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主要缺陷为:桩底沉渣过厚超标;桩基浇筑小于设计桩长,造成桩顶高程不足;桩身局部缺陷。为确保桩基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消除桩基施工质量隐患,针对现桩基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拟做如下处理方案。
二、桩基缺陷处理方案
2.1 桩底沉渣过厚
主要采用处理方式:清渣、压浆方式
清渣:在桩上钻4个垂直孔,钻孔孔径为φ91mm,钻孔深度直至孔底,采用高压水泵向一个孔内压入清水,压力不小于0.5-0.7MPa,将桩底沉淀物从另一个孔口冲洗出来,冲洗直至排出清水为止。
压浆:采用高压泵向一个孔内压浆,第一次压入水灰比为0.8的水泥稀浆,进浆管应插入钻孔1.0m以上,并采用麻絮填塞进浆管周围,防止水泥浆由进浆管口冒出。待孔内原有清水从出浆管口冒出来后,再用水灰比为0.5的水泥浆液压入,为使浆液得到充分扩散,应压一阵、停一阵,当浓浆从浆口冒出时,停止压浆,用碎石将出浆口封填,并用麻袋堵实,最后用水灰比为0.4的浓水泥浆压入,并增大灌浆压
力至0.7-0.8MPa后关闭进浆阀,稳压闷浆20-25min后即可结束压浆工作。
检测:施工完毕7d后,采用声波无损检测,合格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2 短桩(桩顶高程不足)
当桩顶高程不够高而造成短桩时,应凿除桩顶松散夹泥部位(最少凿0.5-1.0m),再装模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接长至设计高程(桩基需接长部分可以与地系梁同步浇筑,声测管随之接长至地系梁高程)。施工中应注意:在灌注桩孔混凝土前,必须将孔内积水抽干,安排施工人员进入孔底将沉淀物全部清除。
应根据孔内地下水上升速度大小确定灌注混凝土方法。当孔内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小(每分钟小于6mm)时,可采用干桩混凝土灌注施工方法灌注。当孔内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每分钟大于6mm)时,严禁采用边抽水边灌注混凝土方式施工,应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但必须注意在灌注前仍需抽干孔内积水,安排施工人员清除孔底沉淀物。
开始灌注前混凝土时,孔内积水深度不宜超过5cm,如果积水超过5cm,应先排除孔内积水在开始灌注混凝土,否则混凝土中部分水
泥流入水内,产生离析、水灰比增大,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以免造成缺陷。
孔内混凝土灌注应连续一次性灌注完成,开始灌注灌注混凝土时,灌注速度尽可能加快,应使混凝土对孔壁压力尽可能大于渗水压力。
若灌注高度较大时,灌注混凝土严禁直接往孔内倾倒,采用串筒设施辅助下落。
接桩施工完毕7d后,采用声波无损检测,满足检评标准后才可进入系梁或下一道工序施工。
2.3 桩身局部缺陷
当缺陷处距离桩顶较近,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从桩顶往下凿除缺陷至密实、合格桩身处,然后安装模板,在孔内灌注桩身混凝土进行接长。(具体施工参照2.2项执行)。
当缺陷处距离桩顶较远时,应在桩上钻2个孔到缺陷处,且在缺陷处两孔应连通。然后采用钻孔、清渣、压浆、检测方式进行缺陷处理施工,其施工如下:
布孔:根据声波检测结果在混凝土存在缺陷一侧布置两个孔,在另外两个声测管附近各布置一个孔,每根桩共布置四个孔。
钻孔:钻机需平整稳固。采用φ110mm金刚石钻头开孔约1m后,
埋设孔口管,然后再用φ91mm金刚石钻头钻孔至桩底,全孔一次成孔。
取芯:为了使所取芯样更加完整,每根桩在混凝土存在缺陷一侧选择一个孔,采用双管单动钻具取芯,另外三个孔采用单管单动钻具取芯。对所取岩芯进行编号、填牌、装箱、拍照。
冲孔:将高压软管下至孔底,对孔壁进行冲洗,直至孔口回清水为止。
压水:采用气囊式阻塞器阻塞在孔口进行全孔一次压水,用灌浆泵向一个孔压入清水,压水压力控制在0.5~0.7MPa。压水过程中同时观察其他三个孔是否有串通,若有串通,应将沉淀或杂物从另一个孔冲洗出来,直到排出清水为止。
压浆:采用气囊式阻塞器阻塞在孔口进行全孔一次压浆,射浆管下至距孔底约0.5m左右。用高压泵压浆,压力控制在0.6~0.8MPa,第一次压入水灰比为1:1的水泥稀浆,待回浆管或串通孔返浆比重达到1.45Kg/L,再改用水灰比为0.5:1的水泥浆压入,为使浆液得到充分扩散,应压一阵、停一阵,当管口或孔口返浓浆,进浆量小于0.5L/min时,继续压入10min后,停止压浆,用碎石将出浆孔封填,并用麻袋堵实孔口。关闭进浆阀,稳压闭浆20~25min,压浆工作即
可结束。
复测:压浆施工完成7d后,再进行声波检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为确保工程质量,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各工序质量程度网络控制两大方面严格控制,并制定出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组织,从公司到项目部,配套管理,形成严格的统一管理体系,定员定岗责任到人。
2、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足够的专业质量检查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规范、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确确岗位责任制,组织学习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建立技术考核制度。
(3)施工过程中,按部位检查操作方法和施工效果、及时纠正差错。按部位及时填写应检查项目的隐、预检记录单,接受建设单位和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督促班组执行自检、互检制和岗位责任制。工程
变更应提前办理。如发生涉及结构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上报、不准擅自处理。
(4)测量、定位、放线必须准确,严格按施工测量定位方案进行。定位控制桩要保护好,不得扰动。
(5)绑扎钢筋前要熟悉图纸,近配料检查加工的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焊接接头经施焊人员自检后,抽样送到试验室进行机械性能试验。
(6)所有材料和半成品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钢材应双控(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砼配合比示经试验室和技术经理同意,不得擅自变动。原材料计量要准确,坍落度要严格控制,不得随意加水,搅拌机后台挂牌,标明配合比和每盘砼用料,砂、石、水泥要做原材料试验。砼要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拆模后加强浇水养护,进行湿润养护并养护。
(7)严格工序交接制度。要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认真填写施工日记,确保技术资料完整。
(8)坚持预先定标准、定样板、定材料、定做法。进场材料、半成品和加工品应执行验收手续,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
(9)土建和水电、安装由现场统一指挥,及时做好预埋件,认真
做好各分项工程施工情况及检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时签证。
(10)建立岗位责任制,操作人员姓名、年龄、级别实行挂牌上岗,分段负责,质量优劣与奖金挂钩。
(11)设备要开箱检验,了解设备状况(观感)并做好记录和签证。
(12)所有半成品存放应有防水防湿措施,成品保护要设专人负责。还要选派看管人员。
(13)接受建设单位、设计部门、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对本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
(14)未经公司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不得提请有关部门验收。 (15)坚持回访维修制度,认真执行本单位一切行之有效的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