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高考备考 寒假高三语文复习规划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6高考备考 寒假高三语文复习规划

一、语言基础

字音、成语、实词、虚词、默写的背诵篇目按自己的计划每天复习,坚持不懈。高考的语基靠得就是平时的点滴积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高考语文考的是考生的耐力,谁能做好每一天、落实好每个基础点,胜利就属于谁。 二、文言文

到了这个阶段,文言文只需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巩固考纲内18个文言虚词,尤其是课内的例句,一定要熟,能够做到条件反射最好;二是熟悉文言实词、翻译、文意、断句题各自的答题技巧。如文言实词中,看见“肃”就是“严肃”,看见“德”就是“道德”,这种条件反射式的实词解释基本上都是错的;而把“表”解释成“给„„上表请求”,一看就是词类活用这种文言文式的翻译方式,基本上都是对的。把握住命题思路,考场上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针对自己平时复习实词虚词的情况,一定要落实好这一步。据我所知,很多同学现在还没有开始记忆这部分内容,要好好利用寒假时间去强化这一块,做到非常熟悉。 另外文言文整体阅读比较差的同学,可以精读5、6篇课外文言文,例如广东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我们发过试卷),把其中的文言文对照翻译文全文理解,弄清里面的文言知识,如:实词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特殊句式等。通过这样的精读可以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语感,对做题有很大的帮助。 三、诗歌鉴赏

同样,诗歌鉴赏也不必漫天撒网,两件事情也足够:一是熟悉术语系统,即诗歌鉴赏常考的艺术手法和对应例句,像病句题一样,对相应手法烂熟于心;二是练习诗歌翻译,因为大多数考查诗歌内容或主旨的题目中,如果考生实在不知道要答什么,把相应区间的诗句翻译一下,也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

诗歌鉴赏这一块,如果读不懂诗歌,可以找一本有鉴赏文的唐诗宋词类书,每天看一两首(10分钟)坚持到高考,可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四、现代文阅读

1. 要有整体阅读观,清楚怎么读。 一是以文体的基本特征为突破口,掌握阅读方法。

如写人的文章(传记、人物通讯、访谈等)的阅读,应着眼于人物形象,阅读分析时要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思考刻画人物的意义。

调查的特点是对某一情况、某一社会问题、某一成功经验,提供规律性认识,并把这些规律性认识提供给读者。

科普文章的主要特点: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通俗性),特别是第二个特点是科普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重要特征。

二是联系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旨。

三是强调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写作思路的梳理,落实逐段思考段意、分清结构层次的要求。

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的训练或许会被视作死板老土。但其实对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提高却很有必要,理清文章的脉络,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本。唯有全面整体把握文本,才能确保要点的齐备和角度的层次感。

考生如果没有真正读懂文本,对文本缺乏整体的认知,便急着去草草做题,就会出现了误读、歪曲文意等现象,答非所问。不管是哪种文体,读懂文本,注重结合文本实际适当选用方法和术语,是解答任何题目的前提。 2 、注意考点规律与审题,清楚怎么考。

选考实用类阅读专题文体多样,耗时多,尽管如此,但高考命题主要是考查阅读的基本能力,应研究考点,落实基本的阅读要求。《考试说明》中对选考的能力要求分别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其实就是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因此,我们应打通各种文体,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落实阅读的基本能力要求。

读题审题是应答所有试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无论哪一类问题,题干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一些提示,规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句式、字数等指向性要求。如果不认真审读,明确要求,只是凭感觉,应答时就难免不得要领。要养成认真审读题目的习惯,边读边圈点关键词,弄清题干对答题有什么要求,理解了题目的指向性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强调方法与细节,让学生清楚怎么答。

一是归纳基本题型的做题方法,我们把实用类阅读的基本题型大致梳理为五种:词语句子含义理解题、要点概括题、作用鉴赏分析题、语言特色鉴赏分析题、探究题,并根据练习对这些题型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如理解句子含义,要紧密结合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来领会其深层含义。 要点概括题答题有层级之分,一定要看题目的要求,看答到哪个层面。有些题只需要摘录答案就可以;有些题需要对文本内容(材料)进行归纳,不能停留在罗列现象、材料的层面上。

作用鉴赏分析题则可以从思想内涵、手法、结构、表达效果上考虑。

语言特色分析题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文体的差异等方面考虑。 探究题我们强调结合文本的要点与意图进行合情合理的概括与分析,并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 五、作文

在寒假,我们要做的,就是写好一篇文章。找到去年高考优秀作文集,其中都是2015年高考语文的一类文。大家要做的,就是挑其中最对自己胃口的一篇——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最容易模仿的一篇,换一个题目,逐句仿写一遍,把人家的事例换成自己的事例,论述语句只做适当调整。仿写结束后,加以适当润色、修改。在寒假,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写一篇高考一类文,务必在离高考还有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找到写一类文的感觉。 如果有些同学基础过于薄弱,那建议找一篇过去的高考二类文,结构规整、层次清楚的那种,那类文章由于立意问题,现在只能拿到二类,但对于作文长期老大难的同学而言,极容易上手,作文提升10分以上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再写完这篇作文的基础上,再自己另写一篇加以巩固,注意一定要限时作文,像考试时作文一样,在45分钟之类完成。对于平时考试作文不够时间写得同学尤其要注意加强平时作文的限时训练。

综上,由于语文板块较多,所以总体看上去的话,复习任务并不轻松,但考生完全可以选取自己薄弱的版块加以集中突破,使得自己的语文应试水平(而非语文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较大的飞跃。如果考生各个板块实力相对比较平均的话,建议考生将精力放在三块:一是阅读延伸题,;二是文言虚词复习——这两块在寒假短时间内突击一下,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第三块就是作文。这三块在高考150分中至少占到83分;如果我们认为文言虚词关系到文言文能够彻底理解的问题,那么文言虚词占的比重将达到9分,总量将占到89分如果这些地方能够有比较大的起色,那么高考语文的总体水平也就必然随之水涨船高。

最后:祝同学们高中的最后一个寒假过充实而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