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he卖炭翁习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杜甫(712-770),字______,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_______,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____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_______”。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______”。

2.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在_______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先叙事,后_______,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 的博大胸怀。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 ) 2.三重( )茅 3.挂罥( ) 4.塘坳( )5.布衾( ).....6.广厦( ) 7.大庇( ) 8.突兀( )9、俄顷 ( )10、倚仗( ) ...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__ 3.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___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 7.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_ ...三、课文理解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好在哪里?试分析 3、在描写秋风破屋时运用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4、群童为何抱茅? 5、“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6、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7.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 .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本文中表现诗人为了百姓的幸福宁可牺牲自我的句子是什么?

12、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13、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

14、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3分)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2) (3) 《卖炭翁》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满面尘灰烟火色,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夜来城外一尺雪, 。4. ,黄衣使者白衫儿。 5.半匹红绡一丈绫, 。6. ,回车叱牛牵向北。

7.本诗歌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8.“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9.“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 10.“黄衣使者”是指 ;“白衫儿”是指 。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

13.“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 。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2 .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简答题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导读(10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 ) 1.在__________ 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 2.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________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3.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________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 4.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5.“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________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视察时说的。6.“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类的首长呢”这是________对保尔说的。 7.“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是保尔对________说的。

8.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________,保尔是 ________的“良师益友”,他的________对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10.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________,正是在这位老水手 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3 .

11.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________,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__________,以及他的妻子__________ 。

12.保尔因__________ 而被校长开除。 13.保尔最后的著作是__________ 。

14.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________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________,他不气馁,重新开 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________ 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16.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 他受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17.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________,________,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________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战斗一生的 真实写照,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概括。 18.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

19.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1.用一句话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

2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出来。

23、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 》中的大部分作品。

24、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 )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 )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25、《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8、《傅雷家书》曾荣获“( )”.

26、傅雷:1908.03.30 - 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 )家、文艺( )家。10、《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 ) 27、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著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28、《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 )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 ,获大奖 (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 ”。

29、《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 , ),以及如何正确处理( )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4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练习题答案:

1.朱赫来2.维克托3.谢廖沙4.《牛虻》5.朱赫来6.冬妮娅7.冬妮娅8.伤寒;大叶性肺炎

9.生活教科书;鼓舞人们战胜困难、不断革命;崇高形象和革命品质10.朱赫来 ll.冬妮娅;丽达;达雅 l2.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做复活节糕用的面团上 13.《暴风雨所诞生的》l4.文学创作;书稿在途中丢失15.十月革命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朱赫来l7.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18.“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19.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对于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等;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是以国内战争为背景,歌颂在无产阶级事业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

21.在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创作出来的。

22.这本书是以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把这部小说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在为自己作传,而在于塑造一个共青团员的典型形象;作家并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处理。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我的小说,首先是艺术作品,其中我利用了假想的权利。‘我坚决反对把我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这本书的人物之一保尔.柯察金等同起来。…‘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

23.保尔;谢廖沙——保尔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瓦莉亚——谢廖沙的姐姐。共青团员;丽达——红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共青团省委常委;伊万·扎尔基——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伊格纳特·潘克拉托夫——码头工人,货运码头共青团书记;奥库涅夫——机车库共青团书记,共青团区委书记;朱赫来——水兵,党的地下工作者,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部副部长。性格特点略

2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 答案

1“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3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4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5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6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8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9秋风卷茅 群童抱茅 秋宵屋漏 祈求广厦

10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5 .

1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 13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14(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一)》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

《卖炭翁》检测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13题 答案 略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 宫市的霸道不公 。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B选项 白居易是唐朝的; C选项 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D选项“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外滩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简答题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