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脑髓( ) 哺( )育 炽( )热 鲜( )为人知󰀀 gèn( )古 深suì( ) jiǒng( )乎不同 qiè( )而不舍 󰀀 2、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3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就罩住了。

A.撑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牵 拉 C.支 放 套 牵 拉 D.撑 撒 系 拿 扯 3、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4分)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B.“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福楼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说巨匠 法国

B.《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D.《丑小鸭》 都德 丹麦 童话作家

6、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3、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 , 。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之意的时候,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 来表达。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笛声,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两句是: , 。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 。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 。

(4)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从此萎靡消沉,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却以饱满的乐观情绪鼓舞我们:“ , !” (5)、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请写出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两句: , 。 3.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了,请仿用这条短信的句式及修辞,给你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2分)

4.走近名著(2分)

《童年》中塑造了 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5.下面是一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图,会徽图形为中国传统印章图形中的一种“肖形印”,其正式名称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请你仔细欣赏,根据你的理解,用简洁、准确、流畅的语言试着介绍这幅图,也可作合理简要的品评。50字左右。(4分)

(注:中国印的底色为红色,印上刻的字是变体的“京”。)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3题。

(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6.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传达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2分)

7.自选角度对本诗作点赏析。(3分)

(二)《孙权劝学》(11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或用法。(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及鲁肃过寻阳 (4)自以为大有所益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3分)

11.请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完成12——14题。(11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2、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比喻句,句中用“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4分)

13、划直线部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5分)

14、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你怎么看?

(二) 阅读《我长大了》一文,回答15——20题。(12分)

我长大了

(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

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

②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7.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18.简要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三)阅读《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完成19——22题。(12分)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赵丽宏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绿荫。难道你不相信?

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

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选自《阅读世界》2007年第4期

19.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2分)

20.第11段中加点的词语“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2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22.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4分)

示例:第12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四、作文(50分 )

23.题目: ,牵动我的情思

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 一5 分的加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一、1.diàn 殷 xiè 腾

2. ⑴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⑵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⑶峨眉山月半轮秋。 ⑷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3.例:“您是春风,为我吹散心头愁云;您是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您是港湾,让我停泊心灵之船。妈妈,衷心地祝您:母亲节快乐!”

4.阿廖沙 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5.“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形似“京”字,是举办地,又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张开双臂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二、6.优美、高雅的意境 ; 宁静、淡泊的心情。

7.略

8.(1)通“耶”,语气词。 ⑵只 ⑶到了……时候 ⑷益处,好处。

9.⑴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理由来推辞。⑵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10.(1)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吕蒙角度)⑵ 办事情要善于运用方法才能友好的成效。(从孙权角度)⑶看待事情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

11.相同点: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点:(1)《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中拥有年重回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民然中人”。内容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⑵两文写法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义丰;后文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三、12.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法国语言 掌握祖国的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13.神态、语言、动作, 对祖国深切热烈的爱和祖国必胜的信心。

14.略

15.①进入中学,成为大人。 ②能够承担责任(或“懂得什么叫责任”。意思对即可。)

16.(2分)本文叙述了“我”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对“长大”的不同理解的一些相关的事情。(意思对即可)

17.(4分,每问2分)详写邻家孩子用自行车捎“我”时撞倒一位老太太的前后经过,突出“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而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对即可)

18.(4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意思对即可)

19.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解析:本题考查了散文的线索,要结束散文的特点来考虑。)

20.心灵之花:感受到人间真情和温馨 心灵之树:自己爱心的萌芽、壮大,并进而向他人奉献爱心。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章中特殊词语的含义,要综合全文考虑。)

21. 爱满人心、爱满人间

(解析:作者的愿望在结尾的三个自然段已经清晰地表达了出来,要紧扣关键词“愿”和关键句“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来解答。这也是命题的目的: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22.如末尾两句,作者用祈使语气,表达了爱满人心、爱满人间的美好愿望,感情真挚,感染力强。(解析:赏析句子,要结合修辞方法和名式等方面进行解答,并解答这样写的好处,要结合语境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