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快乐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_(填人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竹喧_________________。王孙: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中的静态描写是

“_________________”,动态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先_______后_______ (视觉 听觉 感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的句序是倒置的,请你试着写出正常的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面的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乞 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乞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夕是每年的农历_________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

[3]诗中叙述了__________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的美好心愿。

4. 阅读检阅台。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1 / 6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理解词语,判断正误。 (1)寥落:荒凉冷落。( ) (2)四周星:四个星期。( )

(3)零丁:即“伶仃”,孤苦无依的样子。( ) (4)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 (5)汗青:代表史册。( ) [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对诗句内容的概括,请补充填写。

首联:回顾自己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经历。 颔联:真实反映了当时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颈联: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_____________和己遭_____________而战栗的痛苦心灵。

尾联:写出了_____________的壮烈誓词。

[4]这首诗的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

梦想的力量 每人的内心深处, 都蕴藏着神奇的火花。 它会点燃梦想的火, 那自信自强的力量。 自从人类之初,

就使不同种族的人们团结一心。

你有高远的意志, 你有执著的精神, 命运,就握在你自己手中。

所有的孩子们啊! 当你们踏上这个星球, 梦想就带给你们希望和激励。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生命, 都有不平凡的魅力。 所有的人们, 都会有不平凡的壮举。 看圣火生生不息, 梦想的力量在会聚,

2 / 6

我们应该焕发火一样的生机, 世界将其最珍贵的无私赐予, 使我们超然于芸芸万物,

更有梦想的力量使我们会聚在这里。 我们应该焕发火一样的生机, 世界因希望与和平而和谐统一。 我们祈祷它永远这样美丽, 梦想的力量使我们在这里会聚。 我们都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所有的兄弟姐妹啊! 或许我此刻才发现,

那些可望不可限的梦如今就在手边。

梦想的力量, 无形无边信念, 给你征服恐惧的勇气。 不管你身在何方, 去摘取属于自己的明星吧! 因为你有梦想的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魅力_____________。 赐于_____________。

(2)梦想的力量有多大?你能从诗歌中找出来吗? (3)读了这篇《梦想的力量》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按要求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 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补充完整这首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 [3]诗中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儿童诗?请你默写一首。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3 / 6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1682)年,时作者随康照帝出山海关。榆关,即今山海关。 [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读古诗,完成练习。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是说蝉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位要杜绝腐败。 B.第二句写出了蝉栖身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写出一首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用原句回答)。 [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古诗阅读。

《已亥杂诗》

作者: 代诗人 。 ( ),( )。

4 / 6

(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4]写出诗中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______)

(2)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_____)

11. 课内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外类文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①河②东入海,五千仞③岳④上摩天⑤。

遗民⑥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①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②河;指黄河。③五千仞;形容它的高。④岳;指“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⑤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⑥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区的宋朝百姓。

[1]读了诗的前两句,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尽”表达了(______),“又”字极写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现(______)。 a.诗人心头的失望

b.人们生活困苦,受到胡人的压迫,非常痛苦 c.遗民迫切希望王师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3.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从军行

5 / 6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完整诗句。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14. 古诗阅读。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诗人以____喻君子,表达了自己对于____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