他们 的目的是什么?有 32.7% 的学生表示课堂上涉及到的问题有 时需要通过手机上网找答案;有 34.4% 的学生表示需要在上 课时使用社交软件联系他人;有 28.6% 的学生表示课堂内容 无聊,使用手机打发时间(表 4)。对此,我们也采访了一些高 校老师,他们普遍表示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很大程度 会对老师的情绪思路产生影响,老师会认为是自己备课不充 分,缺乏吸引力。老师受到影响,分散注意,最终也会打断上 课秩序。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3.大学生使用手机内容分析:

大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依赖其不同的功能。在调查中, 92.4% 的学生主要是使用手机“打电话”的功能;61.5% 的学 生主要使用“发短信”的功能;32.1% 的学生主要依赖其“看 新闻”的功能;90.7% 的学生主要使用“微信、Q Q 等聊天工 具”的功能;62.3% 的学生主要使用“游戏”的功能;44.9% 的 学生主要使用“淘宝等网上购物”的功能;79.2% 的学生主要 使用“照相、拍摄视频”的功能;31.8% 的学生主要使用“导 航”的功能;51.4% 的学生主要使用“闹钟、秒表等时间工具” 的功能(表 5)。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从投放调查问卷和进行相关访谈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 现: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男生对手机与网络媒介的需求 更强于女生;从年级差异的角度来看,一般而言,低年级(大 一、大二)学生对手机媒介的需求程度高于高年级(大三、大 四及其他)学生;从学校类型差异的角度来看,省属院校学生 的手机使用频率高于重点高校;从专业类型差异体现出,文 科生较于理工科学生手机使用状况更为活跃。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三、正文

假设1:男生喜欢使用QQ和微信,而女生更喜欢使用微博。

CORRELATIONS /VARIABLES=性别为男生 第6题C:QQ 第6题A:微信 第6题B:微博 /PRINT=TWOTAIL NOSIG /MISSING=PAIRWISE.

相关性

[数据集1]

相关性 性别为男生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性别为男生 1 第6题(C:QQ) 第6题(A:微信) 第6题(B:微博) .239 .006 **.040 .645 132 -.254 .003 **-.273 .002 132 -.771 .000 132 -.030 .729 **** 132 .239 .006 132 .040 .645 132 -.273 .002 132 ****132 1 第6题(C:QQ)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132 -.254 .003 132 -.771 .000 132 ****132 1 第6题(A:微信)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第6题(B:微博)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132 -.030 .729 132 132 1 132 -0.8<R<-0.3,男生和QQ呈中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0.3<R<0,男生和微信呈弱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R=1,男生和微博呈完全正线性相关关系 。

CORRELATIONS /VARIABLES=性别为女生 第6题A:微信 第6题C:QQ 第6题B:微博 /PRINT=TWOTAIL NOSIG /MISSING=PAIRWISE.

相关性

[数据集2]

相关性 性别为女生 Pearson 相关性 性别为女生 第6题(A:微信) 第6题(C:QQ) 第6题(B:微博) 1 -.040 -.239 **.273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显著性(双侧) N 第6题(A:微信)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第6题(C:QQ)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第6题(B:微博)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132 -.040 .645 132 -.239 .006 132 .273 .002 132 ****.645 132 1 .006 132 -.254 .003 **.002 132 -.030 .729 132 -.771 .000 ** 132 -.254 .003 132 -.030 .729 132 **132 1 132 -.771 .000 132 **132 1 132 -0.3<R<0,女生和微信呈弱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0.8<R<-0.3,女生和QQ呈中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R=1,女生和微博呈完全正线性相关关系。

假设2:人居环境学院使用微信的使用率高于金融学院。

CELLRANGE=full /READNAMES=on /ASSUMEDSTRWIDTH=32767. ONEWAY 第6题A:微信 BY 人居环境学院 /MISSING ANALYSIS.

单向

[数据集1]

ANOVA 第6题(A:微信)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210 11.510 11.720 df 1 130 131 均方 .210 .089 F 2.372 显著性 .126 ρ>0.05,所以因子与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ONEWAY 第6题A:微信 BY 金融学院 /MISSING ANALYSIS.

单向

[数据集2]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ANOVA 第6题(A:微信)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152 11.568 11.720 df 1 130 131 均方 .152 .089 F 1.707 显著性 .194 ρ>0.05,所以因子与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假设3:女生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频率较高,而男生使用社交软件的频率较低。

ONEWAY 经常使用网络社交软件 BY 性别为女生 /MISSING ANALYSIS.

单向

[数据集1]

ANOVA 经常使用网络社交软件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081 13.979 14.061 df 1 130 131 均方 .081 .108 F .756 显著性 .386 ρ>0.05,所以因子与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ONEWAY 很少使用网络社交软件 BY 性别为男生 /MISSING ANALYSIS.

单向

[数据集2]

ANOVA 很少使用网络社交软件 组间 组内 总数 平方和 .008 .984 .992 df 1 130 131 均方 .008 .008 F 1.096 显著性 .297 ρ>0.05,所以因子与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四、结论

假设①:男生喜欢使用QQ和微信,而女生更喜欢使用微博。

由上述数据可得: -0.8<R<-0.3,男生和QQ呈中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0.3<R<0,男生和微信呈弱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R=1,男生和微博呈完全正线性相关关系 。 -0.3<R<0,女生和微信呈弱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0.8<R<-0.3,女生和QQ呈中度负线性相关关系。 R=1,女生和微博呈完全正线性相关关系。 则得出结论:假设不成立。

假设②:人居环境学院学生同时使用微信的使用率高于金融学院。

由上述数据可得:因子“人居环境学院”和因变量“微信的使用率”,ρ>0.05,所以因子与因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因子“金融学院”和因变量“微信的使用率”,ρ>0.05,所以因子与因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则得出结论:假设不成立。

即:金融学院学生同时使用微信的使用率高于人居环境学院。

假设③:女生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频率较高,而男生使用社交软件的频率较低。 由上述数据可得:因子“女生”和因变量“经常使用社交软件”,ρ>0.05,所以因子与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因子“男生”和因变量“很少使用社交软件”,ρ>0.05,所以因子与变量呈非显著性差异 假设不成立。

小结:由于本次问卷收集数据较小,所以差异性不大,经过我们问卷结果分析,以上三个假设都是不成立的。

假设①结果表明,男女生对于QQ、微信、微博三个社交软件都比较青睐,或更喜欢微博。假设②结果表明,金融学院学生同时使用微信的使用率高于人居环境学院,但是由于答卷人数不多,所以差异很小。假设③结果表明,男女生使用社交软件的频率并没有很大的差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五、参考文献

来源:知网《关于“大学生手机社交软件及其依赖 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媒体 手机依赖 调查分析

【分类号】G206;G645.5

【DOI】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15.05.023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六、附录(另附):

表一:《关于西安欧亚学院六个分院学生使用社交软件情况调查问卷》

表二:《关于西安欧亚学院六个分院学生使用社交软件情况调查问卷》数据。

文案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